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DA6.3培训课程ppt课件.ppt
67页VDA 6.3VDA 6.3〔 〔 〔 〔20212021版版版版〕 〕 〕 〕根底知根底知根底知根底知识识识识分享分享分享分享2021.9.52021.9.5Jet YaoJet Yao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 6.3〔〔2021版〕的变化版〕的变化 VDA 6.3〔 〔1998〕 〕 VSVDA 6.3〔 〔2021〕 〕参考参考资料:料:1. VDA6.3(2021版版)红皮皮书2. VDA6.3消消费过程程审核条例核条例(1998版版)〔翻〔翻译:徐寿祥〕徐寿祥〕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 6.3〔〔2021版〕的变化版〕的变化 VDA 6.3 Neu ab Juni 2021VDA 6.3 2021年年6月之后新版月之后新版VDA 6.3 Stand 1998VDA6.3 1998年版年版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 6.3〔〔2021版〕的变化要点版〕的变化要点 提问表分为两部分:A部分产品构成的过程1.产品设计开发的谋划2.产品设计开发的实现3.过程设计开发的谋划4.过程设计开发的实现B部分批量消费5.供方/原资料M56.消费M66.1 人员/素质6.2 消费设备/工装6.3 运输/搬运/储存/包装6.4缺陷分析/继续改良7.效力/顾客称心度M71.重新编排提问表。
2.将问题与运用阶段相互关联运用运用过程要素程要素P2至至P4:(工程工程阶段的段的审核核)-P2:工程管理工程管理-P3:产品品/过程开程开发的的谋划划-P4:产品品/过程开程开发的的实现运用运用过程要素程要素P1:(在在发包定点前包定点前)-潜在供潜在供应商分析商分析运用运用过程要素程要素P5至至P7:(批量消批量消费阶段的段的审核核)-P5:供供应商管理商管理-P6:过程分析程分析/消消费-P7:客客户支持支持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 6.3〔〔2021版〕的变化要点版〕的变化要点 1.A部分〔产品构成过程〕重新编排,增补了过程要素2. - P1〔潜在供应商分析〕3. - P2 〔工程管理〕4.对已有的提问表重新编排并补充5.对评价过程的等级规范(降级)进展了扩展〔Formel-Q以及康采恩-过程审核准那么〕6.特别对涉及到产品和过程风险的问题进展了标志〔*〕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 6.3〔〔2021版〕的变化要点版〕的变化要点 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 6.3〔〔2021版〕的变化版〕的变化 P1: 潜在供潜在供应应商商〔 〔新增内容新增内容〕 〕P2: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新增内容新增内容〕 〕P3: 产产品以及品以及过过程开程开发发的的规规划划P4: 产产品和品和过过程开程开发发的落的落实实P5: 供供应应商管理商管理P6: 过过程分析程分析/消消费费P7: Service 客客户户关关怀怀,客,客户户称心度,效力称心度,效力VDA 6.3 (2021版〕版〕过程审核员要求过程审核员要求过程审核员资历供应链过程审核员内部过程审核员技技术要求:要求:质量管理〔熟量管理〔熟习当前管理要求和当前管理要求和规范〕根底知范〕根底知识,,详细产品和品和过程知程知识,参,参与与VDA6.3培培训并并胜利利获得得证书。
专业阅历:在汽:在汽车行行业制造公司至少制造公司至少3年的年的任任务阅历,包括至少一年从事,包括至少一年从事质量或量或/和和过程管理任程管理任务技技术要求:很好的要求:很好的质量和量和过程管理知程管理知识,很,很好的好的详细产品和品和过程知程知识,,获得得审核核员资历〔如:基于〔如:基于EOQ系系统〕,参与〕,参与VDA6.3培培训并并胜利利获得得证书 EOQ:欧洲欧洲对评审员的的要求专业阅历:在汽:在汽车行行业制造公司至少制造公司至少5年的年的任任务阅历,包括至少,包括至少2年从事年从事质量或量或/和和过程程管理任管理任务VDA 6.3 (2021版〕版〕过程审核关键要素过程审核关键要素决议一次审核胜利与否的关键要素有:审核员的综合知识和任务阅历审核员的审核技艺和审核阅历预备的充分性关注重点运用“乌龟图〞是基于对过程风险进展关注的最有效的审核方法之一VDA 6.3 (2021版〕版〕审核关键技巧之一:审核关键技巧之一:运用乌龟图进展审核时,为了迅速的把握过程,提高审核的效率和有效性,首先从关注过程绩效开场VDA 6.3 (2021版〕版〕PDCA原理原理1、大、大环环套小套小环环,小,小环环保大保大环环,,相互促相互促进进,推,推进进大循大循环环。
