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童本位原则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8743352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4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儿童本位原则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李嘉玲++赵海萍摘 要:儿童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本位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文学翻译工作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儿童本位原则的重要性本文以美国作家E·B·怀特小说《精灵鼠小弟》任溶溶译本为例,从归化、拟声词及“小”字结构的运用三个方面,分析儿童本位原则在这位儿童文学翻译家笔下的应用,并分析该原则对译本的指导作用,从而对“为什么要以儿童本位原则为指导”和“怎样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应用儿童本位原则”这两个问题作出解释Key:翻译 儿童文学 儿童本位 《精灵鼠小弟》 任溶溶一、引言近年来,儿童文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不但有一批优秀的国内儿童文学作品广受欢迎,还有一批优秀的国外儿童文学读物引进国内,成为家长培养少儿心智的首选同时,儿童文学的翻译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主张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要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王娟(2012)认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应遵循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使儿童文学的翻译文本更易于为儿童读者所接受第二类是研究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指导理论,主张儿童文学翻译批评应该在有效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如徐德荣、江建利(2014)提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儿童本位的等效翻译第三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前景及展望,主要观点是,通过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来填补儿童文学翻译的空白如李宏顺(2014)通过翻译理论、社会学理论、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内儿童文学翻译指出一条道路以上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翻译研究的各个方面,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都做出了较深刻的阐释然而,国内关于“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周作人,1923)这一点的理解似乎还有待深化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儿童本位原则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对儿童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陈子典,2003:2)儿童在语言、认知、情感、审美及表达等层面与成人存在显著不同,儿童文学在语言的可读性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儿童文学的基本语言要求有:词汇浅显易懂、遣词生动形象、造句简单流畅、节奏明快活泼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也需要满足这些要求,也就是需要“儿童本位”原则的指导由于儿童文学翻译出现的时间较短,并且是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李文娜、朱健平,2015),译本的质量参差不齐,优秀的译本并不多见。

      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些译本在翻译实践中忽视了儿童文学的特点,可能是缺少优秀译本的主要原因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特殊性对译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必须以“儿童本位”原则为指导二、儿童本位原则儿童本位原则始于现代教育代表人物美国约翰·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的这一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在周作人、鲁迅、郑振铎、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逐渐演变成了“儿童本位论”(徐鹏,2010)儿童本位论”与“儿童中心主义”虽然名称不同,其本质都是将儿童置于中心地位,特别是在儿童文学中,儿童的中心地位显得至关重要儿童本位论强调,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重心,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必须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同时兼有教育引导的作用儿童文学的翻译也应是如此,须贴近儿童的能力,选择儿童的语言,走进儿童的内心具体来说,就是儿童文学翻译的用词要浅显易懂,避免生僻词汇带来的阅读困难;句型、句式要简短利落,避免冗杂长句带来的理解困难;语句要生动活泼,避免平铺直叙带来的吸引力降低同时,通过对文化因素的本国化处理、用词和描述的生动化处理、以及通过添加一些词使译文更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翻译出适合目的语儿童读者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儿童本位原则的指导下,儿童文学的翻译能够真正做到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将作品中的内涵真正传达给儿童,并且为儿童所接受和吸收三、儿童本位原则在《精灵鼠小弟》任溶溶译本中的应用任溶溶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故事同时,他又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为国内儿童提供了大量小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译本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使任溶溶在翻译儿童文学时,把儿童放在中心位置,使用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语言和思想本文将通过对他的《精灵鼠小弟》译本的研究,探究儿童本位原则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在《精灵鼠小弟》译本中,任溶溶采用归化策略,使语言简单易懂,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同时,他的译本恰当地添加了拟声词,使语言生动形象,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并灵活运用“小”字结构,使语言活泼可爱,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一)归化归化是指“将原文中出现的译语文化概念用译语的表达方式还原出来”(周晶、何元建,2010:58),即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通过将源语转换成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的方式,以此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有助于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同时也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处理时,尽管适当的异化有助于儿童的知识与智力发展(邱胜军,2015),但是,考虑到儿童知识面和接受能力都有限的特征,更為重要的翻译策略应该是归化任溶溶在《精灵鼠小弟》译本中大量采用归化的方法,使刚习惯母语的儿童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本语言上,译者在译文中使用某些中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使得译文不仅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场景,还能够传达特殊的情感比如,在描写利特尔太太的戒指掉到下水道的时候,原文有这样的描述:(1)a.…but it was dark down the drain and the book always seemed to catch on something before she could get it down to where the ring was.(White,2016:126)endprintb.但是下面排水管里黑咕隆咚的,她还没有把钩子放到下面戒指的地方,钩子老像是被什么东西挂住了White,2016:3)“黑咕隆咚”是汉语特有的状态词,表示漆黑一片的环境这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吕叔湘,1980:18)能够表达生动的形象色彩,在儿童语言中使用,能使小读者产生亲切感,唤起他们对漆黑下水道的想象。

