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及谐调查.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9103495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及谐调查【摘要】目的探讨并揭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 谐现状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川、浙两地3所 高校256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团体测验结果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较低,总体上呈偏 态分布;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评价深刻地影响着自我和谐 程度结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堪忧,需 要高校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 生要“物质”、“精神”两手抓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A Study on Level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 s. Cai Maohua, Yang Ping, Gao Heping. Psycho-Consultation Center of Chin a West No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P. R.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po or students in colleges. MethodsBy using the method of SCCSa group test of 256 college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was carried out at thre e colleges in Sichuan and Zhejiang Province. Results The Self C 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tate of poor studentsin colleges was low and had on gender difference. Self-esteem or self evalution affects the SelfConsistencyand Congruencestate greatly. ConclusionThe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t ate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is worrying. They need more attention and helpfrom colleges. The help should be not only a material one but also a spirit one .[Key words] The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 uence; Mental health自我和谐是C. R. Rogre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 调。

      C. R. Rogres认为,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个体 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个体 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 之间关系的机能,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 自我观念相一致”;自我与经验间的不协调是心理障碍产 生的重要原因[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 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 费用的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 部分许多研究[2-4]表明,这些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导致 生理、心理等诸方面的不良反应,在高校学生中处于弱势 群体,值得更多的关注自我和谐作为心理的核心因素之一, 其状况直接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本研究力图通过 调查研究,揭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 持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四川、浙江两省3所高校内,经高校学 生资助机构认定和学生自我评价,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56人为被试,其中女生129人,男生127人;样本平均年 龄 21.563. 25 岁1.2研究工具自我和谐量表(SCCS)该量表最初由 C.R.RogreS编制,由“情感及个人意义”、“体验”、“不 和谐”、“自我交流”、“经验的构成”、“与问题的关 系”、“关系的方式”等7个维度构成;后经王登锋教授 根据我国民众心理特点,经因素分析,将最初的7个维度 修改、合并为“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 “自我的刻板性” 3个维度[1]。

      量表共35个题目,按照“自 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 性”分为3个分量表;按五级计分;计算总分时,将“自我 灵活性”反向计分后,将3分量表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 越高,自我和谐性越差[5]1.3实施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团体测验收集数据1.4数据处理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1.0软件2结果2.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总体分析通过计 算自我和谐的总分,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 的程度在总体上表现为不平衡,其中,最高分为128分, 最低分为49分有学者认为在大学生中,可以将总分低于 74分者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者为高 分组[6]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分分布(如表1)显示, 低分组占总人数的22.96%,中间组占36. 78%,高分组占 40. 26%,呈偏态分布2.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与常模比较分析 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ees得分与常模[1]发现:二者 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除“自我灵活性”外,常模得分均低于 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分(见表2)2.3不同性别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比较 分析对不同性别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ees得分进行t 检验发现,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2.4不同自我评价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比较分析以被试的自我评价将被试分为“优秀”、“一 般”、“差” 3组,三者SCCS得分差异极其显著除“自我灵活性”外,“优秀”的得分均低于另外二者;“一般” 者低于“差”者(见表4)3讨论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心理和谐的理念: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 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 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7]心理和 谐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许燕等学者提出,“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 [8],由此不难看出自 我和谐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调查显示,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堪忧,总 体上呈偏态分布,高分组即自我和谐程度低的人比例高迗 ♦40. 26分%,与黄知荣等研究[9]共同证明一点:高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差异,且自我和 谐感低于普高大学生也就是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高校大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 差异,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6,9]。

      由此说明自我和谐 不会因性别差异而产生显著差异综合已有研究[1,6,9_ 11],笔者大胆假设,自我和谐的影响因素更多的倾向于后天的经验对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自我主观评价对自我和谐程度的影响甚大,自我评价越高者其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这暗示了自我和谐与自尊、自 我价值的关系与蒋灿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2]这一结果说 明,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人,自我和谐程度比较高,自 我内部的各种冲突也会比较少;反之,不悦纳自己的人自 我和谐程度比较低在对自我评价情况统计时发现,自我评 价为“优秀”者,仅占被试人数的25%,由此与前文2.1的 结果相互印证,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 较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不在少数,他们处于经济 上弱势而至心理上的失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 和谐对于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和谐、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 重要意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更加注重这一特殊群 体心理发展的引导,相关部门在给予这些学生物资帮助的 同时,更需要加强其精神帮助,帮助这些学生从自尊、自我 和谐开始,从而真正意义上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建设4参考文献[1] 王登锋.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1994,2 (1): 19-22[2] 孟庆恩.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教育.吉林 教育科学,2001, (5): 47 -49[3] 辛勇.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比 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148-149[4] 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 状况.心理科学,2002,2 5 (5): 1023-1026[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增刊):314-317[6] 段建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 995[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北京社会 科学,2006,(增刊):60 -64[9] 黄知荣,李朝霞,李哲.大学生自我和谐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07, (9.下):95-98[10] 王蔓莉,刘金凤,韩凤玲.不同自我和谐程度大 学生的个性差异.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19 (4): 121[11] 陆璐,姚本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和 谐的构建.航海教育研究,20 06,(4): 94-95[12] 蒋灿,阮昆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 相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⑻6, 32 (2): 13-16(收稿日期:2008-01-3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