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朝鲜族打击乐杖鼓的艺术特点探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903977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朝鲜族打击乐杖鼓的艺术特点探究 李红梅 石圣慧摘 要:杖鼓是朝鲜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打击乐器之一杖鼓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能够准确、完整地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的打击乐器,因此也被称为朝鲜族的“长短乐器”本文通过对杖鼓历史源流的探寻与梳理,对杖鼓形制、长短节奏、演奏方法等艺术特点的深入剖析,试图通过乐器变化的外在表象探讨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并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及规律关键词:朝鲜族;打击乐;杖鼓;艺术特点朝鲜民族[1]是善舞的民族,在其绚烂多姿的传统音乐中,“长短”[2]是民族音乐运行的魂魄和脉络在众多的民族打击乐器中,杖鼓最能表现出“长短”的神韵杖鼓由于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制、悦耳的音色、富有动感的节奏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朝鲜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之一朝鲜族民间有一句谚语“第一是鼓手,第二才是歌手”可以看出,杖鼓在朝鲜族传统音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与器乐合奏还是以“杖鼓舞”的表演形式,都会给人带来深入内心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共鸣1 杖鼓的源流及历史流变经文献考证,杖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印度的细腰鼓我国的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它的原始形态据专家研究,杖鼓与古代的腰鼓、毛员鼓等都是属于一个类型的鼓,根据其形态被人们称为细腰鼓。

      大约400年前,这种鼓经丝绸之路被引入到我国的中原地区,到了11世纪初,又从中国传到高丽韩国古籍《乐学轨范》中关于击鼓和杖鼓的演奏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杖鼓现在虽然是朝鲜族的传统打击乐器,但它的历史源流仍未能脱离中华大文化圈的文明走向在隋唐时期,中国的中原地区将其称为“都昙鼓”“毛员鼓”或“腰鼓”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杖鼓这一名称,但它实际上在中原宫廷音乐、高昌和高丽等地的音乐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文宗三十年,唐玄宗李隆基和唐代的著名宰相宋環都十分喜欢杖鼓这一乐器,但由于那时候杖鼓表演形式的单一,在资料中这种乐器的演奏以独奏为主宋代开始将“长鼓”以“杖鼓”这个名字记载在史料当中宋代《乐书》中曾记载:“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在“杖鼓”的历史记录中,表演形式上在原始的打击鼓和鼓的两侧外,增加了一种用棍子侧面敲击的方式在元代《元史礼乐志》中记载:“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清朝以后,杖鼓消失在中国的中原土地上,但在韩国民间仍然流行,并逐渐发展成为韩国民间乐器中重要的打击乐器到近代之后,杖鼓在中原地区逐渐消失,但却在朝鲜得到了长久的发展。

      在20世纪初期,杖鼓舞经过舞蹈家的不断改良,最终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节日当天,人们常常会用杖鼓表演来衬托节日欢乐的气氛20世纪50年代初,延边歌舞团将杖鼓这一具有传统风格的朝鲜族舞蹈搬上了舞台到20世纪60年代,杖鼓表演的继承人在独舞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群舞的表演形式2 杖鼓的形制杖鼓从外形来看,是沙漏的形状两个鼓腔比中间位置粗很多却是空心,中间的鼓腰虽然细但却是实心这样的外形特点可以总结为“广首纤腹”,其可以追溯到我国1980年在青海省出土的原始时期的“土鼓”,说明这种外形特点的鼓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而朝鲜族杖鼓正是继承了这个古老的形制3 杖鼓的演奏方法杖鼓作为流传已久的朝鲜民族打击乐器,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魅力的演奏方法3.1 徒手敲击法徒手敲击法可以分为重音敲击法和无重音敲击法:重音敲击法是将左手拇指轻轻附着在低音鼓表面的斜边、与手指的其余部分合并,用手的掌心对鼓面进行击打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手指合并并且根部不能弯曲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手掌击中鼓面的时候没有障碍物的影响,使鼓发出来的声音更加空灵无重音敲击法,方法与上述大致一样,只是在演奏过程中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使用正常的力度即可。