      又如,作者在写到斯图尔特被困在冰箱里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句子:(2)a.Stuart shivered,and his teeth chattered together.(White,2016:172)b.斯图尔特直打哆嗦,他的上下牙齿捉对儿打架White,2016:42)“捉对儿”中的儿化音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不仅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还能使语言变得俏皮chatter together”指的是牙齿因寒冷而打战,如果这句话译成“他的牙齿因寒冷而打战”,则显得过于平淡,像是仅仅在阐述一个事实而“捉对儿打架”则表现出了上齿和下齿成对激烈碰撞的状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斯图尔特寒冷的状态,让小读者切实体会到斯图尔特的感受同时,这种拟人的手法的使用,使得语言更加活泼,更能激发小读者的兴趣再如,任溶溶在斯图尔特叙述景色时所增译的语气助词:(3)a.So Stuart and Margalo told all about the ocean,and the gray waves curling with white crests,and the gulls in the sky,and the channel buoys and the ships and the tugs and the wind making a sound in your ears.(White,2016:190)b.于是斯图尔特和玛加洛把大洋的事全告诉了他,什么灰色大浪涌起来啦,浪峰上是白泡沫啦,天上飞着海鸥啦,还有航道浮标、轮船和拖船啦,耳朵里都是风声啦。

      White,2016:57)语气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个词类,它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或态度,并且可以表达说话人借此去影响听话人的感情、态度甚至行为的意愿(易娟,2014)在上例中,语气助词“啦”的运用不仅表达了斯图尔特描述这些场景的愉快心情,还将这种感情传达给了小读者们,让他们和斯图尔特先生一样,产生对这些场景的想象以及想亲眼看一看这些美景的冲动啦”的运用给这句话的翻译增添了许多生气和灵气,让整个句子有一种动态美和音韵美,符合儿童阅读以及家长给孩子讲述故事时的节奏感如果没有“啦”,整句话就会显得呆板无趣,降低儿童对文本中景色的兴趣任溶溶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还注意了汉语中一些固有的表达方式,比如在描写鸽子偷听野茉莉和他女友谈话时:(4)a.It was a gray pigeon,who had been asleep there and who had awakened at the sound of cats and begun to listen.(White,2016:193)b.这是一只灰色鸽子,它在那里本来睡着了,却被两只猫的说话声吵醒了,于是开始竖起耳朵听White, 2016:61)一般情况下,“listen”只需要翻译成“听”即可,任溶溶在这里却将它译成“竖起耳朵听”。

      虽然不符合事实(因为鸽子不能竖起耳朵),但是在汉语中,这是对“仔细倾听”的一种生动描述,表示就像兔子一样听得很认真竖起耳朵听”这种表达方式比起“倾听”或“聆听”,对儿童而言更加熟悉,也更容易被理解,這样翻译更贴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心理作者在描写斯图尔特抽泣时,也用了这种方法5)a.“She has not!”sobbed Stuart,bitterly.“Thats just a lot of nonsense.”(White,2016:197)b.“它没有丈夫,”斯图尔特难过地哭鼻子说这完全是瞎说White,2016:65)“sob”的意思是“抽噎”“啜泣”,但这两个词对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译者将它译成“哭鼻子”,降低了儿童的阅读困难哭鼻子”也是汉语特有的一种用法,是对“哭”的戏谑称法,表现了因为哭泣而流鼻水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孩子成人经常使用“哭鼻子”来形容儿童哭泣因此,“哭鼻子”这个词既将斯图尔特哭泣的孩子形象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又贴合儿童的知识面和词汇量,使小读者畅通无阻地阅读在儿童文学的翻译中,中英之间的文化也需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作者在描写西方特有的服装时,就将其归化成儿童读者能理解的服装。

      6)a.…wearing a pepper-and-salt jacket,old striped trousers,a Windsor tie…(White,2016:212)b.……已经是上穿一件芝麻呢上装,下着一条条子西裤,脖子上蓬蓬松松地打了一条蝴蝶结式丝绸领带……(White,2016:77)“Windsor tie”指的是温莎领带结,一种由形状对称、尺寸较大的丝质领带打成的宽松领带结在中国,这种领带的打法并不为人所熟知,如果直译成“温莎领带结”,中国小读者则可能不理解因此,译者在这里将这个词具体化,详细描述了这种领结的特征,使小读者不会产生困惑,从而保证阅读的顺畅在描述中英相同的文化时,任溶溶也采用了归化的手法,将译文融入到中国的文化语境当中比如:(7)a.“Thats because whenever they come out,somebody socks them.”(White,2016:220)endprintb.“那是因為它们一出来就要挨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嘛White,201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