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节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征.ppt
27页二节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征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目录目录n知识要求知识要求1集体协商的内容集体协商的内容2集体谈判的范围论集体谈判的范围论3效率合约效率合约4集体协商的特点集体协商的特点n能力要求能力要求n集体协商的策略集体协商的策略 通过学习了解集体协商的通过学习了解集体协商的内容,集体协商决定一般劳动内容,集体协商决定一般劳动条件,如决定短期货币工资、条件,如决定短期货币工资、范围论和效率合约等集体谈判范围论和效率合约等集体谈判的基本原理,并有效掌握集体的基本原理,并有效掌握集体协商中所应采取的主要策略协商中所应采取的主要策略2知识要求一知识要求一集体协商的内容集体协商的内容 又称集体谈判,是用又称集体谈判,是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3 为什么要对工为什么要对工资收入进行集体谈资收入进行集体谈判?判?实现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ppt到了提高工人待遇的时候.ppt4 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 √5 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 现代劳动关系的运行强调工资、工时和一现代劳动关系的运行强调工资、工时和一般劳动条件不是由劳动关系一方单方决定,而般劳动条件不是由劳动关系一方单方决定,而是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谈判决定是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谈判决定√6协商中的协商中的“单赢单赢”和和“双赢双赢”•协商的结果可能是一种协商的结果可能是一种“单赢单赢”的的结局:的的结局:–一方获得越多,另一方就要损失越多的话,协商的一方获得越多,另一方就要损失越多的话,协商的焦点就只能是对有限成果的分配这种协商称为焦点就只能是对有限成果的分配这种协商称为竞竞争型协商争型协商,一方实现目标的程度会阻碍他方目标的,一方实现目标的程度会阻碍他方目标的实现程度负向关联)实现程度负向关联)•协商的结果也可能是一种协商的结果也可能是一种“双赢双赢”结果:结果:–存在着协商双方在协商中都能获利的解决办法,协存在着协商双方在协商中都能获利的解决办法,协商各方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他方目标的实现。
协商各商各方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他方目标的实现协商各方是一种相互增进的关系,这种协商称为方是一种相互增进的关系,这种协商称为合作型协合作型协商商正向关联)正向关联)7二、集体谈判的范围论二、集体谈判的范围论英国经济学家20世纪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剑桥学派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的主要代表之一 《福利经济学》是庇古最 《福利经济学》是庇古最著名的代表作该书是西方资著名的代表作该书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影响较大的著产阶级经济学中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它将资产阶级福利经作之一它将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系统化,标志着其完整理济学系统化,标志着其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它对福利经济论体系的建立它对福利经济学的解释一直被视为学的解释一直被视为““经典性经典性””的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的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福利经济学之父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认为,《福利经济 《庇古认为,《福利经济学》一书的目的,就是研究在学》一书的目的,就是研究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现代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全书的中心就是的重要因素全书的中心就是研究如何增加社会福利研究如何增加社会福利庇古8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工会上限工会坚持点ABCD实际交涉区工会雇主雇主下限雇主坚持点短期工资决定模型短期工资决定模型 9工会上限工会坚持点ABCD实际交涉区工会雇主雇主下限雇主坚持点可以达成协议的范围论图解可以达成协议的范围论图解 这是集体谈这是集体谈判工资增长的最判工资增长的最低要求,若低于低要求,若低于此点则不会被会此点则不会被会员接受,而宁愿员接受,而宁愿以产业行为抵制以产业行为抵制手段。
手段 这是雇主能这是雇主能够允诺的最大工够允诺的最大工资增长率,以避资增长率,以避免工会会员反对免工会会员反对而对利润及生产而对利润及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若超过该点响若超过该点则以关闭企业为则以关闭企业为抵制手段抵制手段不确定性范围10工会上限工会坚持点ABCD无实际交涉区无实际交涉区工会雇主雇主下限雇主坚持点不能达成协议的范围论图解不能达成协议的范围论图解不确定性范围11 