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打造一流特色农村职业学校范文.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艳春1****84
  • 文档编号:202809267
  • 上传时间:2021-10-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0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打造一流特色农村职业学校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打造一流特色农村职业学校 李有才 尊敬的陈院长、各位职教同仁:大家好!古人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下职教是一家各位朋友能百忙之中,一路风尘到我校参观指导工作,实乃我校一大幸事尤其是陈院长,是我很尊敬的职教拓荒人,他在职业教育贫瘠而充满希望的沃野上奋斗耕耘,引领大家打造了郑州旅游学院这一熠熠夺目的职教明珠在此,我谨代表全校2022余名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本着“互相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平台”的目的,下面,我将学校有关的情况向大家做以简要介绍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学校概况我校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是焦作市唯一的“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现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在校生2100名,教职工130人,现开设有种植、养殖、园艺、畜牧兽医、微机、旅游、电器、电子商务、工艺美术、数控技术等10个长线专业,2022年创办焦作市首家中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促进了素质教育在全市的深入开展,并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义务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上门诊断等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均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该消息,并加发编者按。

      目前,学校已成为博爱县农村干部、基层团干、第三产业等各类人才的培训中心,焦作市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焦作市对外输出人员培训基地,焦作市首批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首批县级骨干职教中心,河南省旅游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基地,河南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先进基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科技培训示范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级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曾亲临学校视察,并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温家宝称赞焦作市三件事办得好,第一件就是农村职业教育蒋厅长欣然题词:“强化学生技能,创办特色学校” 一、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深有体会,一个农村职业学校的校长,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符号,一个倾心农村职教,引领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领路人符号这个符号本身就是睿智、胆识、谋略和扎根农村,献身职教的责任心和荣辱与共使命感的的象征作为农村职业学校的校长,我和你们的陈院长有共同的感受2022年,在上海为全省职业学校校长做报告时,我们两个住一个房间,曾经彻夜长谈,探讨交流职业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出路。

      我们大家都清楚,职业学校目前面临着“四难”的尴尬局面一是学生难教,二是教师难当,三是校长难干,四是学校难办,要办好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何才能在生存与发展的夹缝间,把职业学校办机、办出活力、办出特色呢?我体会是:身为职教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决不能丢弃只有这样,学校才有自我超越、追求特色、创造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才能得以增强这是我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得到的宝贵启示作为这所学校发展壮大的见证人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发展史学校的前身是博爱县第七中学校史记载:“吾校始建于1969年,故地杂草丛生,青蒿遍地,一片凄凉学校萧条,无人问津”我受命时,帐面上只有三角七分钱可以说,用“一穷二白”和“濒临倒闭”两个词来形容毫不为过,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在风雨中飘摇当年县教育局下达了100名招生指标,但仅有30人报到,还有人把校牌上的农字用小刀刮去教职工“如履薄冰”,人心涣散,纷纷调离,学校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但是,通过学习和沟通,我的老师们都坚信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因为博爱县以农业为主,而农村学生成长的环境信息闭塞,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文化基础差初中毕业后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外出务工,一无文化优势,二无技术特长,仅凭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自身素质很难融入当今社会。

      长此以往,最终将给社会治安秩序,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稳定因素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正是当今社会紧缺的人才为此,我首先和的老师们坚定干事创业的决心,要办好一所农字号的职业学校,要用自己火热的青春和激情一步步改变学校一穷二白的面貌一切都需要从“零”做起从“三排危房一条路,五亩薄地两头猪”的艰难条件起步,又谈何容易?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首先抓好了两件事,一是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迅速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品牌二是争取上级扶持项目和资金,不断为学校壮大增添活力思路清晰后,我们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借鸡下蛋,即“内借”,发动鼓励每个教师向亲戚朋友借款建校当时,全校17个教师,每个教师从自己养家护口的工资里挤出里集资款,有的是100元,有的是200元,还有的是家里盖房用的木料砖瓦,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万事开头难为了节约资金创业,为了把学校做大做强,老师们付出了许多没有补助,没有福利,没有加班费,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为了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开始四处求助化缘又从当时的县教委到县委政府,又从市里到省里有时为了一个项目,常常是十趟八趟奔跑,仨月俩月地等待,往往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常常是“连轴转,加班干,通宵达旦”,师生们更是形象地称我是“铜头、铁嘴、橡皮肚、飞毛腿”。

      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有这样一件事:当时,我们卖了5棵杨树,买了一箱方便面,和一位副县长到国家财政部跑一个项目当时开的是县教育局“赏赐”的破旧不堪,早该淘汰的伏尔加没想到,正跑在长安街上,排气管竟然掉了下来执勤的交警非要当报废车辆强制扣留我们几个人说尽了好话,赔尽了笑脸,才总算博得了交警的理解和同情,没有扣留我们的车,没有耽误正事就这样,通过一多年的努力,我们自筹资金10万,政府支持10多万,省里拨款20万,终于盖起了学校第一栋教学楼,学校才开始步入发展的正规二、六个台阶的背后创业永远是艰难的,既充满坎坷和挑战性,又充满激情和弥足珍贵的回忆当时,为了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我办公室门前就挂了一个烂铜钟,老师们课余时间都主动来到那里,要求分配劳动任务,和以前生产队性质何其类似在一种绝境中,全校师生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利用校园内的空地办起了养牛场、养鸡场、狐狸场、竹编室、食用菌培育室和兽医门诊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试验实习基地,象一所职业学校了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为了迎接省教育厅的检查,全校师生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休息,利用课余时间,硬是扒掉40多间旧房和危房,新建了2022平方米的试验楼当时,为了节约资金,所有的粉刷墙壁、吊打顶棚、油漆门窗、整修道路、栽花种草,除了不会盖楼外其余的活统统都靠自己干。

