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0年代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1787560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90年代: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   标志偶像:罗大佑 崔健 王朔 周星驰 王菲 ……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变换非常迅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早期,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罗大佑和崔健是早期的叛逆者,他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同时他们也是整整一代青年人在充满向往与迷惘的成长岁月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绝大多数30多岁的人,今天去唱卡拉OK时仍然必点这两个人的歌曲  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星驰和王朔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以嘲弄一切正经事物、调侃一切权威和正统的游戏态度成为了青年的新偶像  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后,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青少年的偶像主要是来自港台的娱乐明星,张国荣、梅艳芳、王菲、周杰伦、四大天王、F4等等,娱乐明星通过各种媒体占据了青少年的眼球和感官。

        另一种趋向则是对“实用型”偶像的崇拜在今天的青少年中,说自己崇拜比尔·盖茨的人比比皆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上世纪90年代,对于成功、财富的向往使一大批知识英雄、企业家成为青年的新偶像属于同龄人的80后作家也成为年轻人心中新的偶像韩寒、郭敬明等人成为文学领域的明星  罗大佑  准确地说,罗大佑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进入大陆青年的视线,但绝大多数人是在1990年内地有了引进版之后才逐渐接触到罗大佑的从《童年》、《光阴的故事》到《滚滚红尘》、《恋曲1990》…….二十多年中,罗大佑用他的独立和冷静记录下这个社会的脉络,被尊为“流行音乐教父”  一袭黑衣、遮住半个脸的墨镜和一头长长的卷发,是罗大佑最鲜明的外在形象他早期最具批判色彩与人文精神的《之乎者也》、《青春舞曲》、《家》等作品,使他在一夕之间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叛逆偶像,留下了“愤怒青年”的形象  而上世纪90年代正是罗大佑的情歌时代,《恋曲1990》、《光阴的故事》、《明天会更好》、《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在大学校园广为传唱,感染了无数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罗大佑的歌给人一种生命的认证感,他的愤怒、他的温柔,会让人感觉到都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发现过,深深地感受过。

      它让人抒情,也发人深省,听罗大佑的歌,人们就像在迷茫而欢乐的灵魂深处聆听到了一个清醒而嘲弄的声音他成为整整一代人心目中的青春印记  崔健  1986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当他穿一件长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两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舞台时,台下的观众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音乐起处,崔健唱出了“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时,台下变得静悄悄十分钟后歌曲结束时,在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中,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诞生了  这个场景在多年后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被誉为“中国摇滚第一人”、“摇滚教父”的崔健,从此开始了中国的摇滚长征《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解决》、《红旗下的蛋》等一系列作品使国人接受了摇滚精神的最初洗礼,表达了一种极端个性与独立的文化反叛,使崔健成为一代青年的精神偶像  在今天看来,《一无所有》里表达的情绪恰恰吻合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观念正被一步步打破,而新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那代人的精神好像被洗劫一空,“一无所有”是上世纪80年代青年茫然无助的最好写照崔健的音乐和歌曲唱出了在极速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彷徨、对真实和人性解放的渴望  周星驰  1997年《大话西游》首次播出时,遭到了一片冷落。

      没有人能看懂其中乱七八糟的线索、无厘头的对话和表演还在内地被评为当年的“十大最差引进片”之一  而在2000年,这部被冷落了几年的片子通过网络传播、人际传播、盗版DVD等方式率先在年轻人中传播开来,在全国的大学校园内迅速火热起来大学生们彼此询问看过多少遍《大话西游》,并以使用《大话西游》的经典对白为乐:“你真是唐僧”,“我Kao!I服了You!”,“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这些古怪的句子成为年轻人彼此认可身份的暗语,如同“天龙盖地虎”一般,如果你不懂,必然会产生被抛弃到时代洪流之外的恐慌  批评家朱大可把《大话西游》之后的时代称为“大话时代”,认为这是一个公共话语的狂欢时代,大众通过反讽、戏谑、调侃等手法消解了国家主义话语的严肃性,从中寻找新的话语乐趣  周星驰或许不能称为偶像,因为他一直是一个“搞笑”的小人物角色,与传统的偶像形象相差太远人们喜欢周星驰,是因为他把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拿来开玩笑,生活的种种尴尬和无奈在他的一句“我Kao”声中消解然而,在种种笑掉大牙的桥段后面,他还表达了小人物的辛酸、真诚和无奈2001年5月,主演《大话西游》的周星驰,在北京大学礼堂受到青年学生英雄式的欢迎。

      这是大众文化胜利的又一个标志  ■结语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偶像缺失的年代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是消费形式本身,如同水面的浮沫,却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这样的现状,使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感叹今天精神的平庸化和偶像的缺失那些精神偶像熠熠闪光的日子,那些化崇拜为力量努力进取的日子,那些为寻找思想的答案而苦苦追寻的日子,都随着昔日的偶像一去不复返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今天青少年当中最流行的偶像来看,大都是来自港台的娱乐明星这些偶像固然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学习,但太单一类型的偶像崇拜,无疑会带来深层的精神贫血一代青年一代偶像,什么样的偶像最终也会影响到什么样的青年  偶像的命运该何去何从,需要我们自己给出答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