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EXCEL解方程组实用教案.ppt

5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4852251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7M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章(běn￿zhānɡ)主要内容3.1 Excel3.1 Excel矩阵计算矩阵计算3.2 3.2 解线性联立方程解线性联立方程(lián lì fānɡ (lián lì fānɡ chénɡ)chénɡ)3.2.1 3.2.1 行列式法行列式法3.2.2 3.2.2 矩阵法矩阵法3.3 Newton-Raphson3.3 Newton-Raphson迭代法迭代法 解非线性方程组解非线性方程组3.4 3.4 方程组的规划求解方程组的规划求解 第1页/共55页第一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1.￿Excel的矩阵格式•矩阵是数据(数值和变量)按行和列排成矩形(jǔxíng)的阵列:•￿￿￿￿•Excel工作表中用数组表示矩阵,单元格的位置对应•矩阵元素的位置,但标记顺序相反:￿矩阵元素aij是先行•(i)后列(j),而单元格A3是先列(A)后行(3)第2页/共55页第二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1.￿Excel的矩阵格式•￿￿￿￿列矩阵或行矩阵在Excel工作表中放在同一列•或同一行,称为一维数组。

      •￿￿￿￿m×n矩阵元素依次(yīcì)放在工作表的一个区域•中,称为二维数组第3页/共55页第三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2.￿数组加(减)法•￿￿￿￿进行数组加(减)法运算时,一般(yībān)要求数组•中单元格的个数相同•示例:建立二维数组A1:D3,一维数组F1:I1•一维数组加(减)法:￿￿￿￿￿•1)A1:D1一行数据与F1:I1另一行数组相加,得到的仍是含四个单元格的一行数组,因此必须选定加和结果数组的位置,本例选F3:I3第4页/共55页第四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2.￿数组加(减)法•2)键入“=”,用鼠标选定A1:D1区域,被选区域出现闪动(shǎn￿dònɡ)的虚线框,同时编辑框的等号后出现A1:D1•3)键入“+”,选中F1:I1区域同样被选区域出现闪动(shǎn￿dònɡ)虚线框,加号后出现F1:I1•4)按Ctrl+Shift+Enter键F3:I3区域出现加和结果,编辑框的公式被大括号括住:{=A1:D1+F1:I1}第5页/共55页第五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注意:•1)若开始未选定区域F3:I3,而只选中了F3单元格,则完成上述各步计算后在F3出现数值2。

      •2)数组公式是一个整体,无论是编辑、移动、清除都必须选取公式包括对所有单元格•3)大括号不用输入,按Ctrl+Shift+Enter后自动产生,表明这是数组公式如果输入公式时自己(zìjǐ)加上,Excel将认为输入的是文字•4)若相加的两个数组单元格数目不等,则出现错误信号#N/A第6页/共55页第六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注意:•5)若加一常数到一数组,Excel会自动将该常数加到数组的每个单元格中•￿￿￿￿二维数组加法( jiāfǎ)类似于一维数组,此外还有如下特点:二维数组可以与行单元格或列单元格数目相同的一维数组相加第7页/共55页第七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示例(shìlì)结果:第8页/共55页第八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3.￿数组乘以一常数•￿￿￿数组乘以一常数,得到(dé￿dào)与原数组大小相同的新数组,新数组的每个单元格的值等于原数组单元格的值乘以此常数第9页/共55页第九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4. 矩阵乘法• 矩阵A(m×n)与B(n×p)相乘,得一矩阵C(m×p)。

      仅当第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时,两矩阵才能相乘• 矩阵相乘时,各矩阵元素按一定规则相乘再相加Excel有矩阵相乘的工作(gōngzuò)表函数MMULT(array1,array2)第10页/共55页第十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4.￿矩阵乘法•计算( jì￿suàn)规则:•其中i为行数,j为列数•例1.￿MMULT({1,3;7,2},{2,0;0,2})•例2.￿MMULT({3,0;2,0},￿{2,0;0,2})￿•例3.￿MMULT({1,3,0;7,2,0;1,0,0},￿{2,0;0,2})￿第11页/共55页第十一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注意:1)输入MMULT函数前要根据乘积矩阵大小(m×p)选定它的单元格区域2)函数名前有等号,输入完毕同时(tóngshí)按Ctrl+Shift+Enter3)数组乘法不等于矩阵乘法,它是两个数组对应单元格各自相乘,数组相乘用*,公式写作=数组1*数组2第12页/共55页第十二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5.￿逆矩阵•￿￿￿￿￿行数等于(děngyú)列数的矩阵称为方阵。

