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乘势强劲跨越 建设和谐润州.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56201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乘势强劲跨越 建设和谐润州(引言)2006 年以来,润州直面区域竞争,提出了“乘势、强劲、跨越” 的基本思路,确定 “与辖市比增幅、与辖区比总量” 的奋斗目标去年,该区有 9 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名列镇江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润州经济继续呈现出更好更快的发展势头,有 6 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镇江市第一、5 项指标总量实现超辖市、辖区;成为江苏省船舶及船用设备、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区之一法治润州、平安润州、和谐社区建设等多项领域全市领跑,小舞台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大戏四区建设开启润州发展新征程随着润扬大桥通车效应的逐步显现,随着镇江南徐新城区、北部滨水区在润州辖区内全面启动实施,润州发展面临重大机遇节点2006 年初,润州区 确立了“乘势、强劲、跨越” 的六字方针,要求全区上下把 “乘势 ”体现在审时度势、捕捉机遇、争先创优上,乘国家宏观调整形势之势、镇江“南城北水” 重点工程建 设 之势、润州大项目建 设不断升温之势,用好天时、地利、人和,在发展速度上争先、在发展质量上争优、在发展总量上争位;把“ 强劲” 体现在精神状 态、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把“跨越” 体现在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环境上,以跨越的勇气抢抓先机,以跨越的思维营造优势,以跨越的举措增强动力。

      跳出润州看润州,跳出润州发展润州,在全市、全省范围内找准赶超目标和竞争对手, “与辖市比增幅,与 辖区比总量” ,确保发展速度全市领先、综合位次不断前移作为实现跨越的战略,润州区立足发挥优势、创造特色、错位竞争,把率先发展的重点放在“四区 ”建设上放大区位交通优势和服务业在全市先导优势,以规模市场为带动,加快现代物流、规模商贸、特色餐饮和新型服务业发展,丰富消费业态,提升城市产业功能,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势区;放大沿江岸线和港口资源优势,强化工业主导战略,以省级工业园区为载体,迅速拉长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船舶及船用设备、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建设沿江工业特色区;放大城乡一体和山水生态优势,以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为重点,加快都市农业观光园和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建设都市农业新兴区;放大城建重点西移和环境品牌优势,倾力服务“南城北水 ”建设,提升房地 产开发品位,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扎实构建和谐润州,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变、城郊区向主城区转变,建设文明和谐新城区经济社会统筹兼顾的“四区 ”建设目 标的确立, “小康润州、平安润州、法治润州、文化润州、诚信润州、生态润州”六大 载体的开启了润州实现新跨越的征程。

      产业集聚构筑润州发展新优势提升三产、做强二产、优化一产,走产业集聚之路,是润州近年来提升发展质量,创造发展优势,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去年以来,润州区按照科学发展、环保优先的要求和主城区发展空间制约等实际,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高新技术为支撑、吸纳集聚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的集聚发展策略,确定了船舶制造及船用设备集聚区、工程机械集聚区、都市农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电子电器集聚区的建设目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集聚、优势载体促进集聚、招商选资推进集聚、科技创新扶持集聚等举措加速主导产业的集聚目前该区船舶制造及船用设备、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已成功跻身全省 100 个 产业集聚区,并被命名为中国内河船舶产学研基地今年上半年,该区 87 家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船舶制造及船用设备、新型建材企业共完成销售 44亿元,占定报企业销售总量的 67%,167 家定报企业占全区工业的总量的 77.3%;现代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超 60%;高效农业占一产的比重达 67%已初步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的产业集群做强龙头企业带动集聚在去年突出抓好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润州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开展大项目建设成效年活动,加速 25 个超亿元“ 符合国家政策、适应润州水土” 的关联度大、 带动力强的大 项目的达产见效。

      目前国际工业品城、农批市场、长江新天地、金山宝地等项目已基本建成,江苏强凌、江苏柳工、中船设备、惠龙码头等重点企业的强势壮大和迅速推进崛起,龙头企业在壮大产业群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打造优势载体促进集聚以润州工业园区、民发委电子电器集中区、七里工程机械集中区、都市农业园区为集聚平台,按照“ 南农、中电 、北船” 的产业布局加大基 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以加快胜华造船、蓝波造船、大通重工、惠龙码头、润威电气、江苏强凌、挪威工业园等 7 个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速船舶及船用设备、电子电器、工程机械、港口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的集聚集群以建设民营经济科技创业中心为契机,推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采取“腾笼换鸟 ”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 实现电子电器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以争创中国小型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柳工、怀特产业链延伸,实现小型工程机械的集聚以东山、嶂山为核心区,建设 8 平方公里的镇江都市农业园区,形成集生态、高效、旅游和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基地科学推进创造润州发展新速度用科学方法推进发展,实现超常突破这是润州区加快“四区” 建设 ,实现新跨越 发展的“杀手锏” 。