2、、PDCA循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每转动一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量就提高一步PDCA 循循环环分分为为四个四个阶阶段段 P(PLAN) : 从从问题问题的定的定义义到行到行动动方案方案D(DO) : 实实施行施行动动方案方案C(CHECK) : 评评价价结结果果 A(ACT) : 规规范化和范化和进进一步推行一步推行VDA 6.3 (2021版〕版〕CAPDo 逻辑逻辑®CAPDo从一个对于绩效的提问开场,估计绩效是什么?目的和目的是什么?实践的绩效是什么?绩效要如何进展改良?过程是如何谋划的?这过程的设计能否使得绩效目的是可达成的?这过程设计能否符合ISO/TS的要求?过程能否思索了稳健性?能否将过去的绩效结果列为谋划考量?过程能否曾经按设计而实施?各领域中的方法能否都曾经应用?车间中的方法能否都曾经运用?任务场所中的方法能否都曾经运用?ØPDCA是下属开展任务有利工具ØCAPDo是主管协助下属有效完成PDCA循环的有利工具ØCAPDo因PDCA而生,使PDCA更完善,更有效发扬作业VDA 6.3 (2021版〕版〕审核关键技巧之二:审核关键技巧之二:运用乌龟图进展审核时,借助掌握的知识和任务阅历,能对过程进展展开。
审核关键技巧之三:审核关键技巧之三:在审核预备及过程展开时能识别重要的过程要素评审预备〕审核关键技巧之四:审核关键技巧之四:做好充分的预备 (评审预备〕审核关键技巧之五:审核关键技巧之五:封锁封锁式提问式提问回答?是回答?是/否否审核员个人审核员个人提问表提问提问表提问由审核员单独评价由审核员单独评价审核员现场审核员现场开展对话开展对话审核提问审核提问现场现场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开开放放式式问问题题1开开放放式式问问题题2开开放放式式问问题题3开开放放式式问问题题4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5W1HVDA 6.3 (2021版〕版〕2 评审预备〔评审预备〔1〕:〕:确定评审小组搜集信息界定过程并且确定评审重点编制检查表以及评审方案,和被审核方联络评审委托预备任务详细落实评价结果展现后续任务和完成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 评审委托ü过程相关文献资料ü评审小组确定评审小组VDA 6.3 (2021版〕版〕2 评审预备〔评审预备〔2〕:〕: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 评审委托ü评审小组ü信息ü文件ü信息汇总 必需以适当的方式为评审搜集信息,以便可以阐明过程以及过程之作用和接口关系。
为此,应将以下的一些文献资料思索在内:组织机构图;工艺流程图;消费控制方案〔内部评审〕;FMEAs〔内部评审〕;规范;技术规范;详细客户的要求;目的方面要求〔例如PPM〕;过程描画;质量控制卡;评审结果;最近一次评审中确定的措施;交货质量结果〔质量绩效〕;赞扬;产区平面图;工程方案表;等等搜集信息VDA 6.3 (2021版〕版〕2 评审预备〔评审预备〔3〕:〕: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 评审委托ü文件/信息汇总ü过程界限ü工序ü评审重点 在过程界定方面,第一步首要定义过程的起点和终点第二部,将把过程划分为工序,并且确保可以对这些工序单独进展评价必需清楚地界定责权关系,并由此清楚地界定发现的问题可以在现有文献资料〔例如工艺流程图〕的根底上,对过程进展划分,或者必需由评审小组担任完成过程的划分对于所界定的过程,应在所搜集的信息的根底上,确定过程风险评审人员要将产品和过程的最大风险处最为评审的重点在这里,Turtle模型就是一种用于识别潜在风险的有效工具界定过程,并且确定评审重点VDA 6.3 (2021版〕版〕2 评审预备〔评审预备〔4〕:〕:根据详细的评审委托以及确定的潜在风险,可以采用如下的一些调查方法:工艺流程调查:工艺流程调查:将沿着价值发明链展开评审。
