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一招
  • 文档编号:195599246
  • 上传时间:2021-09-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35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 第一节 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1.危害识别 ⑴对工程作业内容不了解及作业危险程度不清楚,易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⑵参与检修的施工人员技能不高,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易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2.削减措施 ⑴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使其清楚工程内容、作业特点,对有可能产生危害的作业采取预防措施 ⑵对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地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基本防范措施 第二节 工业用火 1.风险评估 ⑴用火前,用火措施不到位,易造成火灾等人员伤害事故 ⑵用火点周围存在可燃、易燃物未进行清理进行用火作业,易造成火灾事故 ⑶施工区域与生产装置的距离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时,未采取防护措施,造成火灾事故 ⑷施工完毕,未检查清理现场,残留的火种引起火灾事故 ⑸高处作业用火时与防腐喷涂作业进行垂直交叉作业,易造成火灾或人员伤害 ⑹高处作业用火时,下方存在可燃物、机械设备、电缆、气瓶等物品,焊渣或飞溅易造成火灾事故 二、削减措施 ⑴用火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用火制度”,即:不见有效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用火;没有用火监护人不用火。

      ⑵用火点周围50m范围内不得有可燃、易燃物,应清理干净或者用土或钢板覆盖后方可进行用火作业 ⑶施工区域与生产装置的距离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或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⑷施工完毕,应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 ⑸高处作业用火时不得与防腐喷涂作业进行垂直交叉作业 ⑹高处作业用火时,应检查其下方是否可燃物、机械设备、电缆、气瓶等物品,如有应清理或采取防护措施 第三节 普通容器检修 一、容器内清洗清污 1.危害识别 ⑴进入容器清污前,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而进入施工,易造成人员中毒或其他伤害 ⑵在容器内清理淤泥,安全监护不到位,易发生人员中毒或其他伤害 ⑶采用蒸汽或高温热水焖蒸的容器及其敷设的临时焖罐管线,未设置安全警戒带或未明显标识,导致人员烫伤事故 ⑷夏季高温天气进入容器内清污,导致人员中暑 ⑸采用易产生静电的工具进行容器内清污,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2.削减措施 ⑴在进行容器清淤前,应先打开所有的清扫孔、人孔进行自然通风,进行可燃性气体及氧含量的检测;进入容器清污时应配戴防毒面具;在容器开口处安装防爆式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保证容器内通风良好。

      ⑵在容器内清理淤泥时,容器外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定时地询问罐内情况,并督促罐内人员休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 ⑶采用蒸汽或高温热水焖蒸的容器及其敷设的临时焖罐管线,应设置安全警戒带或明显的标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严防烫伤 ⑷夏季应避开高温时段;如非要施工,需轮班施工或采取消暑措施 ⑸容器内油污宜采用木铲、锯沫或毛毡等擦拭,不得采用金属物件,防止产生电火花 二、容器内构件更换 1.危害识别: ⑴容器内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易造成人员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 ⑵容器内壁板存在较大面积油污或内构件内部存有易燃易爆介质,未清理而进行用火切割,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⑶容器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环境恶劣,造成人员中毒 ⑷施工现场未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或消防车未到现场,擅自用火拆除,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⑸拆除施工区域50m范围内油气浓度超标,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⑹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擅自用火施工,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⑺未办理用火票,或用火票失效,进行用火拆除,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⑻新、旧内构件吊装搬运方法不当,操作大意,发生磕伤、碰伤、砸伤。

      ⑼内构件更换施工方案不科学合理,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构件坠落、倾覆、罐体局部变形,造成人员伤害或其他安全事故 ⑽高处作业没有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不系安全带,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⑾电焊、气割、吊装作业不遵循各岗位操作规程,引发安全事故 ⑿夏季高温天气入容器施工,导致人员中暑 ⒀脚手架搭设不合格,未经检查便使用,易造成人员伤害 ⒁在容器内施工时,未按照要求安装照明灯,造成触电或火灾爆炸事故 ⒂进入容器内施工时,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易造成人员伤害 2.削减措施 ⑴施工前,容器内必须焖洗合格,并通过煤油拉绳点火试验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及氧含量检测后方可进行施工 ⑵容器内用火前,应检查容器及内构件内是否还存在油污,尤其是容器内的死角处,若发现未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用火作业 ⑶施工前,打开所有的清扫孔、人孔进行通风同时,在容器顶部安装排风扇,吸排容器内的烟尘在罐底部人孔安装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保证容器内良好的通风对容器内可燃气体进行分析,合格后进行拉火试爆 ⑷施工现场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车未到现场,严禁用火施工 ⑸拆除时,整个站内不停产的设施不得随意放空、排污。

