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RMP分析的城郊休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旅游论文.docx
7页基于RMP分析的城郊休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旅游论文 论文导读::城郊休闲旅游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城郊休闲旅游的RMP分析分析理论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策略关键词:城郊休闲旅游,RMP,分析,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出游能力的提高和休闲意识的增强,人们外出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之下,城郊休闲旅游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准确的定位客源市场,有效的整合旅游资源,科学的开发多元化休闲旅游产品和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旅游服务,并通过城郊休闲旅游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民生的改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人们外出旅游的趋势已经从中长途的旅游转变为近距离城郊旅游,出游目的也从传统的观光浏览、探亲访友、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向发展个性、陶冶生活情趣、体验人生快乐[1]的休闲旅游过渡旅游者在旅行距离和旅游目的上的变化造就了城郊休闲旅游:在闲暇时间内,人们出于放松休闲、追求和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动机,发生在城市郊区的娱乐、游憩、度假、健身等休闲类旅游活动人们希望在轻松、愉快、舒适的环境中从事各种自己喜欢的活动以达到修身养性、恢复体力、创造新的生活的目的可以说,城郊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消费的主流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以度假旅游为代表开始发展的休闲旅游业现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工作节奏快的大中城市,其城郊特别是路程在两个半小时内的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的区域范围,休闲旅游发展更是有声有色[3]城郊休闲旅游的规模日益扩大,呈现出一批旅游精品如太原康庄生态园、龙池山庄;北京海淀稻香湖、昌平小汤山、平谷金海湖、密云白河、怀柔红螺山、丰台花乡;银川昆仑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桂林恭城红岩瑶族旅游村、龙胜龙脊平安壮寨等休闲旅游区城郊休闲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节假日敏感性,呈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趋势在节假日期间,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比较旺盛发表论文,客流量过于集中,旅游产品供给相对短缺,旅游者的满意度降低;而在余暇时间连续性不强的非假期,旅游人数较少,旅游产品出现相对剩余的现象城郊休闲旅游产品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仍以观光型的休闲旅游产品为主,内容单调、缺乏创新性、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二、城郊休闲旅游的RMP分析RMP分析理论,是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s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并最终提出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
[4](一)城郊休闲旅游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城郊休闲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种类,它不同于休闲旅游,又区别于城郊旅游休闲旅游的目的虽然也是放松休闲,但旅游者很少关注距离的远近、多以组团的形式出行且消费水平偏高;城郊旅游仅是从地域上界定了旅游并未对旅游的目的及性质作任何限制因此,城郊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从区域角度上来说,客源市场以车程在一小时左右的城市居民为主由于城市人口和交通的高度集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能源紧张等城市问题的日显突出,人们向往亲近自然和放松休闲的愿望更加迫切同时,新休假制度调整后的假期比较分散,客观上促成了旅游流的分散,使居民旅游出行的半径相对缩小因此,城郊休闲旅游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首选二是从客源组织方式上看,旅游者在进行城郊休闲旅游的时候,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团体形式的出游比例逐渐下降三是从消费水平上看,消费水平偏向于中低档,以工薪阶层、学生和老人为主,高档消费占得份额较小二)城郊休闲旅游R性分析(Resources Analysis)旅游学界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有多种,旅游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核心理念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城郊休闲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旅游的客体发表论文,是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实体和休闲旅游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郊休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的区别在于城郊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活动的基础凡是能够给旅游者带来休闲享受的资源都可称为休闲旅游资源,因此没有严格的界限它可以是适合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的森林、河流、温泉、气候等现有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而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垂钓、采摘、划船等参与性强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专业化的加剧,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追求放松身心与健康自然环境的内在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成为人们进行城郊休闲旅游的原始驱动力,根据资源的理论核心和城郊休闲旅游需求动力,城郊休闲旅游的吸引物主要由自然资源和适宜于自然资源的休闲活动共同组成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回归自然、走向自然的要求更迫切,更加向往于“小桥流水人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自然美景城郊生态环境相对来说较好,空气清新,郊野空间开阔,有江河湖泊、绿草森林、鲜花烂漫、鸟虫啾唧等这些市区缺乏而又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许多城郊地区还有风景胜地、寺庙古刹、名人陵墓等景观;郊野的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做一天农民”等等也让城市居民心驰神往。
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厌倦城市的喧嚣、繁杂生活的城市居民奔向郊区[5](三)城郊休闲旅游P分析(Product Analysis)旅游产品是一种复合概念,是吸引物、交通、住宿、服务等的组合[6]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产品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的休闲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随之降低,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种现状要求对旅游产品要不断地推陈出新,突出特色旅游产品的构成不仅与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开发、建设有关,也与区域的政府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经济结构等紧密相关城郊休闲旅游的开发要以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和终端,RMP分析的终结点就是旅游产品的分析城郊休闲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产品,是旅游吸引物、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优化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结果首先对周边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客源市场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定位开发产品的层次和种类其次,重点开发潜在的休闲旅游资源,处理好休闲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产品开发(R-P)的关系以现有的休闲旅游资源为基础,配有相应的参与型、娱乐型的设施,使潜在的休闲旅游资源转化为体验型、休闲型的旅游产品最后,针对确定的目标市场,对开发成熟的城郊休闲旅游产品进行宣传营销工作。
