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
36页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概念及意义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3、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方式手段4、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评价原则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概念及意义(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导幼儿园中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有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 学的正式活动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既是将教学计划 从文本变为实践 的具体的 过程,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二)新《纲要》理念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通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创造性的和谐发展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生 活化、游戏化)(三)教学活动评价的概念是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 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过程包括了对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活动过程及其效果的综合评价 (四)教学活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指导”,提高教学有效性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内涵,实现课程目标。
诊断”是为了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病灶”即课堂教学中究 竟存在什么问题指导”是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意义:——促进幼儿园的课程发展——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改变以往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与选拔功能,要注意发挥评 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教师及所有其他课程参与者的成长(促使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尽快地转化为教育行为)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表述一:教学活动的目标、教材内容、活动过程、形式与手段、环境与材料以及活动效果(幼儿活动的参与态度、认知发展、动手操 作能力、社会性交往等☆ 评价指标1 .2 .3 .4 .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本班幼儿现状的基 础上教学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能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成 功感教学过程为幼儿提供有益经验和符合其发展需要 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学习☆ 以上内容体现教学活动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1 .2 .3 .4 .5 .6 .7 .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策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和 谐发展;教学应尽可能引发幼儿多感官的参与;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教和学;教学要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思考的环境;引发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应该让幼儿感 受;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与环境。
突出以幼儿为主体表述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既从 教师角度 出发的对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有效性的评价和从 幼儿角度出发的活动参与有效性的评价以上两种表述都说明一个 :问题评价的理念发生了转变由 过多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同时关注幼儿如何“学”,并关注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过程,体现“以学评教”且都讲究有 效性江西省幼儿园教学活动竞赛评分标准(100)序号项目分值评价指标得分1.态度亲切,有亲和力,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1教师52.营造宽松、活泼、民主、2素质活 动 内 10容3.1 .2 .3 .平等、互动的教学活动 氛围;充分展示扎实的教学技 能符合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建立在幼儿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基础上;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 野;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且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45活 动 目 20标活 动 准 5备活 动 过 40程1 .2 .3 .1 .2 .1 .2 .3 .目标明确、具体、定位 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和理 念;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 情感需要准备充分,能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活动材料能满足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需要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习 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方 式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结构严谨, 过渡自然流畅6活 动 效 20果4 .5 .6 .1 .2 .3 .4 .实现多种形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 动在活动过程中能显示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应变能 力根据需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幼儿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活动兴趣浓厚,自 信心强注重面向全体,能满足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简评从幼儿角度来进行评价幼儿参与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指标1 .2 .3 .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指标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投入程度)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学习、探索以及表达活动中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程度等。
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程度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幼儿和教师)互动交流状况,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次数、形式以 及有效性等方面幼儿的情感态度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 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视觉型(学习的内容最好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学习的最好) 听觉型(通过谈话、音乐来学习,效果更好)肢体型(亲自实验、运动、体验,效果更好)书面型(喜欢阅读、喜欢从书本上吸取知识,偏好自己研读)群体互动型(需要在与人交流中吸取知识,喜好参与活动) 儿童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实践操作、善于发现4 .5 .6 .多元互动、多种体验大胆探索、分享交流阅读理解、自主表现敢于提问、积极动脑(思考)[几种幼儿学习方式]“体验式” 学习方式“探究式” 学习方式“合作式” 学习方式“设计式” 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月学习过程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以及采用的倾向性学习方式和策略,包括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式、个别性、独特 性程度和表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力评价教学活动中幼儿在能力发展水平上的表现和反映,包括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敢于提问迁移、分析判断等思维发展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
幼儿的学习习惯评价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他人友好合作、 交流协商等方面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习的主体,即要关注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具体为:1 .2 .3 .关注儿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儿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状态关注儿童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指标肢体运动智能(运动能力)、语言智能(倾听阅读、语言表达)、空间智能(技能展示)、人际智能(适应集体、交往合作、关爱情感)、内省智能(数形时空)、自然观察智能(基本常识、探索 操作)★ 现代教育教学的评价从评价教师如何“教”?到儿童如何 “学”?即评价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ˇ儿童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是通过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教育组织形式、材料投放等、教学手段、环境创设、资源利用等方面来 具体体现的§对教学活动目标的评价:教学活动目标评价指标1 .2 .目标年龄适宜目标的可落实性3 .4 .1 .2 .3 .4 .目标的和谐性(重点或核心目标是否突出认识的目标与相关的学习策略和相应的情感的目标是否得到有机反映 目标的实际达成度目标表述要求: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操作性)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或方法来取代 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目标表述方式统一性)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 (目标内容表述整合性)案例:各种各样的灯(中班) 活动目标:1 .2 .大胆、比较清楚地介绍有关的名称、主要特点,产生对 生活中常用物品观察了解的兴趣。
能对各种各样的灯进行归类统计活动目标(调整):1 .2 .3 .1.了解一些灯的专用名称、不同的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 系尝试对居住环境中灯进行归类统计产生自己动手制作灯的兴趣§对教学活动内容的评价:适宜性、有效性主要指活动内容是否依据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2.特点,是否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并能从幼儿的角度来选择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此外,还体现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难易程度以及重点确立等方面是否符合小中大班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够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获 得新的知识经验以及活动适宜性的发展针对性和挑战性评价老师能否把握住各领域幼儿关键经验以及应该获得的基本经验,同时在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整合,使教育活动内容更体现出挑战性、针对性,能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上实现经验的提升 案例:大班:“我的本领大”主题“我会用工具”一活动,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一些常用的小工具,让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积累了一些使用小工具的经验此活动是个体的、局 限的、幼儿表现各异基此,教师设计“厨房小工具”一集体活动,这是一个侧重认知学习、动手操作类的学习活动,教师预设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说说我知道的小工具——什么时候需要用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