      若需要,则应提前通知施工队施工区域10m范围内,油气浓度不得超标,若超过,则应立即停止施工 ⑹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禁止用火拆除作业 ⑺用火票齐全有效,方可进行用火拆除 ⑻新、旧内构件吊装搬运时,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⑼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内构件拆除更换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拆除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⑽高处作业应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带,且高处作业票证齐全有效 ⑾电焊、气割、吊装作业必须遵循各岗位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⑿夏季施工时,应避开中午气温较高时段,如果必须进入容器施工,应采取轮班施工,容器外必须有监护人员,随时询问容器内人员情况,且必须做好强制通风、防暑降温等工作 ⒀脚手架搭设应符合有关规定,且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安全性后方可投入使用 ⒁在容器内施工时,其照明灯电压不应大于12V,且不得将照明灯电缆线不得直接搭设在容器内的内构件上 ⒂进入容器内施工前,必须按照程序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使施工人员详细了解容器内的危险因素 三、容器上水试压 1.危害识别 ⑴试压时,容器紧固件未紧牢固、法兰断裂崩出伤人。

      ⑵试压时,容器充水升压速度过快,管线破裂,造成人员伤害 ⑶试压用的压力表未校验或失效,量程和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监控失误,造成容器损坏或人员伤害 ⑷试压时容器发现漏点,带压修补、紧固,造成人员伤害 ⑸上水试压和放水泄压时,人员在试压容器上,泄压时未打开顶部人孔等,造成低压或常温容器形成负压,容器变形伤人 ⑹试验过程中,试压人员站在容器管口的正前方,易造成人员伤害 ⑺试压区域50m内未有明显标识或警戒带,有非施工人员,可能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⑻试压前,未对试压泵及其电缆进行检查就投入使用,造成短路或触电事故 2.削减措施 ⑴压力试验前,管口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⑵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充水升压速度及稳压时间 ⑶试压用的压力表必须校验合格,标识清楚详细严格试压规定要求选用压力表,量程和精度必须符合要求 ⑷试压过程中出现渗漏,标识清楚,放水泄压后修补严禁带压修补、操作 ⑸上水试压和放水泄压时,严禁站在试压容器上,且放水泄压时,必须打开顶部人孔或其它管孔,连通大气,防止容器抽瘪变形 ⑹试压人员严禁站在容器管口的正前方 ⑺应划定试压区域,设置警戒带。

      试压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 ⑻试压前,应对使用的所有试压设备及电缆线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节 塔器设备拆除 一、塔器及基础拆除 1.危害识别 ⑴旧塔器的配管、电气仪表线路、连接平台梯子等附件,没有与周围其它设施断开,造成拆除时周围未割断设施意外倒塌,造成人员及设备伤害 ⑵妨碍施工的旧塔器配管、电气仪表线路、平台梯子等没有提前拆除完,造成拆除时周围未割断设施意外倒塌,造成人员及设备伤害 ⑶旧塔器周围影响施工的管线、管架等非拆除设施,未清理干净,造成拆除时周围未割断设施意外倒塌,造成人员及设备伤害 ⑷施工区域50m范围内的排污沟、地漏、污水井等存在油污的设施,未进行覆盖,用火时,易造成火灾事故 ⑸施工区域50m范围内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浓度超标,造成人员中毒 ⑹施工现场未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或消防车未到现场,擅自用火拆除,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⑺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擅自用火施工,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⑻未办理用火票,或票证失效,进行用火拆除,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⑼未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未对塔器本体进行认真的吊装计算,制定的塔器拆除方案,不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差,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造成人员伤害或其他事故。

      ⑽塔器吊装不遵循有关起重作业规程,发生倒塌等事故发生 ⑾塔器拆除过程中,非施工人员入内,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⑿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没有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发生高处坠落等事故 2.削减措施 ⑴施工前,旧塔器的配管、电气仪表线路、连接平台梯子等附件,必须与周围其它设施完全断开 ⑵妨碍施工的旧塔器配管、电气仪表线路、平台梯子等必须提前拆除 ⑶旧塔器周围影响施工的管线、管架等非拆除设施,应暂时拆除清理干净,施工完后再行恢复 ⑷施工区域50m范围内的排污沟、地漏、污水井等存在油污的设施,需采用毛毡等遮盖,并覆撒沙土 ⑸拆除时,整个厂内不停产的设施不得随意放空、排污若需要,则应提前通知施工队施工区域50m范围内,经可燃气体监测,油气浓度不得高于0.4%,若超标,应立即停止施工 ⑹施工现场按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车未到现场,严禁用火施工 ⑺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禁止用火拆除 ⑻用火作业票证齐全有效,方可进行用火拆除施工 ⑼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对塔器本体进行认真的吊装计算,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安全措施全面的塔器拆除方案。

      且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方案措施 ⑽塔器吊装必须严格遵循有关起重作业规程 ⑾塔器拆除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 ⑿高处作业应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票证齐全有效 第五节 塔器内构件、填料更换 1.危害识别 ⑴塔器和配管未进行蒸洗吹扫,塔器内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造成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 ⑵入塔用火作业时,排污沟、地漏、污水井等存在油污的设施,未进行覆盖,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⑶施工区域50m范围内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浓度超标,造成人员中毒 ⑷施工现场未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或消防车未到现场,擅自用火拆除,造成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处理使事故扩大 ⑸安全监护人未到场,或用火令未下达,擅自用火施工,发生事故隐患而无人监管,造成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 ⑹未办理用火票,或用火票失效而进行用火施工,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⑺塔内照明设施差,光线弱,造成人员碰伤、磕伤 ⑻没有采取通风措施,造成入塔作业人员中毒或昏厥 ⑼入塔作业时,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