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德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分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737724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德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分析 严岩摘 要: 德国的中小学课程设置很有代表性,取得了成功本文分析德国中小学的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要点等,归纳了德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特点,希望给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路关键词: 德国中小学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学习方式引言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文化教育事务按照宪法历来归属16个联邦州自治中小学阶段没有联邦统一的、中央制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也缺少集中控制的教育监管机构各州的文化事务部根据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和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求自主设置课程,制订教学计划,在中小学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上享有自主权在中央设立联邦文化事务部,协调16个州的教育体制一、德国中小学学制和培养目标德国教育机会很多,学校类型多样、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灵活在德国,每名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可以入读小学小学除了柏林和勃兰登堡州为六年外,在大多数州学制都为四年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小学是孩子除了家庭以外接受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学生在这里接触不同而多样化的生活和文化经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个人经验、能力和兴趣上的差异,在课程、方法和能力上帮助学生继续发展,让学生掌握普遍的文化交际方式、最基本的知识和最重要的生活技能;克服生活中的实际挑战,积极参与社会和文化生活,以及接触终身学习理念[1]。

      小学阶段的教学计划突出能力为导向,可以对接中学课程并具有服务意识课程设置的一个原则是融知识、理解、能力、经验和动机于一体具体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课堂,以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为中心,保障一个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兴趣和富有意义的学习场景小学毕业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志愿在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学生主要在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进行选择,此外还有少量宗教学校和特殊学校其中主体中学学制从五到九年级,实科中学学制六年,从五到十年级,类似我国的初中这两类中学的学生占所有中学生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大部分毕业后会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完全中学也叫文理中学,从五到十二年级,共八年,是要求最高的中学类型,相当于我国的重点初中加高中,这里就读的都是优秀学生完全中学的学生占所有中学生的一半左右,而且比例还在逐年提高毕业后,这些学生凭综合成绩(11和12年级的成绩占四分之三,各州组织的毕业会考成绩占四分之一)可以直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根据1955年《杜塞尔多夫协定》,所有能够培养进入普通大学的中学毕业生的学校都可以叫完全中学完全中学对学生的成绩有持续的要求,成绩较弱的学生会在几年学习后转入职业高中完全中学的任务是教授较深的知识,在传统上一个特点就是学会两门外语。

      如今就读完全中学的学生多于就读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完全中学的教学计划首先是传授并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强化学生的核心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执行中,重视学生个体化、差异化的学习进步,按照学生的天赋和兴趣,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发展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格其次强调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一样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完全中学的教育是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前提,学生在此阶段学习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应该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为接下来的大学学习做好准备,发展多方面的才能,今后或从事学术研究,或成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教学计划的制订要以终身学习为基础,达到较高的目标要求[2]二、德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在小学,孩子们是完全没有分数压力的,特别在一、二年级,学生得到的常常只有老师较长的口头评价,根本没有分数从三年级开始,小学才开始通过促进措施对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进行强化,并在四年级有教育标准、课程内容和成绩要求小学阶段实行班主任原则,即班主任原则上可以胜任所有小学课程,目的是在小学低年级给孩子一个经常出现的、固定的老师小学阶段德语、数学、社会家乡是核心课程,但是也补充了其他学习领域,如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电脑。

      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在小学属于选修课程小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会读写,记住一些常识,会1到1000000之间的基本运算,初步了解几何,借助生活场景接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如“为什么我们松手,苹果就会落地”?“为什么蜡烛上倒扣一个杯子,火就会熄灭”?“如果我们的膝盖撞破、流血了,身体里会发生什么”?)居住地的空间和历史状况,绘画基础,音乐(唱歌或乐器),交通教育(四年级有统一的自行车考试),基本的政治教育,哲学启蒙,民主与社会(选举班长和对共同活动投票、解决冲突等),基本法框架内的宗教,独立使用电脑和发现新媒体小学最能体现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性,近年提出的很多教育新理念都是在小学阶段实践的比如,提早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外语课再如,不再强调学科知识,转而促进学习方法的改善,上课形式多样化,如自由作业、项目课程、开放式课程等五、六年级是过渡年级,在这两年观察期内,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讨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则上,学生在这两年可以在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之间自由转换,如实科中学的学生可以根据条件转到完全中学七年级至九年级是中级阶段,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课程设置是为学生今后的职业教育打基础,所以强调结合实际、动手操作和重视方法,但是并不停止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继续学习英语(第一外语)。

