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学笔记(周三多第三版).docx

4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17352654
  • 上传时间:2024-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0.34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管理学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 :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 通过各项职能活动 , 合理分配 ,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即: 管理的 载体 是组织; 本质 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对象 是包括人力资源在的一切可调用的相关资源, 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职能 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目的 是实现既定的目标 , 该目标是单凭个人是无法实现的 , 此也是组织建立的原因;2.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管理的容、原理、方法等;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3. 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是一门 综合性 、 不精确的 、 应用性 的学科;4.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即有与组织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 自然属性 , 又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 社会属性 ;②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 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它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和发展性;艺术性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没有管理实践无所谓管理艺术, 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 还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管理效果;科学性决定了管理理论体系相对严密 , 艺术性决定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5. 管理的职能 : 决策与计划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 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 决策与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组织、领导、控制旨在保证决策顺利实施 , 创新贯穿在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6. 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分为三类;①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包括代表人、领导人、联络者角色;②信息角色: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 , 包括 监督者 、 传播者 、 发言人 角色;③ 决策角色: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包括 企业家 、 冲突管理者 、 资源分配者 、 谈判者角色;7.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研究,管理者在行使四种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三种技能; ① 技术技能 :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 其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 中层较重要, 高层较不重要;② 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和沟通的能力 , 包括对下属的领导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 对所有层次的管理层的重要性大体相同;③ 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 对高层管理最重要 , 中层管理较重要, 基层管理较不重要;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 , 强调运用经济刺激的手段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代表性的理论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①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有泰罗、 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等;⑴泰罗的贡献: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理论包括五个方面, 工作定额 、 标准化 、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⑵其他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夫妇在 动作研究和 工作简化 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甘特 创造出 甘特图〔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和计件奖励工资制;②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又称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是 第一位概述和阐述一般管理 理论的先驱者,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著作《工业管理与 一般管理》⑴经营活动的类型: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项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一,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⑵管理的职能:五大基本职能 ,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控制的目的是指 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并避免重犯,对物、对人、对计划以进行控制〕;⑶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 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 神;③韦伯的贡献: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理论,认为等级、 权威、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认为权威有三种,即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理 性-合法的权威〔韦伯认为 理性-合法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或理想组织形式的特点:这种组织在精确性、 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形式;⑴存在明确分工;⑵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⑶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⑷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⑸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⑹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管理人员;⑺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⑻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影响;④巴纳德的贡献:其把组织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不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三条件 ,即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良好的沟通;在正式组织中还存在一种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法、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组织,即非正式组织;其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社会系统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2.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发展为科学,即组织行 为理论;]①梅奥及其领导的 霍桑试验:梅奥领导了 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一系列试验 〔霍桑试验〕中后期的重要工作;⑴该试验分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193~1932〕;梅奥对霍桑实验进行了总结 ,写出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一书,在书中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一一 人际关系学说;]⑵主要包含以下容: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②行为科学: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定名为“行为科学",包含马洛斯 的需要层次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①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二战期间,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其容包括运筹学〔数量管理理论的基础,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 财和物等资源〕、系统分 析、决策科学化;②系统管理学: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理论派别 ,认为系统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 思想的最有效手段,主将一切系统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并用有关模式来描述各种管理系统; 主要容如下: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其环境交换信息、能量和材料;二|③权变理论学派: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关系的类型和结构类; 型,强调管理要根据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二|④全面质量管理:其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戴明和朱兰是质量管理之父,其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关注顾客、注重持续改善、关注流程、 精确测量、授权于员工;]⑤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是新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显著特征,产生了一些体现新时代特征的管理理论,包括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核心能力理论 等; ⑴学习型组织: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容包括:对待变革的态度,应坚持不断改革;对待新观点的态度,认为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 它;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主要担心的是不学习、不适应;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 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技能,即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⑵精益思想: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 ,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 ,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 ,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 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 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精益生产: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消除muda是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⑶业务流程再造: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 1993年出版的《再造公司》中,把再造定 义为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上取得重大突破;⑷核心能力理论: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核心资源: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二源泉;核心能力:组织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 能力;核心能力的五个条件:不是单一的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总和;不是物 理性资产;必须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超越特定产品 或部门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第三章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1 .管理与伦理道德①道德:通常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式原则,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②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企业组织;人文力与企业精神;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2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①功利主义道德观二指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的利益行为才是善的;〔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善恶的道德观〕②权利至上道德观:指能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只要是人就应平等地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如生存、言论自由、工作等〕③公平公正道德观: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公平公正主要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④社会契约道德观: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⑤推己及人道德观:中国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其核心是"仁","人者,仁也",后来的思想家 把其归纳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规;3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①道德管理的特征:把遵守道德规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角度看问题;一|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仅把人看做手段,更把人看做目的,组织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人;超越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具有自律的特征;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②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⑴道德发展阶段:道德发展要经历 3层次,每个层次2阶段;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的利益,这种利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