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总提纲北师大版初中教育x.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596084733
  • 上传时间:2024-1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6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生源越近响度越大②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二、熔化和凝固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方法:比拟物体在一样时间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拟物体通过一样的分类用途量程分度值 所用液体 特殊构造使用方法实验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20℃ ~ 110 ℃1℃水银煤油〔红〕寒暑表测室温-30℃ ~ 50℃1℃酒精〔红〕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 读数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北师版〕.第一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开尔文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 摄氏度③换算关系 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 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展工作③分类及比拟:体温计 测体温35 ℃ ~ 42℃ 0.1 ℃ 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②晶体物质: 海波、冰、 石英、水晶、食盐、明矾、非晶体物质: 松香、石蜡、玻璃、 沥青、蜂蜡奈、各种金属③熔化图象:④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 吸热, 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⑤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温度不断上升⑥熔化的条件: a 到达熔点b 继续吸热2、凝固:. .jz.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快慢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么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2/3二、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外表时,态的过程,吸热,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①定义:液体在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③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 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⑤凝固的条件: a 到达凝固点 b 继续放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一样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 〕蒸发①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②影响因素: a 液体的温度; b 液体的外表积; c 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③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2 〕沸腾①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现象和特点: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蒸气 吸热,温度不变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④沸腾条件: a 到达沸点; b 继续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热①方法: a 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b 压缩体积,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可以液化, 例,常用的液化气②例: 雾,露,常见的“白气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

      2、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例:霜的形成 .jz.②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③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米(nm)1km=1000m;1dm=0.1m;1cm=0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jz.实像:实际光线... .jz....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对的刻度值二、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一样的不同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0mg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游 ..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展比拟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 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根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3、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④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4、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根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 、分(min) 1h=60min 1min=60s 5、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 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 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①减少误差方法: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细测量工具、 改良测量方法②误差与错误区别: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防止,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防止。

      5、体积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米 3〔m3 〕,其他单位有分米 3〔dm 3 〕、厘米 3〔cm3〕、 升〔L 〕、毫升〔mL〕等1 L =1000 mL , 1 L =1 dm 36、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 相平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 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质量的单位: 千克〔kg〕 ,常用单位: 吨〔 t 〕、克〔g〕 、毫克〔 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托盘天平的构造: 底座、游码、标尺、 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 度盘、指针4、天平的使用:考前须知: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使用步骤: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 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 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④读数——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一样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 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jz.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③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②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 ..密度的公式: ρ=m/ 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常用单位 g/cm 3,g/cm 3 单位大,1g/cm 3=1.0×103kg/m 3。

      水的密度为 1.0×103kg/m 3,读作 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 千克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 ρ=m/V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 V=m/ρ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 m=ρV .jz.①减少误差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细测量工具、改良测量微靠近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石英、水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