      完全中学的七至九年级和主体中学学制相当十到十二年级是高级阶段,特点是课程设置有体系和模块,其中十年级是引导阶段,后两年是强化阶段,为接下来的毕业考和大学做准备毕业考试要求学生必须考德语,此外再确定两门主课,一般在数学、外语和自然科学中选一门;再在历史、政治、经济、宗教、音乐和艺术中选一门此外,学生还有很多不用参加毕业考试的基础课程 完全中学阶段传统上开设外语和自然科学两大方向,具体课程有德语、数学、宗教、第二外语(多为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信息、历史、地理、哲学、生物、化学、物理、自然和技术、艺术、音乐、社会学、经济、法律、体育等其中,德语、数学和英语作为核心课程,课时量最大,这三门课平均每周都有四课时,其他课程每周两到三个课时不等,有的课程一年只开一学期[2]三、学习方式与实施形式德国中小学普遍课时较短小学一、二年级一般从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上课,每天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一般一周只有20节课,三年级开始每天五节课中学阶段一般从早上八点到中午一点半上课,每天六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周三下午再加三节课,一周共安排33节课下午一般不排课,通常是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的时间。

      学生作业量少,中学阶段一般为每天一个半小时此外,一个班级通常20到30人,遇到需要动手的实践课,会分成两组轮流进行德国中小学的基础必修课的教学周一般为一年28周,用于练习、复习和实践探究的周数根据各个州和学校有所不同,一般为8到10周,剩下是德国各种假期和节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进行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在45分钟的课时中,其中会有15分钟用来引导,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开展探究,并建构知识理科类课程,如物理更是如此,提倡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自然规律的发现过程往往先从做实验开始,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四、学习评价要领德国教育界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多元化的,具体有以下特点:1.学习评价除了考虑校内成绩,还要考虑校外活动2.学习评价除了来自老师和校方的评价外,还必须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3.学习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评价学习过程,因此要注意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初中物理课为例,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包括六类要求:学生在课堂的口头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完成书面解题、计算作业的情况,学生参与实验的情况,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和口头报告的情况,课堂小测验(15分钟),期末考试的成绩[2]。

      德国中学没有选拔性质的中考和高考,但在九年级(主体中学)和十二年级(完全中学)有毕业考,学生通过考试后可以拿到相应的毕业证书五、德国中小学课程特点(一)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德国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知识本身一样重要知识的增加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不能再用扩充课程内容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一次性获得的知识再考查后很容易被遗忘学校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是特定的知识内容,而应该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在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强调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性,采用综合理科课程(自然和技术),使学生整体认识和了解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完整人格[3]此外,德国小学在“社会与家乡”课程中注重校外学习场所,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都贴近生活,创造儿童发现、探索和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德国很多中小学在每个学年开设一门研究型“综合课”,不局限于日常一门课教学这种跨学科的“综合课”常以主题项目的形式着眼于学生生活现实的复杂状况,如“自然与环境”,“人类与工作的关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课程之间联系的思考,课堂知识和课外知识互为补充。

      对于这类课程,学生需要通过活动和交往,获取经验、掌握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意义、联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综合课”结束后通常还有总结和反思二)丰富多样的中学选修课根据学校类型不同和学校自身的优势特點,学生在中学阶段还有大量选修课程在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里,由于毕业生将来多半不读大学而直接进入职业生涯,这些学生在九到十年级就会为适应企业需要和为今后职业工作选修一些课程,如办公技术、会计、计算机操作、就业指导等这些课程为实践服务,通常在校外也设有合作方或教学点,每周一次,两个课时在完全中学,由于今后毕业生是要进入大学深造的,因此选修课程更加偏重人文和艺术,和今后职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中学从十一年级开始还开设戏剧与电影、心理学、考古学和多门外语(拉丁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汉语、日语等)这些课程常常会请艺术家或专家来讲座或指导一般每周一次,一次两个课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或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阶段,德国学校提供的多样化选修课,既有和职业实践相关的操作性课程,又有提高审美能力的艺术课程,更有大量语言课程可以选修,为学生今后工作和大学都做好必要的准备。

      三)中学课程设置模块化德国的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除了继续开设小学基本课程外,还在七年级开设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分为技术类、经济类和语言社会类三个方向技术方向开设数学、物理和化学作为核心课程;经济方向开设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课程;语言社会方向开设社会学、法语、西班牙语课程此外,每所中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补充一些选修课,如音乐欣赏和创作、家政、营养、手工操作等德国的完全中学在课程设置上也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其中一个模块具体分为六大模块:宗教和哲学、语言和外语、数学和信息、自然和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学(历史、地理、社会政治学、经济、法律)、艺术和音乐学生从八年级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为将来大学学习做好知识的基础储备或提前进行相关实践或实习在十二年级,完全中学的学生必须为自己选择的模块选择四门课程进行毕业考的考核 (四)强化外语教学由于德国的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在全球化浪潮中,外语教学在中小学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的大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一般至少需要英语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4]德国大多数州的学生通常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外语,每周至少四个课时。

      小学阶段的外语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遵循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并以口语优先学生从六年级开始学习第二门外语(法语或西班牙语),但英语继续学习每周课时仍保持四到五个外语能力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