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海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水墨练习》教案.doc
2页三年级美术下册《水墨练习》教案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培养学生 热爱民族传统艺术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 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 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教学重点: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焦、浓、重、淡、清的画法笔墨造型中的 笔情墨趣教学难点:1、工具的使用2、用笔、用墨的训练、方法和效果教学工具、材料: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集中学生注意力让 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二、讲授新课: 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展示课件让 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练习” (一)导入: 先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 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 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 ,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 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二)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毛笔:羊毫(软) 、狼毫(硬) 、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 、墨块(收藏、欣赏) 。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 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 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 (三)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 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 侧锋 ②笔触练习:点、线、面 2、用墨法: (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 ①墨色:浓、淡、干、湿 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 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 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 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线 效果,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 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 落纸后, 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 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 握趁湿接画;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 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 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3、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 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4、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三、1、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3、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 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作业要求: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 当堂作业的练习, 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 的运用的情况 四、教学小结: 1、表扬笔墨效果,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在实践中体 会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五、教学反思: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 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简单形象作为 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 些的动物蔬果造型,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 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