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嘉高速公路蕰藻浜桥和新槎浦桥槽型梁检测分析.docx
7页沪嘉高速公路蕰藻浜桥和新槎浦桥槽型梁检测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明与创新,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新的环境与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于身边的各种设施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就道路而言,桥梁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沟通与交流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一座座新桥跨越在大河大山之间,意味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而大桥在投入使用之前,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桥梁的检测而言,又有其中的特殊性质本文将以蕰藻浜大桥和新槎浦桥为例进行桥梁的检测分析关键词:小拱板;槽型梁检测前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通过道路与交通,了解外面的新奇色彩,进行自身的完善与改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对于桥梁的检测,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要全面的排查检测与分析,从而保证桥梁的安全与稳定下面,笔者将重点对蕰藻浜大桥和新槎浦桥的相关特殊检测及检测过程、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一、工程概况本次对于两座大桥的检测,目的是为了解决大桥现有的诸如桥面裂缝现象严重、混泥土的强硬程度降低、预制桥面板碳化等问题现象对于本次工程而言,其中蕰藻浜大桥处于沪嘉高速K21+350.4的地方,大桥全长753m,跨径组合为11×25m+19m+25m+40m+25m+19m+14×25n=753m。
而沪嘉高速(S5)公路是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沪嘉全长共18.35km该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方面:1.槽型梁方面,梁体存在着大部分裂缝、渗水、露筋等现象;2.加固钢板方面,存在着大部分的锈蚀、局部失效以及承载力不达标现象;本次检测主要是以解决桥梁所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对各种病害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进而防止桥梁病害的继续恶化,进而增强桥梁的可承载力与安全度对于新槎浦桥而言,该桥全长677m,跨径组合为25×21+25×4+16×2+20=677m,其中20m为预应力空心板梁跨,25m标准跨为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16m为转正跨,由预应力槽型梁和非预应力槽型梁组成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观病害检查和无损检测手段对上部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来检测桥梁上部结构的桥面板和槽型梁结构并且根据桥面板和槽型梁进行承载能力检算,进而对桥梁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能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图1为本次工程的检测重点:图1本次检测重点:1槽型梁、2甲式桥面板二、蕰藻浜大桥和新槎浦桥检测2.1检测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及仪器所需仪器主要包括:工业内窥镜、激光测距仪、混凝土回弹仪、混凝土钢筋检测仪、裂缝宽度观测仪、全站仪、钢卷尺、游标卡尺、数码相机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仪器。
2.2检测评估原则及方法(1)检测评估的原则主要是在构件的编码上,首先,要通过纵向、横向的方式进行构件编码的定位;其次,对桥梁的跨度、梁柱、支座、铰缝以及墩台等,按照上下行的方式进行编码2)检测评估的主要方法:将本次检测的两座桥梁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相结合,对桥梁的各个部件、构件、桥面系和上下部结构进行总体技术状况和桥梁整体的检测与评定三、蕰藻浜大桥和新槎浦桥检测结果分析通过上述的相关检测的原则与相关方法,对两座大桥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检测,得出了以下结论:3.1桥梁的缺损情况主要对桥面的面板、桥墩进行检测桥梁板面积水现象普遍且较为严重;桥梁的各部分存在露筋的现象;桥面板渗水析白;桥面板横向裂缝严重;桥面伸缩缝现浇带磨损严重,且型钢之间的高差值大,碱骨料现象仍然存在3.2桥梁主要病害1、桥面板(甲板)病害基本都是渗水、碎裂、露筋等;相关照片如下:照片5梁腹开裂至梁底照片6梁腹水平裂缝3、桥面铺装病害相关照片如下:照片7伸缩缝碎筋断照片8桥面纵向松散、坑塘3.3桥梁病害分析主要病害有桥面铺装层纵裂、松散、坑塘,梁体加固钢板锈蚀、空鼓,梁体积水、开裂、露筋,伸缩缝碎筋断,小拱板碎裂、露筋、脱落等。