假定各种过程输入曾经就位,而仅察看这些将沿着价值发明链展开评审假定各种过程输入曾经就位,而仅察看这些输入对过程链或者过程链中接下来的消费加工的影响输入对过程链或者过程链中接下来的消费加工的影响过程接口调查:过程接口调查:针对两个义务不同的工序间的接口,开展责权、沟通、传送〔货物,信息〕针对两个义务不同的工序间的接口,开展责权、沟通、传送〔货物,信息〕等方面的调查等方面的调查也可以将上述的两种调查进展结合也可以将上述的两种调查进展结合为了对制造过程进展界定,将根据工序和为了对制造过程进展界定,将根据工序和/或产品组别对评审范围进展划分或产品组别对评审范围进展划分而一个产品组别可以包含一道或者多道工序而一个产品组别可以包含一道或者多道工序VDA 6.3 (2021版〕版〕2 评审预备〔评审预备〔5〕:〕: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 评审委托ü过程界定ü各道工序ü评审重点ü评审计划表ü检查表n 关注VDA6.3中重要的且是最低要求的提问表;如不充分,需额外补充;n 关注最新的、发生艰苦变卦的过程;n 关注绩效趋势不良或者发生顾客埋怨的过程;n 关注有效的分配时间,关键要素/重要过程在时间安排上的偏重;n 根据评审人员的专长分配审核义务;n 安排沟通的时间,保证审核组织之间的相互支持;n 适当安排记录时间,如:每小时安排10分钟;n 思索评审地点;n 在编制评审方案表时,应思索到停产〔中午休憩等〕,班次变卦等要素;n 可以在现场进展变卦。
编制检查表以及审核方案表,并且和被评审方协商确定VDA 6.3 (2021版〕版〕3 评审的落实〔评审的落实〔1〕:〕:评审初次会议对评审目的和时间安排进展阐明根据方案,在运用检查表的情况下开展评审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不符合项启动紧急措施评审委托预备任务详细落实评价结果展现后续任务和完成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被评审的组织(现场)ü评审计划表ü评审小组ü专门的检查表ü更新的时间表ü联系人评审初次会议,对评审的目的和时间安排进展阐明VDA 6.3 (2021版〕版〕3 评审的落实〔评审的落实〔2〕:〕: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检查表ü时间安排ü联系人ü文件ü评审证明材料ü评审记录根据方案,在运用检查表的情况下开展评审n 评审人员应开展分析,确定被评审的区域能否在实际中落实了相关组织的n 规定,规范的要求,客户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n 应运用提问表以及为该过程专门编制的检查表;n 在调查过程中,评审员要提开放式问题;n 采取抽样的方式;n 应经过讯问的方式,对现场的人员开展评审,查看资质记录;n 评审中的不符合项,应直接在现场与相关人员进展沟通VDA 6.3 (2021版〕版〕3 评审的落实〔评审的落实〔3〕:〕:n 在评审过程中必要的信息被回绝提供;n 明显冒犯法律法规;n 虽然事先进展了协商,但依然被回绝进入与评审相关的区域;n 被评审的组织预备任务严重缺乏n 提供了明显失实的信息;n 假设中断评审,必需阐明缘由。
对于在中断前的评审过程获得n 的发现,应做好记录n 审核方决议能否重新评审评审中断 对于下述的事由,评审小组可以决议中断评审:VDA 6.3 (2021版〕版〕3 评审的落实〔评审的落实〔4〕:〕: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评审证明材料ü记录ü不符合项报告ü启动的整改措施对于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不符合项启动紧急措施对于严重的不符合项〔客户赞扬、功能失效、平安性、关键特性〕,防止缺点被进一步传送 一旦出现严重的不符合项,那么评审小组长应要求启动紧急措施; 对于风险宏大的事项,应立刻通知被评审组织,以方便其确定适宜的 紧急措施; 一旦出现严重的不符合项,那么被评审的组织应定义紧急措施,并且在 评审过程中,就应开场紧急措施的落实任务对此,需加以确认VDA 6.3 (2021版〕版〕4 评审的落实〔评审的落实〔1〕:〕:根据评价模板开展评价就能否开展复审做出决议评审委托预备任务详细落实评价结果展现后续任务和完成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评审中的发现ü评价模板ü检查表中的各个具体问题ü评审中的发现ü定量评价根据评价模板开展评价n 经过定量评价,就可以对被评价过程的质量才干情况加以了解。