      若一方阵的主对角元素aii均为1,其他位置上的元素均为0,则该矩阵称为单位矩阵I￿•￿￿￿￿￿￿设有一n阶方阵A和另一n阶方阵B,它们的乘积为:AB=BA=I•￿￿￿则B为A的逆阵,可记为A-1第13页/共55页第十三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5.￿逆矩阵•￿￿Excel求逆矩阵的工作表函数为￿￿•￿￿￿￿￿￿￿￿￿￿￿￿￿MINVERSE(array)•例1.￿MINVERSE({4,-1;2,0})•例2.￿MINVERSE({1,2,1;3,4,-1;0,2,0})•例3.￿MINVERSE()为一矩阵,可参与(cānyù)其他矩阵运算第14页/共55页第十四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6.￿行列式•行列式是在研究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中产生的概念(gàiniàn)n阶行列式可表示为:￿￿￿￿￿第15页/共55页第十五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6.￿行列式•￿￿￿行列式通常用D表示,其元素用竖直线(zhíxiàn)而非圆括号括住•￿￿￿方阵与行列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n阶方阵是n2个数按一定方式排列成的数据表;n阶行列式是按一定的运算规则得到的一个确定值。

      第16页/共55页第十六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6.￿行列式•Excel计算(jì￿suàn)行列式值的函数:•￿￿￿￿￿￿￿￿￿MDETERM(array)•例1￿MDETERM({1,3,8,5;1,3,6,1;1,1,1,0;7,3,10,2})第17页/共55页第十七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7.￿转置矩阵•￿￿￿矩阵A的行和列的元素(yuán￿sù)交换后得到它的转置矩阵A’:第18页/共55页第十八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7.￿转置矩阵•1)Excel转置矩阵函数(hánshù):•￿￿TRANSPOSE(数组)•注:要先根据原矩阵选定转置矩阵区域,且数组函数(hánshù)输入同时按Ctrl+Shift+Enter键•2)选择性粘贴-转置•注:粘贴时只需选定区域的左上单元格即可第19页/共55页第十九页,共56页 3.1￿Excel￿矩阵(jǔ￿zhèn)运算•7.￿转置(zhuǎn￿zhì)矩阵第20页/共55页第二十页,共56页 3.2￿解线性联立方程(lián￿lì￿fānɡ￿chénɡ)线性联立方程:￿￿￿设一组含n个未知数的n个方程:￿￿￿￿￿￿其中xi(x1,￿x2,￿x3,…)￿是实验未知数,ci是实验测量值,aij是系数。

      这些方程必须是线性独立(dúlì)的,上式的矩阵表示为:￿￿￿￿￿￿￿￿￿￿￿￿￿￿￿￿￿￿￿￿￿￿￿￿￿￿￿￿￿AX=C第21页/共55页第二十一页,共56页 3.2￿解线性联立方程(lián￿lì￿fānɡ￿chénɡ)A是系数(xìshù)矩阵:X和C分别为解矩阵和常数矩阵:第22页/共55页第二十二页,共56页 3.2.1￿行列式法•根据Cramer法则,线性联立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tiáojiàn)是其系数行列式为非零值:•此时方程的解为:第23页/共55页第二十三页,共56页 3.2.1￿行列式法•￿￿￿￿是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但其中的第i列元素被常数列阵C所取代例如(lìrú)￿￿￿￿￿￿是用常数C列阵取代系数矩阵的第一列元素所得的行列式:第24页/共55页第二十四页,共56页 3.2.1￿行列式法•示例:•Excel步骤:•1)输入注释文字和系数数值•2)在E2输入:￿=MDETERM(A2:C4),得到系数行列式的值-9,说明联立方程(lián￿lì￿fānɡ￿chénɡ)有唯一解第25页/共55页第二十五页,共56页 3.2.1￿行列式法3)复制联立方程的系数矩阵(jǔ￿zhèn)A2:C4,粘贴到下边A6:C8、A10:C12和A14:C16。

