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走出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误区.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345914
  • 上传时间:2022-07-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走出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误区    石秀内容Summary: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在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承载民族的文化,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肩负的责任也就变得很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对于走出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的建议Key: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误区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在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承载民族的文化,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肩负的责任也就变得很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对于走出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的建议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误区1.轻视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们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给学生古诗词的含义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事实上,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背诵,体会诗词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情感,从整体上对古诗词进行把握2.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独特想象力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更加重视对诗词意境的了解,也就是对作者的感受的认识,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只是从诗词字面上来进行讲解,使古诗词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浅显的解析也对学生的想象力造成了约束,学生们不能将各自的想法表达出来,也就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影响了学习效果。

      3.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凸显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从分数上获得提高,教师们并不重视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而是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形式换取眼前的高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导致他们对传统古诗词的学习走进了空洞的误区二.让高中古诗词教学走出教学误区1.加强学习动机最好的学习动机就是所学内容本身的价值,教师们要强化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古诗词的编排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另一方面,古诗词本身是具有时代价值的,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思维精神等很多方面,值得学生们学习借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教师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强调古诗词中多包涵的趣味性,其中有很多都是传承几年前的典故,可以拿来吸引学生们好奇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穿插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情感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例如在教《孔雀东南飞》时,由于篇幅较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可能不高,教师可以在授课前为学生们播放《孔雀东南飞》电视剧或者动画片的节选,学生们便会想知道这样的传奇故事的原著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提起,学习的动力也就提高了。

      2.提高教师素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坏针对目前教学阶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古诗词教育方面,要尤其树立鲜明的古文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扩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要重视文言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课文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劝学》是一篇寓意比较深的文章,教师不能单纯的要求学生们阅读,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们讨论对于学习的看法,各抒己见,技能巩固知识,又事半功倍的达到了教学效果教师们要能够在围绕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要将作者的不同作品以及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媒体资源,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作品,但它们所表现的景色,描写的历史人物都有所不同,教师讲解时,可以将两个作品进行对比,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的知识3.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古诗词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文言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其次,古诗词的学习还要有完善的评价方式学生们能够在表扬和激励中更好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不要只看重分数,要增加评价主体,教师、家长、学生互动乃至于学生自评等方式都可以拿来利用;另一方面,还要扩展评价方式,不定期的古诗词背诵、欣赏等都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表现,当然,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最好进行综合利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行作者单位:河南省夏邑县高级中学)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