确保n 评审结果的可比性同时,由于继续改良的目的,应在之前的评审基n 础上,确定此次评审中出现的变化 VDA 6.3 (2021版〕版〕4 评审的落实〔评审的落实〔2〕:〕: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审核的打分ü定级ü不符合项报告ü决定是否有必要开展后续评审就能否开展后续的评审做出决议 评审组织必需确定在哪些情况下需求进展后续评审,其评判规范包括: 没有到达某个定义的满足率; 关键过程存在风险; 没有满足一个或者多个带星号的问题〔*〕中的要求〔0分〕 潜在供应商分析亮红灯 后续评审应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落实在该时间段内,被评审的组织应启动措施,有效整改不符合项在后续评审中,不能仅仅对在之前的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进展检验VDA 6.3 (2021版〕版〕5 结果展现:结果展现:末次会议召开同意审核报告评审委托预备任务详细落实评价结果展现后续任务和完成编制审核报告VDA 6.3 (2021版〕版〕6 后续任务及完成〔后续任务及完成〔1〕:〕:由被评审组织确定整改措施,包括整改时间表以责权关系评审担任人检查措施的可行性,并且提出其中有矛盾的地方检验措施的有效性并终了评审评审委托预备任务详细落实评价结果展现后续任务和完成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批准审核报告ü措施计划表,内容包括原因,时间安排以及责权关系由被评审组织确定整改措施,包括整改时间表以责权关系VDA 6.3 (2021版〕版〕6 后续任务及完成〔后续任务及完成〔2〕:〕:输入:过程步骤:输出:ü措施计划表,内容包括原因,时间安排以及责权关系ü措施计划表(检验过的)评审担任人检查措施的可行性,并且提出其中有矛盾的地方n 评审人员应检验措施方案表的可行性,应重点关注启动的措施的可继续性,以防止不符合项的反复出现;n 被评审组织必需执行对所落实的措施的效果担任;n 对于模糊不清,有矛盾的地方,评审人员应要求对方案表进展矫正。
假设没有获得任何反响,那么,评审人员可以启动相应的晋级程序n 提示:尤其是在供应商的评审过程中〔第二方供应商评审〕,一旦发生没有编制措施方案表,编制措施方案表的要求被回绝,或者措施方案表不具备可行性等情况,那么,就应该启动晋级程序当然,应事先在评审前,将晋级程序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与供应商进展商定VDA 6.3 (2021版〕版〕VDA6.3〔〔2021版〕过程审核版〕过程审核条例展现〔条例展现〔P2-P7〕〕VDA 6.3 (2021版〕版〕表格阐明表格阐明1. 经过对一切过程条例开展评定,就可以为PV、ZI、KO和RI确定 它们各自的落实程度2. 各单项评定并不会自动汇总到总体评价当中;不过,一旦出现符合降级规那么的降级情形,那么,就可以参考这些单项评定3. “根本出发点〞表达的是一个涉及详细过程的随机抽样4. 5. 阴影部分提问:具有产品和过程特殊风险的带“*〞的提问6. 带“**〞的提问,在“潜力分析〔P1〕〞范围内至少提问VDA 6.3 (2021版〕版〕过程程导向式的向式的审核核——“根本出根本出发点〞点〞评价价v PV〔Process Responsibility PR)过程责任v——存在过程的拥有者〔Process Owner〕v ZI〔Target Oriented TO〕目的导向v——过程定义/目的曾经被确定v——曾经建立过程之间的联络v KO〔Communication CO〕联络沟通v——文件化、建立/保管记录〔如质量问题〕v RI〔Risk-Oriented RI〕风险识别的导向v——丈量目的、监测过程的有效性、数据分析、继续改良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 M6消消费费 P6过过程分析程分析/消消费费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程输入是什么?入是什么?输入接口过程步骤P16.1接口:上一个过程的输出与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对接的地方 接口的两个过程需求定义接口岗位,传送交付物,交付信息,有时要定义地点,时间,方式等。
接口处易诞生破绽,如:信息丧失或不清楚,错误或矛盾,也是过程链风 险的根源之一 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1什么输入到过程中去了?(过程输入)VDA 6.3 旧版6.1.1*是否在项目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新版新增6.1.2在约定的时间,所需数量/加工批量的上道产品是否能够被送到指定的仓库/工位?6.3.1 产品数量及生产批次的大小是否根据需求确定,是否有目的的运往下道工序?6.1.3是否按照实际需要对上道产品进行了仓储,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包装设备是否与上道产品的特殊特性相适应?6.3.2产品、零件是否按照要求储存,运输器材、包装设施是否按照产品特征、零件特征而定?6.1.4是否具有必需的符号/记录/认可,并且与上道产品相一致?