而造成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风吹日晒与暴雨的冲蚀,使得整个桥梁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寿命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桥面的承载力以及在适用中的保养没有得到重视四、小拱板检测的相关分析4.1小拱板概念现象分析小拱板是基于当时节约成本并通过科学论证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的产物,随着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及超载车辆超负荷运行,使得小拱板与桥面板间出现脱离现象,加上伸缩缝白带间落差造成跳车冲击,致使大部分伸缩缝底部小拱板碎裂、露筋、渗水或脱落4.2小拱板的隐患分析由于桥面铺装层下面是由小拱板(甲板、乙板)组成,而甲板位于两片槽型梁之间,乙板位于一片槽型梁上方;当甲板出现病害可能发生坠板造成桥梁下方人员、车辆等受损情况,也可能造成桥面铺装层下陷致使通行车辆发生意外事故新槎浦桥、蕰藻浜桥总体检查结论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第4.1.8条,“当主要部件评分达到4类或5类且影响桥梁安全时,可按照桥梁主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评定”,蕰藻浜大桥的上部结构评分均为4类,所以全桥评级为4类5.1桥面板病害检查1、新槎浦桥、蕰藻浜桥甲式桥面板专项检查汇总结果见表5.1。
2、桥面板病害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接缝渗水导致桥面板严重水侵害,由于桥面板两侧与槽型梁腹板之间为硬接触,存在缝隙,当桥面防水失效时,桥面雨水沿缝隙下渗,对桥面板底部造成水侵害,导致混凝土耐久性降低,内部钢筋锈蚀鉴于伸缩缝位置防水橡胶失效情况较多,且存在跳车冲击,此类病害在靠近伸缩缝位置表现的尤其明显2)桥面板本身厚度尺寸较小,内部横桥向配置冷拉低碳钢丝,纵桥向配置I级普通钢筋纵桥向普通钢筋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6mm,横桥向冷拉低碳钢丝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7mm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质量控制不足导致混凝土破损、开裂,在车辆作用下(尤其在伸缩缝附近的跳车冲击作用下),破损开裂病害不断发展,严重降低了板梁的受力性能5.2槽型梁病害检查1、槽型梁梁体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本次检查结果表明,存在碱骨料反应的槽型梁集中在新槎浦桥K19~K22孔的范围内,推测其病害产生原因为,该批次槽型梁在预制过程中,混凝土内掺入了少量的碱性物质从病害分布的情况来看,碱骨料反应在单片槽型梁上开展的位置均较少,影响区域较小2、预应力槽型梁腹板斜裂缝现场检查结果表明产生该类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槽型梁采用先张法预制工艺,其预应力筋采用冷拉IV级粗钢筋,且为直线张拉,在端部无弯起,如果在放张过程中混凝土龄期不足或者施工控制不严格,就会在槽型梁腹板近支座位置的顶端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导致该位置出现斜向开展裂缝。
分析该类裂缝成因可知,该类裂缝对于后期桥梁运营承载无影响,应进行及时封闭提高梁体耐久性相关意见阐述1、对于桥梁的积水问题而言,建议对对每个腔室的最低点进行泄水孔处理,并且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疏通泄水孔,以免泄水孔出现堵塞情况2、就桥梁表面出现的裂缝而言,建议在泄水的处理后,对裂缝进行封闭式的改造惑重建,并且要保证裂缝的干湿度范围;并且要保证槽型梁腹板和梁底粘贴碳纤维布的干燥,以免病害进一步开展3、对于存在碱骨料反应的槽型梁,建议首先对破损区域的碱活性骨料进行清理,在确认周围无同类病害的基础上,对破损区域采取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改建前的养护及定期检查中,对存在碱骨料反应应加强日常巡查,如发现新增碱骨料反应胀裂位置,及时进行处治总结:从以上各方面的阐述中不难发现,以蕰藻浜大桥和新槎浦桥为例,对于桥梁特殊检测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同时还需要根据国家业界规定的一系列要求与标准进行特殊的检测与分析,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其次,在检测过程中,还要对各种潜在的影响与阻碍问题因素进行全面的排查与解决,对每一项流程,每一个构件、步骤都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设计最后,还需要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保证大桥的质量与承载力。
参考文献:[1]国家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2]国家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国家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4]邹会斌.某大桥主墩钻孔桩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4(6):152-153.[5]彭玲丽,黄少旭,张申申,等.浅谈无人机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J].交通科技,2015(6):42-44.[6]李鸿云.关于对惠来县惠雷跨线大桥新建工程15#-2号桩的质量分析[J].中华民居旬刊,2013(33):000293-00029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