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中历史必修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备课资料大象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87922226
  • 上传时间:2023-03-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中历史必修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备课资料大象版●时空隧道历史再现1.阅读下面有关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史料,重现当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情况,来深刻理解民族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民族企业与外商的关系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两面性材料一: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5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10月运到宁波材料二:自厂房完工以来,便全年日夜开工……并聘了日本工程师和技师……还想从事纺织该厂已自英国买了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和锅炉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以上材料均摘自《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重现当年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艰苦创业的有关情景,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有关知识材料一:(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鲜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南海县志》卷21材料二: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2年《捷报》卷12感悟1.(1)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公司均为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2)材料中所提到的公司使用日本的机器和英国的锅炉、发动机,说明了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在动力、机器、技术等方面完全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企业濒于停业是因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在经营方面无法同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竞争。

      3)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既要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又要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而与之相对立因此,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革命性的一面,又有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而与其妥协的一面2.(1)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由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缫丝厂企业在创办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充分显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的艰难情形2)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管理得法,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这家早期民族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影响,它的设立,对华南机器缫丝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3)继昌隆缫丝厂应用近代技术与机器生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显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优越性,虽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但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条件下,继昌隆缫丝厂作为民族企业,势必要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它的发展将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历史回眸在洋务运动的直接刺激和诱导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起步1869年,方举赞的发昌机器厂实现了由手工工场到新式工厂的转变随着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不断深入,民族工商界人士实业救国的热情不断高涨,以及清王朝对民营资本主义工商业限制的放松,民族资本主义在清末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相当薄弱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矛盾与抗争的一面,同时因先天的软弱性,又有对两者依赖与妥协的一面●合作讨论发现问题1.结合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分析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2.近代中国民族采矿业是如何产生的?其发展情况怎样?3.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性?4.甲午战后的十几年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5.总体评价清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开启思维1.我的思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如外商企业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等可是这个题目要求同学们从当时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来分析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将这段历史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中去考虑从国际上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政局趋向稳定,经济有较大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从国内形势看,中国国内政局趋向稳定,中外反动势力暂时“和好”,洋务派兴办洋务企业,尤其是民用工业,这些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刺激与诱导作用。

      在利润的刺激下,一部分开始对新式企业感兴趣的官僚、买办、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我的思路:中国民族工业大多是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采矿业起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中国特殊的社会条件决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中国外有列强侵略,内有清政府盘剥的恶劣环境中,只能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主要选择那些适合市场需要而又耗资较少、见效较快的工业部门,小型的采矿业基本属于这类行业另外,由于清王朝的军事工业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对燃料和原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这是一些民族资本投向小型采矿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它的发展情况,同学们也必须从它所诞生的中国社会形势等方面来思考,在中国近代这个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采矿业的技术基础是很薄弱的大多是在土法开采的基础上兴办的只有个别工序使用机器这些采矿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外商企业及封建政府的限制,再加上民族资本财力有限而造成的这些采矿业开采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采煤业,金属采矿业开办较晚19世纪80年代后约有十来家同学们通过对中国民族采矿业兴起的了解可以更进一步地去理解中国近代那种特殊的社会条件和经济环境,还可以去理解中国近代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及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我的思路:理解“两重性”,首先要分出“两重性”指的是哪两重,然后结合中国近代的有关史实去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何具有这“两重性”,最后可更进一步地去分析一下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或认识我们首先来分析“两重性”的含义它指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在着矛盾与抗争的一面,即民族资本有反外来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性同时“两重性”中的另外一重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对两者又有依赖、软弱妥协的一面它为什么同时具有这相互矛盾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呢?同学们还得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环境中找答案它的革命性是因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艰难如教材所摘自《东华续录》中的一段文字这样记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可见,外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排挤之严重性民族资本主义软弱妥协的一面是由民族本身条件所致民族企业资本有限,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不得不依靠外国技术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为了能在社会中存活,民族企业又不得不寻求封建官府的庇护另外,民族资本主义的创办者主要来源于官僚、买办和商人,他们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存在一种依赖性,那么对立妥协就在情理之中了同学们纵观这一过程,应该得到的启示是:欲实现真正自强,必须坚决反封建反侵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4.我的思路:研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依然要注重探讨这次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特征总体来说,是发生在甲午战后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危害最深的是自此后列强开始大规模地在中国投资设厂,大搞资本输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就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民族资本获得初步发展具体推动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第一,民族资产阶级深感中国的积贫积弱,实业救国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想借兴办实业,使民族富强,摆脱民族危机,这实乃爱国之举那么,这种爱国心的驱使和依然存在的利润刺激,使民族工商界人士掀起了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潮第二,民族资产阶级这股实业救国的活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人民不断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尤其是抵制外货的斗争,为这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同时也基于要“图自强而弭祸患”就得“恤商惠工”的认识,开始鼓励民间设厂。

      第四,西方列强的大量资本输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5.我的思路:此题要求我们总体评价这次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还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据教材所述,清末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相对高潮期1895~1898年是第一个高潮期,期间资本总额约1200万元,资本规模明显增大,平均每家约20万元1894年之前,商办的新式采矿业和资本1万元以上的制造业,平均每家的资本还不到9万元)1905~1908年,出现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相对高潮期,资本总额6000余万元总之,1895~1911年,民族工业总资本额8000余万元,几乎相当于官办和官商合办的3倍这是纵的比较,这同时也说明这期间民族资本已成为中国工业资本的主体但是,我们还应透过这种“繁荣”现象来抓民族工业发展的“本质”情况这就需要进行横向比较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础是相当薄弱的列强的掠夺,使得中国国敝民穷、百业萧条封建经济关系也严重阻碍社会资金向新式企业流入,而更多地被土地、旧式金融业所吸纳由于资金不足,重工业的发展受到致命的限制即便轻工业也出现严重“贫血”,无法与外国资本相抗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