新版新增6.1.5在量产过程中,是否对产品或者过程变更开展了跟踪和记录?新版新增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1 过程输入主要要求: 新产品/新工程导入/交接过程NPI 过程认可PSO 满足顾客需求,按需消费 减少库存浪费 防护、标识、可追溯性 料箱和料架管理 变卦管理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1 过程输入审核关注点: 新产品/新工程导入/交接过程NPI 过程认可PSO 消费方案 如有不同批次的来料,能否服从先进先出〔FIFO〕,以确保可追溯性 来料〔包括辅料〕在消费现场的定置摆放 标识一致〔无效标识去除〕 运输工具或料箱能否足够 料箱整洁干净、能否破损 有无超装、混装,摆放能否整齐 公用工位器具〔防磕碰伤〕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程输入是什么?入是什么?输入接口6.1输出过程步骤P16.6接口过程程输出出应该是什么?是什么?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6过程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过程成果)VDA 6.3 旧版6.6.1*在产品和过程方面,是否满足了客户要求?7.1 供应商品的同时有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6.6.2产量/生产批量是否是根据需要确定的,并且被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接下来的过程步骤?6.3.1 产品数量及生产批次的大小是否根据需求确定,是否有目的的运往下道工序?6.6.3是否根据实际需要对产品/零部件进行了仓储,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包装设备是否与产品/零部件的特殊特性相互适应?6.3.2 产品、零件是否按照要求储存,运输器材、包装设施是否按照产品特征、零件特征而定?6.6.4对必要的记录/放行是否进行了管理,并且相应开展了存档?新版新增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6 过程输出主要要求: 对产品/过程进展延续的检查和监控 满足顾客的需求,按需消费 在制品WIP/废品FG仓库管理 减少库存浪费 料箱和料架的管理 返工品、料废、工废能否区分、隔离、标识场地、料箱、零件 有效的文件/记录管理〔存档/备证〕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6 过程输出审核关注点: 过程检验IPQC/最终检验FQC/OQC 拉动式〔订单驱动式〕消费方案 看板管理 服从先进先出FIFO,以确保可追溯性 半废品、废品现场的定置摆放 运输工具或料箱能否足够 料箱的整洁干净、能否破损 有无超装、混装,摆放能否整齐 公用工位器具〔防磕碰伤〕 存档责任〔D/TLD零件〕审核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输入是什么?过程输入是什么?输入接口6.1输出过程步骤P16.6接口过程程输出出应该是什么?是什么?过程是如何运转的?任务内容/方法操作规那么:指点书、程序、方法6.2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2所有的生产过程是否可控?(工艺流程)VDA 6.3 旧版6.2.1*在生产控制计划的基础上,重要的要求是否完整地体现在生产和检验文件中?6.2.4 生产资料、检测资料中是否标注出重要规定,并坚持执行?6.2.2对生产工艺流程是否进行了放行,并且对设置数据进行了采集?6.2.5 调整所需的辅助工具器具是否配备?6.2.6 是否对生产启动进行认可,是否收集记录调整数据及偏差情况?6.2.3*使用的生产设备是否可以满足客户对具体产品提出的要求?6.2.1 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能保证满足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2所有的生产过程是否可控?(工艺流程)VDA 6.3 旧版6.2.4*在生产中是否对重要的特性进行了控制管理?