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x
10页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版权全部·侵权必究 :// henanjk 2023 年秋期南阳市局部示范高中期中考试三年级物 理 试 题留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在相应位置填涂2. 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依据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局部,总分值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第一卷〔42 分〕一、选择题〔此题共 14 题 4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多项选择、错选的得 0 分〕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很多宏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奉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奉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展多年争论,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打算,伽利略在他的《两种科学的对话》中利用规律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逆境 2 .如下图,两个倾角一样的滑杆上分别套 A 、B 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 C 、D,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 A 的悬线与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向下。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CBDA.A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B.B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 .B 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10 -3. 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 80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 48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 24 m 的距离内被刹住, 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 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响时间 (在反响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一样.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响时间约为〔 〕A.0.5 s B .0.7 s C.1.5 s D.2 s4.2023 年 11 月 3 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善“牵手”,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自主控 制”、“对接”、“组合体飞行”和“分别撤离”等阶段,图示为 “远距离导引”阶段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 尼特右旗以 西阿木古 朗草原的主 着陆场 则以下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 〕A.在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向前喷气 B.在远距离导引段,神舟八号向后喷气 C.在组合体飞行段,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 7.9km/h D.分别后,天宫一号变轨上升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5. 如下图,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 F 拉动小车和木块,让它们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假设 小车质量为 M,木块质量为 m,加速度大小为 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 4 个式子来表达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下述表达式肯定正确的选项是A.F-MaC.μmgB. maD. Ma6. 如下图,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 30°的粗糙斜面,现将一个重34N 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滑下,物体和斜面间的摩擦系数 µ<tan30°那么测力计因 4N 物体的存在,而增加的读数可能是〔 〕A. 4NC.0B. 2 N D.3N7. .如下图,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一样材料 做成的水平轨道 MN、PQ,两个完全一样的物块 A、B 放置在两轨道上, A 在 B 物块正上方,A、B 之间用一细线相连。
在细线的中点 O 施加拉力,使 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 的方向是(图中②表示水平方向) 〔 〕A. 沿①方向 B .沿②方向C.沿③方向 D .沿①②③方向都可以8. 如下图,小车的质量为 M,人的质量为 m,人用恒力 F 拉绳, 假设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地面为光滑的,又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 )A.(M-m)F ,方向向左 m-M)F,方向向右m+MB .(m+MC.(m-M)F,方向向左m+MD.(M-m)F,方向向右m+M9 .2023 年 9 月 16 日,济南军区在“保钓演习”中,某特种兵进展了飞行跳伞表演.该伞兵从高空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 t0地.时刻翻开降落伞,在 3t0时刻以速度 v 着2〕他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 在 0 ~t 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 t ~3t 时间内加速度减小0 0 0B. 降落伞翻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 在 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 v >v +v1 22D. 假设第一个伞兵在空中翻开降落伞时其次个伞兵马上跳下, 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10. 南非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蹦极点, 37 岁的葡萄牙男子卡尔·迪奥尼西奥自制了 30米长的弹性绳,代替传统尼龙绳跳下蹦极台,将“生死一线牵”的感觉发挥到极致. 如图示,他从跳台上跳下后,会在空中上、下往复屡次,最终停在空中.假设将他视为质点,无视他起跳时的初速度和水平方向的运动,以他、长绳和地球作为一个系统,规定绳没有伸长时的弹性势能为零,以跳台处重力势能为零点,他从跳台上跳下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最终他停在空中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小 B.跳下后系统动能最大时刻的弹性势能为零 C.第一次下落到最低位置处,系统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 D.由于存在机械能损失,第一次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会低于跳台的高度11. 如图,固定于小车上的支架上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线长为 L.小车以速度 V 做匀0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遇到障障碍物而停顿运动时.小球上升的高度的可能值是L〔 〕0A. 等于 v 22 gB. 小于 v 202 g0C. 大于 v 22 gD. 等于 2L12. 有一竖直放置的“ T”形架,外表光滑,滑块 A、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 用一不行伸长的轻细绳相连, A、B 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 4 所示, 开头时细绳水平伸直, A、B 静止.由静止释放 B 后,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 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 v,则连接 A、B 的绳长为 ( )4v2 3v2A. g B. g3v2C. 4g4v2D. 3g13. 如下图是静电场的一局部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B. 点电荷 q 在 A 点处受到的静电力比在 B 点处受到的静电力大C. 点电荷 q 在 A 点处的瞬时加速度比在 B 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 不计重力)D. 负电荷在 B 点处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沿 B 点切线方向14. 如下图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存在匀强电场,与两板上边缘等 高处有两个质量一样的带电小球, P 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头释放, Q 小球从两板正中心由静止开头释放,两小球最终都能运动到右极板上的同一位置,则从开头释放到运动到右极板的过程中它们的〔 〕A. 运行时间 t > tP QB. 电势能削减量之比 D EP: D EQ= 2 : 1C. 电荷量之比 q : qP Q= 2 : 1D. 动能增加量之比 D EK P: D EK Q= 4 :1第二卷〔58 分〕二、试验题 〔共 2 题 14 分〕15.〔6 分〕〔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自由下落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试验中,设在打O点时释放物体,打点计时器打 A 点时物体速度为 v ,OA 之间的距离为 h ,一同学在实1验报告中称,他测得 v = 2 .38 m / s , h = 28 .76 cm ,据此可得: v 2 = 2 .832 m 2 / s 2 ,2gh = 2 .818 m 2/ s 2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相等。
但教师认为数据失实,其理由是 〔2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展如下试验: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 1.0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以下图所示安装;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 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到达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局部点迹如以下图乙所示请你分析纸带数据,答复下面两个问题:(Ⅰ)电动小车的最大速度为 m/s ,(Ⅱ)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 16.〔8 分〕某试验小组设计了“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的试验,试验装置如下图小车的质量为 500 克,g 取 10m/s 2,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试验步骤如下:(1) 〕细绳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挂一个小砝码盘2) 〕在盘中放入质量为 m 的砝码,用活动支柱将木板固定有定滑轮的一端垫高,调整木板倾角,恰好使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3) 〕保持木板倾角不变,取下砝码盘,将纸带与小车相连,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4) 〕取下纸带后,在下表中记录了砝码的质量 m 和对应的小车加速度 a。
5) 〕转变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 2〕〔3〕步骤进展试验12345670.020.040.050.060.070.080.101.401.792.012.202.382.613.02试验次数m / kga 〔/ m × s - 2〕① 在坐标纸上作出 a mg 图象②上述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缘由是:③依据〔 1〕问中的图象还能求解哪些物理量? 其大小为多少?④你认为本次试验中小车的质量是否要远远大于砝码的质量: 〔填“是”或“否”〕三、计算题〔共 4 题 44 分〕17.〔10 分〕 如下图,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 5. 0kg 的磨石 A 对地面和斜壁进展打 磨, A 与地面、A 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m 均一样.〔g 取 10m/s 2且 sin37°=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