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PKPM相关参数设定-6-15.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86456344
  • 上传时间:2023-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7.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总信息A)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 1. 一般状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构造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事实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时,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ﻫ2. 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构造存在相交角不小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若程序提供多方向地震作用功能时,应选用此功能 B) 砼容重: ﻫ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不小于25,不同构造,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构造类型取值: 构造类型 框架构造 框剪构造 剪力墙构造 重度 26 27   28 C) 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长D) 裙房层数: 1: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级别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级别,主楼构造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合适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 2: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E) 转换层所在层号: ﻫ1: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节提供信息,同步,当转换层号不小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级别增长一级,对转换层梁、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

      层号为计算层号) F) 地下室层数: ﻫ1: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畴和内力调节 ﻫ2:本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步,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ﻫ3: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ﻫ4:地下室刚度不小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 ﻫ5: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 6:根据程序编制专家的解释,填3大概为70%~80%的嵌固,填5就是完全嵌固,填在楼层数前加“-”,表达在所填楼层完全嵌固究竟如何的土填3或填5,完全取决于工程师的经验 G)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ﻫ1:可取1~5之间的数值,一般取2就可满足计算规定,框支剪力墙可取1或1.5 H)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1:内部节点:一般选择内部节点,当有转换层时,需提高计算精度时,可以选用外部节点 2: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解决时,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 I)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ﻫ1:一次性加载计算:重要用于多层构造,并且多层构造最佳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由于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构造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因此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措施计算。

       2:模拟施工措施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措施加载,对高层构造,一般都采用这种措施计算但是对于“框剪构造”,采用这种措施计算在导给基本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本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 ﻫ3:模拟施工措施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措施1”的基本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状况下再进行构造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措施1加载的状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种措施计算出的传给基本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不小于柱的轴力的不和理状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派,因此这种措施更接近手工计算 ﻫ但是我觉得这种措施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因此它的计算方式值得探讨因此,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构造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措施1”;在基本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措施2”的计算成果这样得出的基本成果比较合理高层建筑) 建议采用“模拟施工加载3”;分层刚度,分层加载J)构造体系: 规范规定不同构造体系的内力调节及配筋规定不同;同步,不同构造体系的风振系数不同;构造基本周期也不同,影响风荷计算。

      宜在给出的多种体系中选最接近实际的一种,当构造体系定义为短肢剪力墙时,对墙肢高度和厚度之比不不小于8的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级别自动提高一级 二 风荷载信息地面粗糙类别: A类: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0.12) ﻫ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都市郊区0.16)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都市市区0.22) ﻫ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都市市区0.30) ﻫ体型系数: ﻫ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对于高层建筑应按基本风压乘以系数1.1采用 1) 风荷载作用面的宽度,多数程序是按计算简图的外边线的投影距离计算的,因此,当构造顶层带多种小塔楼而没有设立多塔楼时,应注意修改风荷载文献,从风荷载中减去计算简图的外边线间无建筑面的空面面积上的风载,否则会导致风载过大,特别是风载产生的弯矩过大 2) 顶层女儿墙高度不小于1米时应修正顶层风载,在程序给出的风荷上加上女儿墙风荷 ﻫ3) 当计算坐标旋转时,应注意风荷计算与否相应作了旋转解决 4) 大多数程序风载从嵌固端算起,当计算嵌固端在地下室时,应将风荷载修正为从正负零算起 ﻫ5) 用SATWE进行多塔楼分析时,程序能自动对每个塔楼取为一独立刚性块分析,但风荷载按整体投影面计算,因此一定要进行多塔楼定义,否则风荷载会浮现错误。

       构造的基本周期:宜取程序默认值(按《高规》附录B公式B.0.2); 规则框架T1=(0.08-0.10)n,n为房屋层数,详见《高规》3.2.6条表3.2.6-1注;《荷规》7.4.1条,附录E;程序中给出的基本周期是采用近似措施计算得到的,建议计算出构造的基本周期后,再代回重新计算三 地震信息构造规则性性息: ﻫ根据构造的规则性选用,按《抗震规范》3.4.2条拟定扭转耦联信息: ﻫ1) 对于耦联选项,建议总是采用; 2)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构造,楼层位移比或层间位移比超过1.2时,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ﻫ3)偶尔偏心:验算构造位移比时,总是考虑偶尔偏心 ﻫA) 位移比超过1.2时,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尔偏心 B) 位移比不超过1.2时,则考虑偶尔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ﻫ例: *** 一31层框支构造,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其计算剪重比增量平均为12.35%; ﻫ*** 规则框架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角柱配筋增大10%左右,其她柱变化不大; ﻫ*** 对于不规则框架,角、中、边柱配筋考虑双向地震后均有明显的增大; ﻫ*** 通过双向地震力、柱按单偏压计算和双向地震力、双偏压计算比较可知,后者计算柱的配筋较前者有明显的增大。