      除此之外还有装饰音的敲击方法,装饰音中又包含了一个装饰音、两个装饰音、三个装饰音和闷敲:“一个装饰音”的敲击方法是将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结合起来,在敲击鼓面的同时用指尖和手掌点击鼓面,这个时候指尖所发出的声音会非常轻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敲击方法的技巧在于指尖和手掌要同时敲击鼓面,从而产生装饰音的效果两个装饰音”的敲击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不断地对鼓面进行敲击,从而产生两个装饰音的效果,这个动作的技巧和一个装饰音敲击方法一样三个装饰音”的敲击方法,同“两个装饰音”的方法一样,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对鼓面进行一连串的击打最后是闷敲,即演奏者在用手掌敲击鼓面的过程中,当鼓面发出声响时用手及时地捂住这种敲击方法的技巧就在于,在敲击的过程中,让手臂处于放松的状态,通过手腕的运动来带动手掌,从而起到快速击打鼓面的效果3.2 鞭槌敲击法鞭槌敲击法可以分为右手持鞭敲击法和左手持鼓槌敲擊法:右手持鞭敲击法涉及“一个装饰音”和“两个装饰音”的不同表现方式,是杖鼓在表演过程中装饰性声音的表现这些装饰音组成杖鼓独具特色的节奏类型一个装饰音”的演奏方法与中国民族打击乐的装饰音的演奏方法相似:用右手敲击装饰声音后,立即将左手打在低音鼓面,同时右手击打出重要的音符。

      两个装饰音”,其在敲击方法上与“一个装饰音”相同,只是在完成一个装饰音的基础上,迅速用右手接着敲击鼓面左手持鼓槌敲击法需要左手的大拇指与食指配合,两个手指形成圆的形态,然后将手掌虎口的位置放在鼓的底部,将小指和其他几个手指自然分开并夹在鼓面的部分除了这些,其余的手指要放松地拿住鼓,将鼓槌握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然后运用手腕的力量,力度适中地敲在高音鼓面上闷击敲击法”在鞭槌敲击法中也十分重要,这种方法要求表演者在完成高音鼓面的敲击时,为了达到闷击的效果不能马上将鼓鞭拿开4 杖鼓的长短节奏“长短”是朝鲜民族音乐结构特征的重要标志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十个具体的节奏模式,正是这些节奏模式的出现,朝鲜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长短”通常是通过杖鼓和其他乐器来演奏,被广泛用于朝鲜民族器乐、民歌等4.1 古哥里长短古哥里长短与其他类型的长短有很大的不同,从拍子来说,是由12/8拍为一个小节古哥里一般在杖鼓的演奏中,表演者要将第一拍表现得有风度且音质柔软敲击第四拍的八分音符后,表演者需要干净利落地打出十六分音符;在第七拍的八分音符,表演者需要以稍弱的力度将杖鼓的弓面和采面同时敲响;在打第十拍时使用和第四拍相同的演奏方法,连续性地敲击出十六分音符。