集体谈判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以集体谈判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以及集体谈判结果靠近哪一方的坚持点:集体谈判及集体谈判结果靠近哪一方的坚持点:集体谈判结果越接近某一方的坚持点,越能表明其对方将结果越接近某一方的坚持点,越能表明其对方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确定,取决以下因素: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确定,取决以下因素:①①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②②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状况;③③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④④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12三、效率合约三、效率合约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一)(一)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二)(二)效率合约效率合约 (三)(三)13(一)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一)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集集 体体谈谈 判判达达 成成集体合集体合 同同工会的目的工会的目的 1 1、政府劳动法律、法规;2 2、市场谈判的另一方是雇主,说达成的合同必须使得雇主既能与工会和谐共处,又能在市场上获得必要的成功约约束束条条件件√14短期货币工资决定为例短期货币工资决定为例D1D3D2L1L1L0L3L4就业量L工资率WOW1W0工会组织想将工资率提高到W1,就业量就必须下降! 在其他条件相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同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力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则与任何既越大,则与任何既定工资水平提高程定工资水平提高程度相联系的就业量度相联系的就业量降低幅度就越大降低幅度就越大√15(二)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二)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①①生产过程中以其他要素投入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生产过程中以其他要素投入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②②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③③其他要素投入的供给弹性;其他要素投入的供给弹性;④④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16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①①生产过程中以其他要素投入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生产过程中以其他要素投入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②②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③③其他要素投入的供给弹性;其他要素投入的供给弹性;④④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20 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美国钢铁和汽车工人工会为限制外国钢年代初,美国钢铁和汽车工人工会为限制外国钢铁和汽车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二进行大量的社会活动,如提出进口汽车铁和汽车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二进行大量的社会活动,如提出进口汽车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美国零件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美国零件工会通过以下活动力求弱化市场约束工会通过以下活动力求弱化市场约束 2000 2000年美国国会审议中国加入年美国国会审议中国加入WTOWTO的中美贸易协定,与工会密切联的中美贸易协定,与工会密切联系的国会议员则持反对意见系的国会议员则持反对意见 工会特别重视技术变法和工艺流程等能够造成对劳动力替代的问题工会特别重视技术变法和工艺流程等能够造成对劳动力替代的问题如提出遇到重大技术变化,有权提出重新进行集体谈判的要求。
如提出遇到重大技术变化,有权提出重新进行集体谈判的要求美国汽车工会的苦战.ppt17(三)效率合约(三)效率合约在约束条件下工会效用最大化在约束条件下工会效用最大化 效率合约模型效率合约模型 181 1、在约束条件下工会效用最大化、在约束条件下工会效用最大化工资率工资率W就业量就业量L0W0WUDBALUL0U0U1U2U3 假设在没有工会和集体谈假设在没有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情况下,市场力量导致工判的情况下,市场力量导致工资率达到资率达到W W0 0水平,就业量达到水平,就业量达到L L0 0的水平 工会的目标是:在工资率工会的目标是:在工资率和就业量组合必须处于劳动力和就业量组合必须处于劳动力需求曲线上这一约束条件下,需求曲线上这一约束条件下,使得自己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使得自己的效用实现最大化,点点B B就代表了工会所能取得的就代表了工会所能取得的最高效用水平最高效用水平192 2、效率合约模型、效率合约模型 现实生活中,劳动条件并不是由单方面决定现实生活中,劳动条件并不是由单方面决定的,而是工会和雇主协会两大组织共同协商工资的,而是工会和雇主协会两大组织共同协商工资率、就业量等问题,这实际上属于双边垄断组织率、就业量等问题,这实际上属于双边垄断组织的竞争行为。