      在大项目建设上,润州区实行挂钩联系、挂图作战,千方百计推进大项目“落地开花” 针对 大项目建 设瓶颈多的难题 ,润州区建立了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位区领导联系负责一个或多个大项目,做到“ 三全、三 负责、三到位” ,即全程跟踪、全 权负责、全力以赴,对投资商负责、对项目负责、对区委区政府负责,项目资金适时到位、项目矛盾协调到位、形象进度推进到位建立“ 四个一 ”的项目推 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位区领导挂钩、一套班子跟踪、一张进度表督查、一纸责任状考核”,每周例会推进、每旬督查通报、每月观摩加压,动员全区上下“一切围绕项 目转、一切 围绕项目干” 针对征地拆迁等难题,润州实行全区一盘棋,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建立协作行动机制,镇、街道、园区联动突破,确保了项目征地拆迁、用地审批和“南城北水 ”拆迁安置、企 业搬迁等工作如期推 进整合资源、协调各方,举全区之力打造工业园区面对新批省级工业园区“ 一张白纸” 、“空中电线如网,地上民宅密布” 的开 发现 状,立足迅速打响品牌、打造精品,确立“ 一年突变、两年大变、三年巨变”的奋进目标,将其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好载体、工业经济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经济增长的高速区。

      面对园区建设大投入的瓶颈制约,提出凭政策之力、举全区之力、借市场之力,按照“六借” 思路综合施策、艰苦创业,即借政策空间启动基础建设、借道路建设打开拆迁局面、借市场资金推进安居工程、借项目进度提升园区形象、借全区之力增强开发合力、借企业发展促进园区繁荣,园区建设实现了超常突破针对打造省级生态精品工业园区的高要求,明确“四个十分注重 ”的原则 ,即十分重视入园项目的科技含量、十分重视园区的环境质量、十分重视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十分重视以工程机械和电子电器为主的产业集群针对入园项目建设起步难的实际,实行领导牵头、镇街联手、挂图作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谈项目、亲自抓协调、亲自现场督查,9 位区领导挂钩联系园区项目建设、安置房建设、吸砂清淤、宣传、稳定等重点工作,2 个镇、街道参与园区项目征地拆迁,水利、国土、建设、人劳等区级机关部门倾力服务,全区合力推进“一年突变” 、“两年大变”,实现了园区总体规划成型、戴家门路等园区干道成型、惠龙码头等项目基本成型这“三个成型” 既定目 标,镇江船舶工业区和机电产业园雏形显现创新不止、务实诚信,不拘形式推进招商选资针对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压力大的新形势,以科学的机制、有效的方法、良好的口碑引大客商、选好项目。

      建立招商引资风险抵押金制度和激励考核机制,从区领导到区职能部门、基层领导和招商工作人员,人人都交风险抵押金,人人落实责任,按期兑现奖惩各级干部始终保持“创 新不止、当仁不让” 的气魄,以诚信、务实、高效的招商品牌,在激烈竞争中屡屡胜出通过“上门请商 ”,引来了美国 TCP 公司投资五星级宾馆等项目;通过“以商引商 ”,汇科电子带 来了爱商科技;通过“规 划招商” ,胜华造船、 蓝波造船落户 沿江;通过“论坛招商”,一大批对口实力客商选择加盟润州兴业;通过“跟踪问商” ,大通重工从扬州易址落户园区,并创下了 11 天洽谈签约的新纪录挪威工业园、中船设备配套园、液压工业园、柳工二期等项目签约落户据统计,今年1至 6 月份,润州区完成财政总收入 6.0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3.0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8%、31.4l%,完成验资外资 3888 万美元,同比增长176%和谐建设塑造润州发展新形象去年以来,润州区以和谐润州、文化润州建设为统揽,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上学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手抓园区,一手抓社区,实现城乡建设相同步。

      在精心打造工业园区的同时,润州始终把社区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做到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城乡文明同步跃升确立“一年打基础、两年新提升、三年创品牌”的思路,扎实构建新型和谐社区,努力创建“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仅 2006 年润州区就累计投入近 1000 万元,新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 6000 平方米,并配齐了各项办公活动设施,全区所有社区硬件全面达标一手抓项目,一手抓小康,实现发展与富民相统一润州区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全面达小康” 作为全区工作的主线,做到抓项目、达小康两不误,强区与富民相统一围绕 2007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润州区紧盯 4 大类 18 项 25 条指标序时进程,层层分解目标责任,紧扣重点难点攻关,截至目前 25 条指标 19 条提前达标,5 条达序时针对富民增收这一难点,实施发展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帮扶富民、保障富民、政策富民六措并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五件 实事” ,广泛开展 “十村百项千户”富民工程、帮扶就业及创业工程2007 年上半年,润州区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08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160 元,分别增长 18.8%、16.5%。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和谐,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 文明和 谐新城区 ”的定位,大力建 设文化 润州,从城区到农村、从部门到基层、从机关到企业,坚持亲商安商、亲民爱民,一诺千金、雷厉风行,彰显了“诚 信、务实、高效” 的人文精神;勤廉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思廉、人人敬廉、人人保廉”的社会 环境;群众文化百花 齐放,打造了 “家在润州、我爱我家” 的文化品牌;和 谐文化广为弘 扬,在全市首家举办社区“ 邻里 节” ,欢乐社区行、古运河文化 节 、茶文化节、和平之声颂和谐、金山文化大院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以和为贵 、以和为 善、以和为美” 的社会新风尚逐步确立科技、教育、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立足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奋勇争先公安警务机制改革全国首创并得到推广,公安润州分局荣获“ 全国 优秀公安局” 称号 “小街平安 锣”两次“敲 ”进 中央 电视台, “平安镇江、润州最优,法治 镇江、润州先导” 的目 标 初步实现 开展“ 无违建村(社区)”创建活动,建立防治违法建设长效机制,防违拆违工作形成亮丽品牌投入资金近 1000 万元,开展农村“双清双美” 、“六清六建”和农村环境百日整治环境整治活动,城乡面貌得到有力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广大群众“家在润州” 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