      4.2 半古哥里长短半古哥里长短是在古哥里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另一种长短类型,其主要是以6/8拍为一个小节它也被广泛使用在杖鼓的表演中在第一拍出来的时候声音要稍强一点,第三拍的时候要比之前两拍都弱一点,第四拍的时候就需要表演者大力地敲击低音鼓面4.3 扎进莫里长短扎进莫里长短与古哥里长短在表演的音效上大致相同,都是采用每小节12/8拍的节奏类型但扎进莫里长短在杖鼓的演奏过程中相比古哥里会显得更加活泼俏皮,更能够表达人民群众的幸福喜悦和现代生活充满快乐的生活氛围如今,这种节奏被广泛应用于器乐包括舞蹈音乐的演奏中在用杖鼓演奏扎进莫里长短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利用高音鼓面比低音鼓面共鸣小的特点,先敲击一个八分音符,紧接着敲击十六分音符4.4 安挡长短安挡长短每小节为4/4拍,除了这种基本的节奏类型,安挡长短在杖鼓的表演过程中演奏者还会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变奏节奏,一般是在节奏主体的基础上将原有的节奏进行“加花”处理,从而形成新的长短类型本节中提到的所有长短节奏类型都只是朝鲜族杖鼓演奏中的一小部分长短本身包含非常丰富的情感内容,不仅可以表现活泼轻松的氛围,也可以给听众带来舒缓抒情的感觉这些变化需要杖鼓演奏者根据乐曲或者舞台效果来决定使用哪一种演奏形式烘托现场的气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5 杖鼓的表演形式杖鼓的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是独奏乐器也是合奏乐器,同时也能为歌曲、舞蹈伴奏5.1 器乐合奏形式在朝鲜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中,杖鼓以合奏乐器的表演形式出现的,有雅乐、散调以及四物乐雅乐是朝鲜宫廷音乐的音乐体裁,在极少见的特定的音乐会上才会出现,如“文庙祭礼”等,演出的人员都会盛装出席演出散调是朝鲜南部民俗器乐曲之一,有伽耶琴散调、玄鹤琴散调等等,其主要作为独奏曲使用,通常用杖鼓伴奏四物乐”在朝鲜语中也可以称作“四物游戏”“四物歌”,以杖鼓、小锣、圆鼓和锣四种乐器组合而成每种乐器象征大自然的不同现象,杖鼓象征雨、小锣象征风、圆鼓象征雷、锣象征电,多见于舞台表演5.2 歌舞伴奏形式第一,歌曲伴奏形式打击乐器杖鼓也会出现在歌曲伴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伽倻琴的弹唱,这是一种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韩国民间传统歌唱形式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伽倻琴时,一般有五到十位穿着民族服装的韩国女演员坐在一起,将琴的上端放在右膝盖上,尾端放在地上,杖鼓表演者也穿着民族服装在伽倻琴表演者的背后或左前方伽倻琴表演者在演奏和唱歌的时候,琴的旋律加上鼓的节奏,展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这种表演形式下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纺车抒怨”“青春放光芒”和崔三明创作的“长白山啊,延边的骄傲”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二,舞蹈伴奏形式朝鲜族的舞蹈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杖鼓舞”杖鼓舞者以肩挎杖鼓,右手持鼓鞭,表演者需要一边完成舞蹈动作,一边敲击杖鼓,这十分考验表演者的协调性杖鼓舞的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表演者性别的不同,展现的表演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女性在表演杖鼓舞的时候风格以优雅为主,而性则是以活泼潇洒为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朝鲜族杖鼓舞,在我国朝鲜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正在向世界展示我国朝鲜族人民的独特韵味6 结语杖鼓作为流传已久的传统乐器,对朝鲜民族来说它不仅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见证,无论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来看,杖鼓都具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意义时至今日,杖鼓依然是音乐艺术表演中的一种经典乐器,在群众的娱乐生活和艺术表演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今随着流行音乐以及流行器乐的不断衍生和发展,杖鼓这类古典乐器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少,往往作为艺术珍品被珍藏或收录,民族传统文化被推至边缘,杖鼓这一民族传统乐器面临着历史的选择和新时代的挑战杖鼓起源和发展都与时代紧密相连面对杖鼓这样的朝鲜族傳统乐器,我们应该从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来挖掘其潜力和价值本文探究杖鼓的起源、性质及特征,就是为了更好地将这一民族传统乐器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杖鼓,并将民族传统乐器杖鼓与现代的社会文化融合,使其走向新生,迈入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1] 李红梅.历史与当代文明中韩国“盘索里”艺术的生成、变异及走向[J].音乐研究,2008(04).[2] 彭瑜.朝鲜族长鼓的“长短”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4).[3] 池福子.朝鲜族音乐“长短”与舞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9-10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