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调整校点布局狠抓教师队伍建设.doc
22页调整校点布局,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板桥教育均衡发展——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中心校:杨智一、前言(一)社会背景如今,随着计划生育的全面实施使得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越来越少,再加上许多进城打工的父母把孩子带到城里接受教育,导致农村中小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下降农村中小学校呈现出办学规模小,分布非常分散,教学经费、教学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极大浪费的现状近年来,教育部门为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及高效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很多分散的学校被合并起来,原来一村多所学校,变成一村一校,有的几村一所学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1997——2006年,中国村庄数量的减幅达到13.85%,村庄学校的减幅为45.33%这么做的好处是整合了教育资源,使得师资力量更加集中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学校和教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和优秀的教师团队成为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二)教育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还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为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科学规划,板桥镇中心学校按照实际,对全镇现有的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撤并部分学校和教学点,减少现有学校数量,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投资效益,逐步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全镇教育均衡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板桥镇经济发展,服务于“桥头堡”建设的战略目标 (三)学校现存问题小学学校数量较多,学生数少,且均衡性差,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板桥镇坐落在保山坝子北面,是保山的北大门,这里是“滇西粮仓”的主阵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保山人口最多的一个大镇,全镇31个村委会,总人口105387人板桥镇中心学校现有初级中学一所,3所幼儿园, 44所完小,2个教学点在校生10300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106人,幼儿园2782人,小学在校生 6412人教师553人,其中中学教师85人,小学367人,幼儿园101人就小学而言,截止2013年,全镇有寄宿生1393人,留守儿童1683人各小学办学规模整体不大,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差距大,各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
加上各校分布比较分散,山区坝区各半,很多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学设备不齐,办学条件更是参差不齐;校际之间在师资水平上差距较为明显,教师缺编严重,各学校学科开设不均衡,音体美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紧缺教师配置不合理,山区教师年龄偏大、男性教师偏多;校际之间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差距,有些学校各年级整体学科教育教学质量都比较好,而有些学校学科教育教学质量都比较落后这种现状,对推进校际之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二、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一)学校发展外部机遇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人民渴望享受优质教育,希望借助教育改变身份,实现每个家庭的栋梁梦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让子女就读一所好的学校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将来学有所成以获得好的社会地位为了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都愿意节省在其他方面的开支,把钱投资到孩子的教育上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的家长都想方设法的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在教育实践取向上,存在择校现象一方面,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在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学校、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即使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学区、同一个镇,学校间的差距广泛存在。
学校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升学率、教师素质、生源、声誉、学校建筑、教学设施、职工福利等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不再满足于政府的安排,而是希望自己参与到子女的的教育问题中来社会发展了,就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就业的压力使得家长迫切的想让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这样,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创造条件调整校点布局,提高教师素质,创建优质学校,完善和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二)内部环境分析板桥镇中心学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保证基础、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示范性,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小学紧紧围绕“打造一个中心(即:板桥中心小学),构建四个支点(即:郎义小学、沙坝小学、孟官小学、柳上小学),巩固发展寄宿制教育,辐射带动保留校点的发展思路,通过优化学校布局,集中优质教育资源,走规模办学之路,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共享辐射面不断扩大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现采用SWOT分析法,简要分析现状:优势(Strength):一是布局优势,以一个中心四个支点为依托,形成符合板桥镇现阶段小学教育发展的合理空间布局。
通过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五个中心校区规划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运转良好,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形成示范性、有特色的品牌学校二是管理优势,通过校园布局调整后,教师缺编数得到适当缓解,人员相对集中,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统筹安排使用教师资源,将短期保留学校的优秀教师推荐到五个中心校区,保证开齐、开全、开足课程,推进学科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解决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所需的师资和音体美专任教师缺乏问题同时,取教师之长进行专项化的培训,各完小教师发挥其长进行擅长学科的教学,解决一名教师全包一个班的全部教学,提高各校教学效果,使目前教育质量滞后的山区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同时,将一部分教师调剂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教师,减轻群众负担,推动寄宿制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镇各校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政府支持优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仅是单一的资金问题,还有师资、管理等方面传统的“一师一校”点的办学模式所带来的点多面广,学生就近入学,形成了办学规模小,学生相对数量少,师资得不到集中,教育经费投入形成广撒胡椒面式的模式通过调整布局,撤并校点,优化资源,势必缓解由于校点分散、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足的压力,大大减少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行政成本。
四是实现了家长们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理想劣势(Weakness):一是安全问题因为上学路远,一些孩子在上学路上疲于奔走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较差,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校车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导致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因为住宿,带来的食品卫生安全、住宿安全等问题二是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增加了家长的家庭负担农村学校课程安排多以上午8到10点半,下午1到4点为主,学生早出晚归,吃住均在家里,而且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帮家里做事,是基本可以不计算成本的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集中资源办学使私人教育成本超出了农户对孩子上学所愿意和能够承受的教育投资三是对政府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大量撤并后,大部分集中办学点将办成寄宿制学校这除了随之而来的完善教育基础设施、补贴寄宿制学生生活等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外,同时还有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监护权的转移等问题,办学风险将会增加。
师资力量集中带来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规范化管理也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也对政府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学习到以寄宿制为主的集中办学点生活和学习,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学校管理跟不上,住宿条件不完善,床铺不足,人员拥挤,不利于身体的发展,寝室人多,空气流通差,易使流感等流行性疾病传染教师观念和教育教育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寄宿制学校没能有效替代家庭这一空缺,那对学生健康成长将造成很大影响机会(Opportunity):《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政策的实施,对整合教育资源提供有力的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基础交通设施得到了改善做到了村村通公路,政府加大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为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扫除了一些障碍。
在实现规模化办学的方针下,我们坚持校园布局调整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与全镇教育初步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调整校园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现有学校数量,扩大校园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投资效益,逐步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教育结构优化,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目标按照做大做强中心校,辐射带动村完小的办学思路,收缩校点,优化教育资源,实现特色办学威胁(Threats):校点撤并后,最多的威胁就是各类安全问题和家庭学习成本的提高很多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防范形势更加严峻,给家长送孩子上学增加了一定的负担,给义务教育的普及提出了新的挑战校点撤并后,一方面,撤并的学校大多都在农村偏远地区,值守和变现金比较困难,长时间闲置就容易成为危房,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被保留的学校,在短期内资金投入不足,学生并入后,校舍拥挤的状况十分普遍加之,许多家长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观念没有改变还有许多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三、学校办学理念、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的管理思想,最终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只有在先进理念的支撑下,学校的办学才会有生命力。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提出的特色理念是:坚持“示范性,有特色”的方针,紧紧围绕“打造一个中心(即:板桥中心小学),构建四个支点(即:郎义小学、沙坝小学、孟官小学、柳上小学),巩固发展寄宿制教育,辐射带动保留校点通过优化学校布局,集中优质教育资源,走规模办学之路,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共享辐射面不断扩大示范性”内涵体现在除了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以带动隆阳区义务教育深化改革,提升我镇小学阶段教育的整体水平,引领我镇健康持续发展有特色”体现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我校的特色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夯实学生幸福根基,让学生快乐成长二)战略目标:首先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撤并部分学校和教学点,全镇规划撤并学校17所,长期保留28所在长期保留的28所学校中,将“板桥小学、沙坝小学、郎义小学、孟官小学、柳上小学”创建成隆阳区北片的示范学校在各校的特色文化打造过程中,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格的格局。
同时,根据板桥镇山坝各半的地理条件和人口增长的实际,结合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本着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从整合现有资源,减少投入出发,校园布局充分考虑有利于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提高全镇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全面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