三、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策略从城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采取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休闲资源为依托、以完善休闲设施为基础、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发展策略一)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宏观调控国内外旅游开发经验以及区域旅游开发规律表明,城郊休闲旅游在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前必须实施以政府主导地位的发展策略首先,加强地方旅游规划的编制,为地区近五年、十年旅游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优先项目的发展,为地区竞争优势确定发展时间表发表论文,宏观把握地区旅游发展步伐等等其次,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种力量通过利益结合的经济纽带形成社会合力,政府可以进行分区分片的划分责任范围,如进行绿地认领、承包、租赁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和宏观生态环境,在建设与经营管理中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政策方面,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税收、土地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城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规划方面,施行旅游区的统一布局、规划,突出特色,发挥资源优势,避免出现盲目超前、重复投资、产品雷同等现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应大力改善交通、住宿、娱乐等旅游辅助设施,为城郊休闲旅游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宣传促销方面,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加大城郊旅游的宣传力度,即政府出面组织大型旅游形象宣传,实行区域合作与协调,进行整体联合促销,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6](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创新性和参与体验性强的休闲旅游产品以休闲为目的的城郊休闲旅游者在旅游中追求精神愉悦,希望在休闲旅游中使心灵得到平静或升华[2] 城郊休闲旅游业生命力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点是有别于城市景观的自然清新的旅游景观,因此,必须确保城郊休闲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使之区别于传统意念中的城市旅游产品城郊休闲旅游的产品设计应从目标市场的休闲旅游需求出发,在开发中注重对城郊特色的保护,进行细致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设计出具有较高的参与体验性强的创新性产品开发以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为主题的休闲旅游项目,如利用滩涂、水库、池塘、湖面等水体,开展垂钓、划船、驾艇、品尝水鲜等休闲旅游项目,也可开展一些如骑马、徒步旅行、森林浴、野外自助烧烤、走进田园、耕作采摘等体验性强的活动使旅游者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和简单的乡间劳作,感受自然、宁静、亲切的田园气氛,使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得到满足在城郊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发表论文,儿童游乐项目的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城郊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出游趋势呈现家庭化少年儿童是现代家庭中重要的一员。
如果一个旅游地能够吸引住儿童,又能为其父母提供一个舒适的放松休闲环境,则该旅游地将成为休闲旅游的首选但就当前中国现有休闲度假地设施和游乐项目来讲, 儿童方面的休闲、游乐的旅游设施和项目非常欠缺因此,从市场需求出发,应重视儿童娱乐产品的开发力求做到既有适应低龄孩童的游戏、艺术与雕刻,也有适应大一些孩子的滑水、冲浪、航海等休闲娱乐项目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休闲旅游消费者三)以资源为依托,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城郊是农村环境向城市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拥有乡土性休闲资源的空间和场景自然的城郊乡土元素也正是城郊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在城郊不仅有有农业观光园、森林、牧场、山地、草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也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及特有的生产、名胜古迹、生活环境等历史形成的文化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是城郊休闲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充分利用城郊自然的、生态的、休闲的旅游资源,突出城郊休闲旅游原生态乡土性特色开发首先,充分利用城郊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旅游休闲度假区,以满足城市旅游者放松休闲的旅游需求其次,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选取综合条件适宜的地段,建设农业观光园、游乐园、欢乐谷等项目,增强旅游者的游览效果,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性、休闲性与享受性。
最后,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如近年来在广西各地的“农家乐”、“渔家乐”和在农家体验“做一天农民”等等四)以完善休闲设施为基础,提升城郊休闲旅游服务质量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郊的休闲设施建设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假日制度的调整,人们进行短距离城郊休闲旅游得到保障城市居民作为城郊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为城市周边休闲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着假日客流集中与供给相对刚性的矛盾,使旅游者的需求得不到高质量的满足因而,完善服务大众的休闲设施、提高城郊休闲旅游服务质量要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要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与多样化的服务来满足旅游者对城郊休闲旅游产品的环境和服务质量高要求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外来游客休闲旅游的需要,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度和专业人才培养,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五)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促进城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一方面要依赖于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开展旅游业的同时又给环境带来了影响和破坏城郊休闲旅游的发展需重视环境保护发表论文,倡导低碳旅游消费的理念在交通设施方面,鼓励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并通过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减少碳的排放量;在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低碳型环境卫生设施,如建设生态厕所和使用生态垃圾桶,并对循环污水进行处理;在能源供应系统方面,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持续的能源技术;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