新版新增6.2.5对于报废零部件、返工零部件以及调整用零部件,是否单独放置并且加以了标记?6.3.3 废品、返修品和调整件以及公司内剩余料是否坚持被单独储存并标识?6.2.6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在材料/零部件流转的过程中,发生混批/混料的情况?6.3.4 材料物流、零件物流是否确保不会发生混批、混料?是否保证了其可追溯性?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2 过程流程〔任务内容〕主要要求: 消费放行/作业预备验证 全面、正确的规范要求 消费设备/检验设备满足和适宜产品的质量要求 特殊特性〔D/TLD、KPC/KCC、CC/SC等〕的管理 过程/设备才干 返工品、料废、工废能否区分、隔离、标识〔场地、料箱、零件〕 物料流〔同步流〕管理,放置混料、错料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2 过程流程审核关注点: 现场操作指点书完好有效,过程参数的设置能否在范围内 易损工装的改换、修整〔直径、间距〕 工装能否合格、隔离、处置〔包括电极头〕 设备验收机器才干:Cm/Cmk大于1.67〔新设备、大修后〕 能否进展SPC统计过程控制,Cpk大于1.33,如低于那么采取相应措施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程输入是什么?入是什么?输入接口6.1输出过程步骤P16.6接口过程输出应该是什么?过程输出应该是什么?过程是如何运转的?任务内容/方法操作规那么:指点书、程序、方法6.2哪些岗位/部门/人员为过程提供支持?人力资源培训、知识、技艺、权限6.3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3哪些功能能够支持工艺?(人力资源)VDA 6.3 旧版6.3.1在监控产品/过程质量方面,是否将相关的责权和权限委托给了员工?6.1.1 有没有赋予员工责任与许可来监控产品/工艺质量?6.1.2 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6.3.2*员工有无能力完成其任务?他们的能力名副其实吗?6.1.3 员工有无能力完成其任务?他们的能力名副其实吗?6.3.3有没有人员投入规划?6.1.4 有没有带有替班制的人员投入规划?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3 过程支持〔人力资源〕主要要求: 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培训和验证〕 坚持应有的素质〔继续培训〕 了解顾客〔内外部〕要求和质量要求 质量认识和质量责任 足够的人力资源和顶岗人员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3 过程支持〔人力资源〕审核关注点: 操作人员上岗资质〔培训方案、应知应会、再培训、新工艺培训〕 有无识别特殊过程、工序、能否需求人员特殊资质〔如行车工、热 处置、焊接、油漆、铲车工、检验人员、内审员〕 各级人员年度培训方案及执行情况 人员素质表及时更新〔制定培训方案根据之一〕 现场讯问、察看有无到达素质要求〔检验要点、地方、检验方法等〕 顶岗方案 质量小组、合理化建议、信息栏、质量对比、质量工具的培训和运用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输入是什么?过程输入是什么?输入接口6.1输出过程步骤P16.6接口过程程输出出应该是什么?是什么?过程是如何运转的?任务内容/方法操作规那么:指点书、程序、方法6.2哪些岗位/部门/人员为过程提供支持?人力资源培训、知识、技艺、权限6.3过程是运用哪些物质资料实现的?物质资源配备、安装6.4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6通过哪些资源落实了过程?(物质资源)VDA 6.3 旧版6.4.1生产设备/工具的维修及保养是否受控?新版新增6.4.2*通过使用的测量和检验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6.2.2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测设备是否可以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6.4.3加工工位和检验工位是否满足具体的要求?6.2.3 生产工位、检测工位是否符合要求?6.4.4是否根据要求,正确的存放工具,装置和检测工具?6.3.5 工具、模具,设备、设施及检验、检测工具是否正确存放?