的竞争行为 通过谈判要达到的是使其中一方获益但也不通过谈判要达到的是使其中一方获益但也不使另一方受损的工资率和就业量组合,就称为使另一方受损的工资率和就业量组合,就称为“效率合约效率合约”√20帕累托改进与最优帕累托改进与最优帕帕累累托托改改进进 一种交易如一种交易如果使得至少一个果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人的境况变得更好,同时又没有好,同时又没有使任何人的利益使任何人的利益受损,那么这种受损,那么这种交易就被认为是交易就被认为是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任何改变都任何改变都不能使至少有一不能使至少有一个市场主体的福个市场主体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利增加而又不使任何主体的福利任何主体的福利受损,则这种状受损,则这种状态为帕累托最优态为帕累托最优帕帕累累托托最最优优√21雇主的等利润曲线雇主的等利润曲线工资率W就业量LWOWUbaLULOI2I1I0 最初的工资最初的工资率和雇佣量组合率和雇佣量组合点点a a在在I Io o b b包含了工会包含了工会所得出的工资率所得出的工资率和雇佣量的最优和雇佣量的最优组合点组合点b bo o22效率合约曲线(效率合约轨迹)效率合约曲线(效率合约轨迹)bdeaDU3WUWdWeW0LuLeLdI1I2U2 工会和雇主双方能够找到一系列至少不比点b差的集体合同结果,这些合约是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工资和就业的组合,这些组合中的任意组合对于工会和雇主的福利均比点b好。
23四、集体协商的特点四、集体协商的特点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特殊复杂性特殊复杂性①①谈判本身的不确定性谈判本身的不确定性n多长时间?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谈判多长时间?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谈判中是否会出现产业行动或关闭企业的抵制行中是否会出现产业行动或关闭企业的抵制行为?是否能达成各自目的?为?是否能达成各自目的?②②谈判未来的不确定性谈判未来的不确定性n未来发展对合同会有什么影响?对谁有利?未来发展对合同会有什么影响?对谁有利?①①领导与被领导的,指挥、命令和服从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指挥、命令和服从的关系②②劳动者每周工作劳动者每周工作40小时,是比影响集体协商小时,是比影响集体协商谈判活动谈判活动③③谈判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工作规则、晋升谈判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工作规则、晋升和培训、劳动安全、附加福利、裁员条款等和培训、劳动安全、附加福利、裁员条款等④④工人与雇主的关系式长期的工人与雇主的关系式长期的√24能力要求能力要求集体协商的策略集体协商的策略确定谈判确定谈判的目标的目标确定各项目确定各项目的先后顺序的先后顺序正式谈判正式谈判 必须谈判必须谈判——各方的要求和接受的条件之间,与国家的最低劳动标准之间,如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之间总是留有余地。
同时企业还要考虑短期与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等,使得双方均难以确定对方对各种问题的实际态度,既不能读透对方的心理,也不能对谈判的发展做出预测,所以谈判是必要的 妥协与让步妥协与让步——在几乎所有的谈判中,妥协是关键要素,尽可能寻找一种可以接受度额解决途径策略一策略一策策略略二二√25正式谈判正式谈判① 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②②地区、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地区、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③③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④④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⑤⑤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⑥⑥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资产保值增值;⑦⑦上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上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⑧⑧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①①预定几套方案;预定几套方案;②②预计期望值要比谈判目标低;预计期望值要比谈判目标低;③③掌握好进退度,适时让步;掌握好进退度,适时让步;④④掌握的材料按重要程度确定顺序,依次提交;掌握的材料按重要程度确定顺序,依次提交;⑤⑤出现僵局时,采取其他代表发言或休会方式加以解决。
出现僵局时,采取其他代表发言或休会方式加以解决应了解的信息应了解的信息谈判的技巧谈判的技巧26 集体协议决定的工资在短期内若高于劳动生产集体协议决定的工资在短期内若高于劳动生产率,那么雇主就会力图恢复工资率与生产率的均衡率,那么雇主就会力图恢复工资率与生产率的均衡同理,若较多地背离劳动生产率及雇主的支付能力,同理,若较多地背离劳动生产率及雇主的支付能力,工会、雇主或劳动关系双方就会采取行动使工资与工会、雇主或劳动关系双方就会采取行动使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劳动生产率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通过集体谈判订立集体合同,劳动关系双方共通过集体谈判订立集体合同,劳动关系双方共同决定劳动条件是经济运行规律得以发挥作用的形同决定劳动条件是经济运行规律得以发挥作用的形式,进一步,劳动立法规定的促进产业民主的规范式,进一步,劳动立法规定的促进产业民主的规范也不过是对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结果也不过是对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结果√√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