品德课教材的文本细读.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品德课教材的『文本细读』 有人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新课程中的“新课程〞,这话从另一个层面道出了品德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诸多方面亟须探究、实践与完善虽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材更有神采了,教学手段更先进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但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空洞说教等问题仍旧存在构建“高效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找到真正属于学生的品德生长点,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活动性和体验性是品德课程最重要的特征翻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可以发觉每个主题单元都是通过让儿童进行观测、感受、研究等活动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然而,每个主题的内涵是不尽一致的,活动的方式,教学的侧重点也各有特色因此,细读文本,可以让我们更明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细读文本,首先要进行立体细读,即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来解读文本立体细读可以处理好各单元间的辩证关系,设立好各单元的体验重点,从而提高策略的有效性 1.警示篇,音像唱主角 例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红绿灯》 教师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交通标志一一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分类认识,然后创设了一个情境:从学校去孔庙游玩,让学生模拟活动。
例2: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红绿灯》 教师先播放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悲剧,引出本课内容,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交通标志,并进行分类认识然后又出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每年每天的交通事故及造成损失的数据,继而播放视频《坐在篮球上的孩子》 以上是同一课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例1看起来整堂课内容丰富,活动好玩儿味,学生兴致也很高,貌似都已把握了知识点但是细一琢磨,不难发觉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回到生活中,学生照样我行我素,由于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让他们体会到不遵守交通规矩的危害性,内心没有受到震撼是不成能有深刻感受的但交通事故是不能进行实践操作的,也不是模拟活动所能替代的所以,需要像例2那样,在整堂课中贯穿使用音像材料,一次又一次地震撼学生的内心,从而激起他们自发的学习意志 诸如《红绿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这一类主题单元应当属于警示篇,不一定适合实践活动,但却拥有较多的音像、图片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这些资料,让学生在画面中感受,从他人的教训中得到警示,从而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 2.感恩篇,模拟唱主角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有许大量多关于感恩的内容,在这一类主题的教学中进行模拟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类似生活的体验中,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我从哪里来》的教学中有这样一段实录: 师:小朋友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是什么感受呢?(老师采访学生的妈妈) 家长:我怀孕到9个月的时候,肚子特别大,生活也很不便利,走路要逐渐走,上楼梯特别吃力,腰也很酸,但是心里很愉快,由于自己就要做妈妈了 师:感谢你看来,怀孕真是一件既幸福又不简单的事啊!你们看――(播放一位孕妇穿鞋子、上楼、擦桌子、拖地的图片) 师:阿姨挺着个大肚子,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多不简单下面就让我们也来当一回怀孕的妈妈,体验一下怀孕的感觉轻轻地把书包背在前胸,好像怀上了小宝宝弯腰,穿鞋,去上班,走回家这儿没有楼梯,小朋友就模拟一下上楼的动作,把脚抬高,一级、两级、三级、四级、五级……终究到家了开始做家务,拿抹布,擦桌子,擦完桌子,拖地板,提防点,逐渐拖家务活终究干完了,坐上座位 师:谁来说说方才你挺着大肚子是什么感觉? 生:不安逸,腰很酸 生:腰弯不下来,都看不见鞋子了 师:小朋友们才体验了几分钟,就觉得腰酸,不安逸,知道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呆多长时间吗? 生:10个月 师:对,280天左右妈妈辛苦吗?累吗?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模拟孕妇行走这一镜头让学生们印象极为深刻,学生背起书包,亲身体验挺着大肚子上班、做家务的不易,发自内心地说着“不安逸〞“肚子难受〞,从而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是多么的宏伟和无私像这种体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教师利用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用心设计模拟活动,达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更让学生获得了体验,加深了领悟 3.合作篇,实践唱主角 交流和合作是现代人务必具备的能力而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习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需要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地践行,不断地积累,才能逐步养成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如自编教材《教室美容师》一课的教学,教师把学生分成一个个行动小组,对教室进行美化设计通过对教室布置提出自己不满的地方等环节培养学生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看法的好习惯通过自己自由找朋友合作成立美容师小队,并起好队名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看法与朋友的看法进行交流、归纳,取长补短,形成方案并付诸行动,学生兴趣浓重,效果比个体行动有序、有效得多。
学生们在合作中体会到了创新的开心,在劳动中体会到了收获的愉悦 细读文本,还需要教师借助于特性化的理解方式,获得对文本别致、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供可能《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以主题为单元的,具有可开拓性与可编创性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拓展与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应积极调动自己的聪慧,以研究的眼光对待每一份教材,以研究的头脑设计每一份教学设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设计出高品质的活动,为学生良好品性的养成创造更佳的平台 【单位:1.浙江省衢州市试验学校,浙江衢州,324000;2.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浙江衢州,324000】 责任编辑/赵煦 — 5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