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3).pptx

24页
  • 卖家[上传人]:随**
  • 文档编号:232002636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74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出版社7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目录CONTENTS8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与培养10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4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5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与培养6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与促进策略9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与培养3学前儿童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发展3学前儿童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任务一 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任务二 学前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目标1. 了解儿童身体发展的原则;掌握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2. 掌握动作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3. 掌握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定义学习目标技能目标1. 根据儿童动作发展规律,能够判断儿童主要动作发展顺序2. 能够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3. 能够判断学前儿童生理和动作发育是否正常4. 能够创编训练儿童粗大和精细动作的游戏素质目标1. 在学习本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身心一体的思维方式看待学前儿童动作发展与智慧发展的关系2. 在学习儿童生理和动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编出灵活多样的儿童动作训练游戏,提升他们的从师素质儿童发展心理学1. 儿童身体发展的原则及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及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顺序3. 运动动作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点儿童发展心理学任务一 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一、身体发展的原则(一)头尾原则头尾原则是指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必须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是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四)系统独立性原则系统独立性原则指不同的身体系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三)等级整合原则等级整合原则是指简单技能一般是独立发展的,后来这些简单的技能被整合成更复杂的技能二)近远原则近远原则是指发展从身体的中央部位进行至外围部位一、身体发展的原则儿童文学的概念二、身体的生长发育l (一)胎儿期1. 胚泡期自受精至 7 10 日,是孕卵着床时期2. 胚胎期自胚泡期结束至第 8 周,形成各器官的始基,初具人的雏形,这一时期是细胞强度分化期3. 胎儿期自胚胎期结束至分娩为胎儿期l (二)婴儿期1.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诞生后 28 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2. 乳儿期乳儿期为从 1 月到 1 岁,这段时期正是儿童的哺乳时期二、身体的生长发育l (三)先学前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先学前期是从 1 岁到 3 岁的时期此期儿童身体继续成长,但较婴儿期有所减慢。

      平均身长第二年约增加 10 厘米,2 岁时,身长中位数男孩为 88.5 厘米,女孩为 87.2 厘米,头部占身长的比例已经降到 1/5;第三年平均长约增加 8 厘米,身长中位数男孩为 97.5 厘米,女孩为 96.3 厘米l (四)学前期学前期指儿童从 3 岁到 6、7 岁的时期身高每年增加 4 5 厘米,7 岁时儿童平均身高为 120 厘米左右6 岁时,儿童头部与身高的比例为 1 6三、神经系统的发育(一)胎儿期人类大脑皮质在孕 8 周时开始发育,神经系统成熟大约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演变时期:早孕末期,控制运动和感觉的脑干相互融合在此时期假如受到基因因素、致畸因素或感染的影响,将会出现异常的神经发育;孕中期,建立进入丘脑皮质的感觉传进通道然而,足月时脑干的功能并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个体发育而言,出生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三、神经系统的发育(二)婴儿期1. 新生儿期新生儿出生时脑的重量约为 390 克,其重量占体重的 10% 12%(成人仅占 2%),脑相对较大2. 乳儿期(1)脑重迅速增加2)脑细胞形状和大小都在变化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逐渐完成4)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机能明显发展。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三)先学前期1.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先学前期儿童随着神经系统的日益成熟,内抑制机能也迅速地发展起来2. 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婴儿期是第一信号系统发展的时期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现实事物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三、神经系统的发育(四)学前期学前儿童在正常的养育环境中,神经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机能进一步完善1. 脑结构的发展2. 脑功能的发展3. 脑电波特征儿童发展心理学任务二 学前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一)由整体到分化再到整体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四)由粗到细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大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三)由中央到边缘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四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五)由无意到有意儿童动作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呈现出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的趋势二)由上到下儿童最早发展的是头部动作,然后自上而下,学会俯撑、翻身、坐、爬、站,最后才学走路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二、胎儿期动作发展现代科学已经发现,胎儿在母体内会有一些自发运动及刺激后运动自发运动如心跳、呼吸、眨眼、吞咽及四肢躯干运动等,自发运动来源于胎儿本身。

      而受刺激后运动来源于两种类型的刺激:母体运动后引起的骨盆血管血流改变;外界环境的刺激,如声音、震动、光线和抚摩等三、婴儿期动作发展(一)新生儿的反射活动1. 无条件食物反射2. 无条件防御反射3. 无条件定向反射4. 抓握反射5. 巴宾斯基反射6. 惊跳反射7. 强直性颈反射8. 行走反射9. 游泳反射(二)婴儿期粗大运动的发展婴儿的代表性粗大运动主要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行、站立、行走等新生儿除了具有反射活动外,也能完成一些粗大运动如当婴儿面朝下趴着时,他会摆动手臂和双腿,可能还会试着抬起沉重的头部三)婴儿期精细运动的发展当婴儿在完善粗大运动能力时,他也在发展着自己的精细运动儿童精细运动的发展主要指手部小肌肉群的动作的发展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三、婴儿期动作发展惊跳反射行走反射四、先学前期运动发展l (一)粗大运动发展先学前期儿童最典型的粗大运动的发展就是走、跑、跳动作的发生并日益熟练灵活这使得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接触到的刺激越来越丰富,有花草、动物、行人、车辆,还有同龄的小朋友,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得到发展,也大大扩展了儿童的表象而这又进一步促使儿童不知疲倦地去探索世界,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运动能力也越来越发达。

      l (二)精细运动发展先学前期儿童渐渐能够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简单的生活自理动作如使用小勺、拉拉链等开始发展起来儿童对物体功用特点的了解是建立在不断摆弄、拆分和组装所接触的物体的基础之上的,这也使得儿童手指和手掌肌肉更加成熟,精细动作更加灵活五、学前期运动发展(一)粗大运动技能的发展到 3 岁的时候,儿童已经掌握了多种技能,如蹦跳、单脚跳、跳跃和跑步4 5 岁时,儿童对肌肉的控制越来越好,使得技能更加精细化如4岁儿童能够准确地将球扔给同伴,5 岁儿童可以将一个套环扔到一米半外的柱子上5 岁儿童还可以学会骑自行车、爬梯子、向下滑雪,这些活动都需要相当强的协调能力五、学前期运动发展(二)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形成技能的根本方式是练习,所以精细运动技能需要大量的练习学前儿童精细运动技能的出现显示出明显的发展模式在 3 岁时,儿童能用蜡笔画出圆圈和方块,去卫生间能够自己脱衣服,能将简单的拼图拼到一起,还能够将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到相应的孔中不过,儿童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动作并不精确和完美,他很可能将一块拼图硬塞到一个地方4 岁儿童能画出相似的人像,能把纸折成三角形的图案5 岁儿童能够握住并熟练使用细铅笔。

      儿童精细运动技能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到培养和提高THANK YOU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以爱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