      大家肩挑肿了,手脚打起了血泡,仍坚持劳动,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仅清运的各种垃圾就有200多车大家是白天组织劳动,晚上备课,常常彻夜不休,不计报酬地干,不分昼夜地干中午,一人一碗面条,晚上,一人两包方便面经过艰险努力,校园面貌终于焕然一新,初具规模在学校的发展简史上,尤其令我不能忘记的是先后三次征地,连上省合格、省示范、省重点、省命名职专、国家重点预备校、国家重点等六个大的台阶真可以说是“年年上台阶,岁岁有发展”这所有的经历,又岂是“艰苦、艰难、艰辛”所能概括和形容的?记得为了迎接省示范学校评估验收,2022年秋,学校开始自建小型养殖场十几头牛拉回来了,可眼看着没啥喂牛,我马上带领几位教师去野外拾玉米杆,接着就是安装机器铡秸杆这活儿既脏又累,可我的老师们却习以为常,我们站在机器前抱着成捆的玉米杆用力往铡草机里送,干涩的玉米叶挂破了手臂,飞扬的尘土呛得人直咳嗽但我们硬是坚持干了一个通宵,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就这样,经过我和一届又一届师生艰苦奋斗,于荆棘处高歌,在绝境中辟路,于迷茫中苦苦探索,在困境里孜孜以求,终于打造了博爱职专的今天学校的专业由2个发展到10个,教师由不足20人发展到150人,学生由200人增加到2022多人,并成功地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升温”。

      摆脱了招生的困境,成为倍受学生及家长青睐的中职学校二是“升格”由濒临倒闭发展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三是“升值”学校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相继获得殊荣36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只金凤凰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终于迸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和六种精神的涵义其实,说实在的,在现实环境中,职业学校能生存,能发展,能结出累累硕果,无不饱含了创业耕耘的艰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我的理解是:创建特色职业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良好习惯和精神品质可以说,教育的终极意义应是对人生命潜能的开发,对生命资源的保护,以实现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但毋庸讳言,我们职业学校招收的都是素质较差,纪律文明意识比较淡薄的学生,问题和矛盾难免应运而生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2022年学生丁某因打架受伤,其父带了几十个人围堵校门,并且每天赖在学校,以死威胁,想要学校多拿钱补偿包括去年扩招,刚开始由于认识不到位,管理存在松懈心理,结果,第一个月发生流失、打架、上网等几十起用一句话说,就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职业倦怠感象一阵寒流,悄无生息地袭来那么,要想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出色地发展,体面的生活,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用,就必须打造一个团结创新的班子和一个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这是职业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正象蔡元培先生说的那样:“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为此,我们坚持“先学做人,再学技艺,有教无类,特色发展”的育人理念,提出了“突出技能,严谨治学,质量为本,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大家讲团结不搞内耗,讲实干不尚空谈,讲奉献不讲待遇,上下同心,团结协作,抓机遇,干实事,不断树立学校新形象为建设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我校首先坚持把创建学习型学校、学者型个人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师资培训模式我校教师都知道我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批评是难得的待遇,严格要求是深沉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领导叫多干是高看”具体做法是:每周日下午三点进行校本培训,雷打不动,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此,我亲自选题、选内容,每周一个主题,印成单页,最后汇编成册这里既有魏书生、李镇西等名家的报告资料,又有我精心从《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选的好文章,还有我校教师参加培训回来后的切身感受,教师们都非常喜欢这道丰富的“精神大餐”。

      二是在物欲横流、人心思变中,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我的老师们务必保持“四个始终”,即始终得有个人与团队共存的发展目标,始终得有终身学习、不断超越的意识,始终得有责任到位、负重奋进的恒心,始终得有吃苦耐劳、包容忍让的胸怀通过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等主题教育活动,披沙拣金,集思广益,使广大教职工树立与学校荣辱与共的信心班子会和党员会上,我们一直在讨论:学校规模壮大了,办学条件好了,还要不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难创业的劲头?如果教师们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又如何保障学校的形象和特色?为了坚持做到以事业和目标鼓舞人,以坦诚和民主团结人,以真诚和爱护关心人,以自律和示范感染人,我经常忠告我的老师们:“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学问多深不满足,细节再小别疏忽老师们逐渐理解了学校,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自觉降低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报酬、补助、待遇的期望值我们学校,原来都是义务为高三学生补课,后来是一节课两块五,现在是一节课五块,监考一节两块,早晚自习一节一块,没有什么课时补和加班费,在这样的标准下,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丝毫不减在2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我校教师队伍最终凝聚积淀了感人的职专六种精神。

      正是在这六种精神的感召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