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整理--声音.doc
2页第三章 声的世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 物体 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2、振动停止,发声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得最快, 中最慢;2、真空 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交谈;3、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4、声速:声音在常温空气中的速度为 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二、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1、响度:声音的 叫响度;与发声体的 、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 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 ; 2、音调:声音的 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 ,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快音调越高;)(改变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会改变音调)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辨别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控制噪声:(1)在 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 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 处减弱(戴耳塞)练习:1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B.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C.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四、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Hz,高于 Hz叫超声波;低于 Hz叫次声波;2.超声波的功能:(1)导航功能 声呐 (2)穿透能力 B超、 检查金属内部缺陷 (3)破碎能力(破碎能力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杀菌消毒、清洗机械 声音的世界复习 编号2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声音可以在 、 、 、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太大了”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__很大;“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根据_______来分辨的;女高音和女中音歌唱家的声音主要是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二、选择题1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洼洼的蜂窝状其目的是( )A.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弱回声 B.增强声波的反射,增强回声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3.在下列应用中,属于超声应用的是( )A、利用红外线遥控电视B、利用声波预测自然灾害事件C、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诊断 D、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4。
控制噪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方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接收处防止噪声B.城市道路两旁的隔声玻璃是防止噪声的产生C.在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5.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从你耳旁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听到蝴蝶从身后飞过 B.听到蜜蜂从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三、综合题1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过往的鱼群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声呐是 (超声波、次声波、电磁波)的一种应用2)用声呐竖直向海底发射声波信号,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信号则该处海深多少?(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3)声呐可以用来测量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