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4 物质资源主要要求: 全面消费性维护TPM 减少人为要素对过程的影响,实现设备保证 消费设备/工装模具的保管 辅助工装处于继续的有效形状 检验、丈量、实验设备IMTE的控制 夹具、检具能否正确存放 任务环境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4 物质资源审核关注点: 设备工装夹具的维护保养〔针对性、点检、日常保养、一保、二保〕 备品、备件清单、平安库存 设备缺点病史卡、一样缺点频次记录 计量器具清单,定期校准、标识〔自校准或委托有资质的计量单位进展〕 样架、规范样件的校准,存放处置要求 复杂检具的操作规范〔如定位要求,夹紧顺序、缝隙、平整度等〕 现场环境、人机工程学、防护安装〔任务服、手套、眼镜等〕 检验场所的灯光要求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程输入是什么?入是什么?输入接口6.1输出过程步骤P16.6接口过程程输出出应该是什么?是什么?过程是如何运转的?任务内容/方法操作规那么:指点书、程序、方法6.2哪些岗位/部门/人员为过程提供支持?人力资源培训、知识、技艺、权限6.3过程是运用哪些物质资料实现的?物质资源配备、安装6.4过程落实的效果如何?效果绩效目的 6.5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5过程落实的效率如何?效率,效能,避免浪费VDA 6.3 旧版6.5.1针对产品和过程是否制定了目标要求?6.4.5 对产品和过程是否进行持续改进?6.4.6 对产品和过程是否有确定目标,目标满足情况是否被监控?6.5.2对收集的质量和过程数据是否可以展开评价?6.4.1 是否完整地收集记录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具有可评价性?6.4.2 是否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质量及过程数据,并据此制定改进计划、措施?6.5.3*一旦与产品和过程要求不符,是否针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验证了整改措施的有效性?6.3.2 产品及过程出现偏差时,是分析了原因并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6.2.7 要求的纠正措施是否被按时实施并检查其有效性?6.5.4*对过程和产品是否定期开展审核?6.4.4 对过程和产品定期进行审核?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5 过程绩效主要要求: 产品/过程绩效KPIs管理 对产品/过程进展延续的检查和监控 寻觅并消除和顾客要求/期望的差距 注重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 过程审核/产品审核 制定措施和预防手段,目的“零缺陷〞 有效性的跟踪 人人参与,自动介入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P6.5 过程绩效审核关注点: 一切记录能否完好、真实〔供方、入库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 顾客埋怨等〕 检验规范、记录〔首末件检验、定期送检方案、现场破坏性检验、 螺柱焊扭矩丈量〕 对数据能否按规定进展汇总、统计、分析 能否规定了适宜的质量目的值,统计结果与目的值进展对比 对没有到达目的的进展缘由分析 缘由分析有没有运用一些质量工具〔8D、鱼刺图、FMEA、陈列图〕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担任人、完成期限、有效性验证〕构成闭环 继续改良和优化〔与纠正预防的区别〕定期进展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按产品组进展全覆盖〕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新旧六要素的对比与衍生过程程输入是什么?入是什么?输入接口6.1输出过程步骤P16.6接口过程程输出出应该是什么?是什么?过程是如何运转的?任务内容/方法操作规那么:指点书、程序、方法6.2哪些岗位/部门/人员为过程提供支持?人力资源培训、知识、技艺、权限6.3过程是运用哪些物质资料实现的?物质资源配备、安装6.4过程落实的效果如何?