      再复制常数列数组D2:D4,将其分别粘贴到A6:A8、B10:B12、C14:C16得到分子行列式4)分别解出三个分子行列式的值,再根据公式解出x,y,z的值第26页/共55页第二十六页,共56页 3.2.1￿行列式法第27页/共55页第二十七页,共56页 3.2.2￿矩阵(jǔ￿zhèn)法线性方程的矩阵表示(biǎoshì)经数学变换得:￿￿￿￿￿￿￿￿￿￿￿￿￿￿￿￿￿￿￿￿￿￿￿X=A-1C即解矩阵(X)等于系数矩阵的逆矩阵(A-1)乘于常数矩阵(C)示例:同前联立方程1)输入标注、系数矩阵和常数矩阵2)选中E2:E4,输入公式:=MMULT(MINVERSE(A2:C4),D2:D4),同时按Ctrl+Shift+Enter,可得解第28页/共55页第二十八页,共56页 3.2.2￿矩阵(jǔ￿zhèn)法第29页/共55页第二十九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原理:•￿￿￿￿N-R迭代法属于间接解法,可用于非线性方程组原理类似于一元方程求解(qiú￿jiě)然而因有不止一个自变量,导数变为偏导,迭代公式成为迭代增量的线性方程组•￿￿￿•￿￿￿￿设一非线性方程组:第30页/共55页第三十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原理:￿￿￿￿￿•￿￿￿￿对方程(fāngchéng)组的每一个方程(fāngchéng)在其近似解￿￿￿￿￿￿￿￿￿￿￿￿￿￿￿￿￿￿￿处用Teller级数展开,只取线性项得:第31页/共55页第三十一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原理:￿￿￿￿￿•￿￿￿￿其中(qízhōng)￿￿￿￿￿￿是方程￿￿￿￿￿￿￿￿￿￿￿￿￿￿￿￿￿￿￿￿￿￿￿￿￿￿￿￿￿￿￿在￿￿￿￿￿￿￿￿￿￿￿￿￿￿￿￿￿￿￿￿处的一阶偏导数上式为△xi的线性方程组:第32页/共55页第三十二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原理:￿￿￿￿￿•￿￿￿￿将初始值￿￿￿￿￿￿￿￿￿￿￿￿￿￿￿￿￿￿￿￿￿代入函数fi和偏导数￿￿￿￿￿￿,然后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计算得到￿￿￿￿￿￿￿,从而(cóng￿ér)得到自变量xi的第一次迭代值:•继续迭代,可得:第33页/共55页第三十三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原理:￿￿￿￿￿•￿￿￿￿直至:•￿￿•￿￿￿￿￿￿￿￿为一小正数•￿￿￿￿￿￿￿￿￿￿￿￿￿￿￿￿￿￿￿￿￿￿￿￿￿￿￿￿￿￿￿￿￿￿￿￿￿•￿￿￿￿￿￿￿￿￿￿￿￿￿￿￿￿￿￿￿￿￿￿￿￿￿￿￿￿￿￿￿￿￿即为满足指定(zhǐdìng)精度的原方程的解。

      第34页/共55页第三十四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示例(shìlì):￿￿￿￿￿•方程组:•￿￿￿￿•每个方程对每一自变量的偏导数为:第35页/共55页第三十五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示例(shìlì):￿￿￿￿￿•￿￿￿￿于是有线性方程组(1):第36页/共55页第三十六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Excel解方程组步骤:￿￿￿￿￿•1)A列标记迭代次数在A2、A3、A4输入x1:0、￿x2:0、￿x3:0后,选定A2:A4区域,拖拽填充柄到适当位置冒号后的数字表示迭代次数•2)B2、B3、B4分别(fēnbié)输入x1、x2、x3的初始值0.5•3)C2:E4单元格区域输入线性方程组(1)的系数矩阵Δxi的系数是含xi的数学表达式第37页/共55页第三十七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Excel解方程组步骤:￿￿￿￿￿•4)F2:F4区域输入常数列矩阵根据式(1),F2输入=-(B2^2+B3^2+B4^2-1)/2,F3单元格输入=-(2*B2^2+B3^2-4*B4)/2,F4输入•￿￿￿￿￿￿=-(3*B2^2-4*B3+B4^2)/2。

      •5)用矩阵法解线性方程式(1):选定(xuǎn￿dìnɡ)单元格G2:G4,输入公式:=MMULT(MINVERSE(C2:E4),F2:F4),同时按Ctrl+Shift+Enter,得到第一次迭代改变量Δxi1￿第38页/共55页第三十八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Excel解方程组步骤:￿￿￿￿￿•6)用矩阵(jǔ￿zhèn)加法在B5:B7填入第一次迭代后的自变量xi1￿:选定B5:B7,输入公式=B2:B4+G2:G4,按Ctrl+Shift+Enter•7)重复解线性方程组过程:选取C2:G4,将填充柄向下拖3行在G4:G7得到第二次迭代改变量Δxi1￿•8)重复迭代:选B5:G7,向下拖填充柄直至两次迭代改变量小于10-15第39页/共55页第三十九页,共56页 3.3￿Newton-Raphson迭代法第40页/共55页第四十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规划求解解方程组是单变量求解解一元方程的延伸•目标单元格是方程组中任一方程所在,目标值是该方程的常数可变单元格是方程组的自变量所在•约束为方程组中其余方程规划求解”改变可变单元格的值,使得目标值与约束均得到(dé￿dào)满足。