      建议:若同步勾选双向地震力、柱双向配筋时,要十分谨慎 3)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尔偏心的影响5%的偶尔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 ﻫ****计算考虑偶尔偏心,使构件的内力增大5%~10%; ﻫ****计算考虑偶尔偏心,使构件的位移有明显的增大,平均为18.47% ﻫ注:对于不规则的构造,应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并注意不要与“偶尔偏心”同步作用偶尔偏心”和“双向地震力”应是两者取其一,不要都选 ﻫ建议的选用措施: ****当为多层(≤8层,≤30m),考虑扭转耦联与非扭转耦联均可; ****当为一般高层,可选用耦联+偶尔偏心; ****当为不规则高层、满足抗规2条以上不规则性时,或位移比接近限值,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ﻫ计算振型个数: ﻫ1) 按侧刚计算时:单塔楼考虑耦联时应不小于等于9;复杂构造应不小于等于15;N 个塔楼时,振型个数应不小于等于N×9注意各振型的奉献由于扭转分量的影响而不服从随频率增长面递减的规律)一般较规则的单塔楼构造不考虑耦联时取振型数不小于等于3就可,顶部有小塔楼时就不小于等于6 0.02) 按总刚计算时;采用的振型数不适宜不不小于按铡刚计算的二倍,存在长梁或跨层柱时应注意低阶振型也许是局部振型,其阶数低,但对地震作用的奉献却较小。

      ﻫ3) 规范规定,地震作用有效质量系数要不小于等于0.9;基底的地震剪力误差已很小,可觉得取的振型数已满足 四 活载信息: ﻫ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6层.... 多层应取所有楼层; 高层宜取所有楼层,《高规》5.1.8条 柱、墙活荷载与否折减 不折算............PM不折减时,宜选[折算],《荷规》4.1.2条(强条) ﻫ传到基本的活荷载与否折减 折算............PM不折减时,宜选[折算],《荷规》4.1.2条(强条) ﻫ柱,墙,基本活荷载折减系数.....《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ﻫ计算截面以上的层号------折减系数 ﻫ1 1.0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2---3 0.85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4---5 0.7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ﻫ6---8 0.65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ﻫ9---20 0.6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20 0.6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五 调节信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2.00......《高规》5.2.2条;装配式楼板取1.0;现浇楼板取值1.3-2.0, ﻫ一般取2.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主梁弯矩调幅,《高规》5.2.3条;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梁0.7-0.8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BM = 1.00......放大梁跨中弯矩,取值1.0-1.3;已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宜取1.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70......一般工程取0.7,位移由风载控制时取≥0.8;《抗规》6.2.13条2款,《高规》5.2.1条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现浇楼板(刚性假定)取值0.4-1.0,一般取0.4;现浇楼板(弹性楼板)取1.0;《高规》5.2.4条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用于调节抗震安全度,取值0.85-1.50,一般取1.0 ﻫ0.2Qo 调节起始层号: KQ1 = 0......用于框剪(抗震设计时),纯框填0;参见《手册》;《抗规》6.2.13条1款;《高规》8.1.4条 ﻫ0.2Qo 调节终结层号: KQ2 = 0......用于框剪(抗震设计时),纯框填0;参见《手册》;《抗规》6.2.13条1款;《高规》8.1.4条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号填写,无顶塔楼填0 ﻫ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计算振型数为9-15及以上时,宜取1.0(不调节);计算振型数为3时,取1.5 ﻫ九度构造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CPCOEF91 = 1.15.....取1.15,《抗规》6.2.4条 与否按抗震规范5.2.5调节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用于调节剪重比,《抗规》5.2.5条(强条) 与否调节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一般不调节,《高规》10.2.7条 ﻫ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LEV_JLQJQ = 1.....《抗规》6.1.10条;《高规》7.1.9条 强制指定的单薄层个数 NWEAK = 0.....强制指定期选用,否则填0,《抗规》5.5.2条, ﻫ《高规》4.6.4条 六 设计信息: 构造重要性系数: RWO = 1.00......《砼规》3.2.2条,3.2.1条(强条);安全级别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取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一般按[有侧移],用于钢构造 ﻫ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