效果绩效目的 6.5P6 以过程为导向的分配以过程为导向的分配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VDA6.3〔〔2021版〕过程审核版〕过程审核评分定级评分定级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评分定级评分定级描画审核发现的本卷须知: 假设一个偏向涉及2个过程〔交叉〕,原那么上在一个过程内写明 假设一个偏向涉及2个过程〔平行〕,原那么上在二个过程内写明 写偏向时应尽量详细,如在什么地方什么工位,并注明缺陷造 成的后果〔评分时非常重要〕 已发现的必需开具偏向,目前无、但有潜在缺陷的原那么上也要判 *备注:假设某个提问没有被评审,那么注明“n.b.〞,并需注明缘由 至少要提问2/3的问题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对各单独问题的评价对各单独问题的评价针对每个问题,应根据有效地满足相关的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的情况开展详细评价。
每个问题的评价得分可以分别是0分、4分、6分、8分或者10分在这里,验证了的要求的落实情况将被作为打分的评判根据分值针对各个要求具体落实情况的评价10要求完全得到落实8要求基本上得到落实:只有轻微的不符合情况*6要求部分得到落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符合情况4要求落实不够:存在严重的不符合情况0要求没有得到落实〔*〕所谓“根本上〞,指的是一切先关的要求在超越大约四分之三的实践运用情况中都被证明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并且不存在任何特定的风险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老版老版VDA6.3的评分准那么的评分准那么分数分数对符合要求程度的符合要求程度的评定定10完全符合8绝大部分符合,只需微小偏向*〕6部分符合,有较大的偏向4小部分符合,有严重的偏向0完全不符合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q假设有问题没有被评价,那么必需对不评价的理由进展阐明q对于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称要素,必需有至少三分之二的问题得到评价q对于在过去的评审中曾经反复出现过的不符合项,可以在打分时对具q 体的问题进展降级q涉及特别的产品风险和过程风险的问题标志为星号问题(*-问题〕q 对于此类问题,一旦出现不符合项,那么应将其评定为非常严重的不q 符合项q最低判分原那么:同一条例的问题,获得低分作为最终得分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某个详细过程要素的落实程度EE的计算方法如下: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针对物质类产品的过程项目管理(P2)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的策划(P3)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的落实(P4)供应商管理(P5)生产过程分析(P6)客户关怀,客户满意度,服务(P7)SOP前的落实程度ED〔参见第一版A部分〕的计算方法如下:SOP或者SOP以后的落实程度EP〔参见第一版B部分〕的计算方法如下: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q 过程审核的最终综合到达的程度按一下公式计算:q 总体落实程度:评级落实程度评级说明A ≥90具备质量能力B 80≤ <90有条件的具备质量能力C <80不具备质量能力VDA 6.3 新旧版本的对比新旧版本的对比qP2-P7中至少有一个过程要素或者过程步骤E1-En被评为落实程度<80%qP6的子要素,例如过程输入,任务内容,过程支持,物质资源,满足度,q 过程结果,零部件搬运的落实程度被评价为<80%q至少有一个星号问题的评分为4分q过程评审中至少有一个问题的评分为0分q对根本出发点,例如过程责权关系,目的导向,联络沟通以及风险导向q 的评价为<70%降级准那么: 应运用以下的降级规那么,并且在审核报告中加以阐明。
在落在落实程度程度EG≥90%的情况下,依然将的情况下,依然将级别从从A降至降至B的理由:的理由:在落在落实程度程度EG≥80%的情况下,依然将的情况下,依然将级别从从B降至降至C的理由:的理由:qP2-P7中至少有一个过程要素或者过程步骤E1-En被评为落实程度<70%qP6的子要素,例如过程输入,任务内容,过程支持,物质资源,满足度,q 过程结果,零部件搬运的落实程度被评价为<70%q至少有一个星号问题的评分为0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