      第41页/共55页第四十一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3.4.1￿规划求解解线性方程组•￿￿￿以前面(qián￿mian)的线性方程组为例:•￿￿￿•￿￿￿￿x,y,z是可变单元格变量,将F1的常数作为目标单元格的数值,F2和F3的常数作为约束条件任意设置可变单元格的值,目标是寻找满足约束条件 (6,3),并使目标值为0的x,y,z第42页/共55页第四十二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Excel步骤(bùzhòu):•1)B2:D2输入未知数初始值(任意数)1,1,1•2)根据F1式,在B4单元格输入公式:=2*B2+C2-D2;根据F2,在C4输入:=B2-C2+D2;根据F3,在D4输入:=B2+2*C2+D2•3)打开“工具”菜单,单击“规划求解”,出现“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第43页/共55页第四十三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Excel步骤:•4)“设置(shèzhì)目标单元格”输入方程F1所在位置:$B$4,“等于”栏设置(shèzhì)目标值为0可变单元格”编辑框输入未知数所在单元格:$B$2:$D$2第44页/共55页第四十四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Excel步骤:•5)单击“约束”选项区的“添加”按钮,出现添加约束对话框,在“单元格引用位置”处输入(shūrù)方程F2的位置:$C$4,用下拉箭头选取等号“=”,在“约束值”处输入(shūrù)F2的常数6单击“添加”,给出新的添加约束对话框,继续增“单元格引用位置”处输入(shūrù)F3的位置:$D$4,选“=”,约束值为3单击“确定”,回到“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第45页/共55页第四十五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第46页/共55页第四十六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6)约束条件将出现在“约束”列表(liè￿biǎo)区:$C$4=6和$D$4=3若约束条件设置有误,可通过“更改”或“删除”对约束条件进行改变7)所有参数设置好后,按“求解”,得到相应结果:第47页/共55页第四十七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3.4.2￿解非线性方程组•￿￿￿多元一次线性方程比较(bǐjiào)容易,对初始值设定无严格要求若方程为非线性,则必须设置不同初始值,才能保证解的可信性•例:在Cd(ClO4)2和NaCN的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第48页/共55页第四十八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根据上述三个解离平衡(pínghéng),由物料平衡(pínghéng)和电荷平衡(pínghéng)可得到含三个未知数[CN]、[Cd2+]和[H+]的三个方程:￿￿￿第49页/共55页第四十九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CL是加入的NaCN总浓度,CM是加入的Cd(ClO4)2总浓度,KW是水的离子积(=10-14)￿￿￿三个方程均为未知浓度的高次函数,用“规划求解”步骤(bùzhòu)如下:1)在B1:B3单元格输入Cd2+总浓度CM￿,CN-的总浓度CL,HCN的酸解离常数Ka2)D2:F2是要求解的未知浓度[CN]、[Cd2+]和[H+]所在位置第50页/共55页第五十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3)三个方程均有求和项,先将其分别算出B6:B9是各级积累稳定(wěndìng)常数β￿i在C6、D6、E6分别输入公式:=B6*$D$2^A6、=A6*C6、=(2-A6)*C6用自动填充得各项的值,然后用自动求和,在C10、D10、E10分别得到F1、F2、F3方程中的求和项4)在D4:F4单元格,根据三个方程用D2:F2单元格的值计算,分别输入公式:￿￿￿=E2+E2*C10-B1￿￿￿=D2+D2*F2/B3+E2*D10-B2￿￿￿=F2+B2-1.0E-14/F2-2*B1-D2+2*E2+E2*E10第51页/共55页第五十一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5)解非线性方程组,初始值的设置(shèzhì)很重要由于Cd2+与CN-形成的配合物很稳定,加上HCN的解离常数很小,可以设[CN-]的初始值:0.01-3*0.001=0.007 Cd2+几乎全部与CN-配位,游离的很少,可以设初始[Cd2+]=10-12HCN酸性很弱,CN-在水溶液中显碱性,初始[H+]=10-106)以D4为目标,E4和F4为约束,用“规划求解”改变D2:F2单元格的值,使目标值和约束值均为0按“求解”后,显示找不到有用的解第52页/共55页第五十二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7)改变设置,初始[Cd2+]=10-13,仍然找不到有用的解8)再改变设置,初始[H+]=10-11,“规划求解结果”显示可找到一解,满足所有(suǒyǒu)的约束及最优状态9)结果很好,F1、F2、F3接近于0第53页/共55页第五十三页,共56页 3.4￿规划(guīhuà)求解第54页/共55页第五十四页,共56页 感谢您的欣赏(xīnshǎng)!第55页/共55页第五十五页,共56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本章主要内容同样被选区域出现闪动虚线框,加号后出现F1:I1。

      4)按Ctrl+Shift+Enter键如果(rúguǒ)输入公式时自己加上,Excel将认为输入的是文字2)函数名前有等号,输入完毕同时按Ctrl+Shift+Enter行列式通常用D表示,其元素用竖直线而非圆括号括住设一组含n个未知数的n个方程:8)重复迭代:选B5:G7,向下拖填充柄直至两次迭代改变量小于10-15=E2+E2*C10-B1第五十六页,共56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