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夫妻学校教师李桂林.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453429
  • 上传时间:2018-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7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夫妻学校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先进事迹第四周甘洛县乌斯大桥乡二坪村小学一对夫妻教师,牢记职责, 忠于职守, 尽心尽 力,甘为人梯, 19 年如一日奋斗在高寒山区学校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彝家孩子 传授文化知识, 弘扬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全县各 族人民的称赞、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丈夫名叫李桂林, 男,彝族,党员, 小学一级教师 家住汉源县万里乡, 现年 42 岁,1990年任二坪小学代课教师,1996 年,考入会理师范民师班学习, 1998年转为正式教师 妻子名叫陆建芬,女,彝族,汉源人,现年40 岁,1991 年起在二坪小学代 课,2002年转为招聘教师,今年1 月转为正式教师 责任驱使,上山代课二坪村位于大渡河畔的山顶上,海拔1800 米,有 105 户 437 人,这里交通 闭塞,山高路险从大渡河上过吊桥,走羊肠小道至岩脚,再爬山崖,攀木梯 从山脚到村里, 单程就要走 3 个多小时 由于条件艰苦, 此前调来的教师不安心 工作,学校一度因缺教师而停课,校园破旧不堪,失学儿童增多1990 年,乡 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会决定恢复村小学,但老师不好找, 四处打探好不容易在雅 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找到了李桂林,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 被甘洛县乌斯大桥 乡党委、政府办教育的诚心所感动, 李桂林答应先到学校看看。

      当他第一次攀上 二坪村看到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时,内心受到极大震动, 情 不自禁地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 他决心留在二坪村 搞教育1991 年,由于李桂林老师工作踏实,很多家长都主动将孩子送到学校,学 生人数增加了, 需要再开设一个班, 但找不到老师 李桂林就动员自己的妻子陆 建芬一同上山代课村民们帮李桂林、 陆建芬老师修补了简陋的宿舍后,他们夫妇住进了学校, 二坪 小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 “ 夫妻小学 ” 当年,学校就开设了3 个班,李桂林老师担 任五、六年级复式班的教学任务,陆建芬老师担任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李桂林夫妇成为了当地群众心中最受尊敬的人,他们纷纷把蔬菜、 柴禾和自 己平时舍不得吃的大米、 腊肉送到李老师家中, 保证了他们夫妇生活的必须群 众的默默关爱, 让李桂林夫妇深受感动, 坚定了扎根二坪搞好教育工作的决定和 信心牢记职责,爱生如子李桂林老师夫妇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教学工作上他俩用彝汉双语开展教学, 除了上课认真讲课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李桂林老师夫妇非常热爱学生 二坪村缺医少药, 他俩就从微薄的工资中拿 出钱来,从县里买些治感冒、 拉肚子的常用药品放在学校里,学生有个头疼脑热 的,就送给学生服用 ;买来理发工具替学生们义务理发;学生病在家里,李老师送 药上门,还给学生补课;为了不让学生辍学,他们经常家访、动员家庭有困难的 学生上学。

      他们的勤奋努力得到了全乡群众的认可,当地群众无比信任地说: “ 把 孩子交给他,我们放心!” 1995 年,李桂林老师被推选为乡人民代表1996 年 6 月,李桂林老师所教 的毕业班参加全州统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 县委、县政府 授予他 “ 优秀教师 ” 光荣称号为了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让他安心在二坪小学教书, 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推荐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争取下,他破格参加了民师班 招生考试并考入了会理师范校民师班学习,1998 年,顺利转为了公办教师党 组织的表彰奖励和特别关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夫妇办好二坪教育的热情忠于职守,以校为家二坪小学当时已经非常破旧, 李桂林老师刚到学校时, 村委会发动群众维修 校舍,他与村民一道,修桌凳,漆黑板,带领学生平整操场,背运石头,很快恢 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1998 年,李桂林老师在乡人代会上要求改善二坪小学的办学条件,重新修 建教室和住房 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这个提案, 决定将当年全乡所有的教育费附 加 1.7 万元全部用于改造二坪小学, 改造工程由乡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在乡党委、 政府和村两委会的组织下, 全村群众不顾山高路远, 冒着危险和严寒从遥远的大 渡河边往大山上背水泥13 吨,从山上运岩沙107 吨,有的群众背磨破了,有的 脚扭伤了,但他们毫无怨言。

      李桂林老师夫妇积极参与并主动配合学校建设,起早贪黑帮着过秤、记账, 组织村民搬沙运石,看护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在此期间,还坚持露天上课, 没有耽搁孩子们的学习2000 年,漂亮的新学校建起后,夫妻两人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守护着校 园里的一草一木, 还在教室背后的空地上开荒种菜,保证蔬菜自给 他们的敬业 精神让甘洛县苏雄片区教办很是感动,苏雄片区教办及时送去补助,以示鼓励 2002 年,李桂林老师在教办提供资金的情况下,亲自动手,运用重建学校时剩 下的水泥砖等材料,新修了学校围墙在上级党委、 政府的关心和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昔日破旧的学校变成了 规范整洁的靓丽校园环境改善后,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工作更加勤奋了,学校 管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学生成绩年年在全片区名列前茅由于工 作出色, 2004 年,李桂林老师再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 优秀教师 ” 并得到当 时在甘洛挂职扶贫的中纪委下派干部、县委副书记陈国仕的高度评价安贫乐道,甘为人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群众的关爱、上级党组织的培养,让李桂林夫妇觉 得终身难以未报 19年来,不时面对亲朋好友善意的劝说,他们一直没有动摇, 一直坚守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山巅,为了彝家的孩子不再是文盲, 将来能够走得更 远,为了党的教育事业, 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把为彝家孩子传授知识作为自己毕 生的追求,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 年来,他们夫妇共教了189 名学生(其中 32 人还是条件较好的外村慕名而来的) ,学生的 “ 三率” (入学率、巩固率、升学 率)均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红烛精神,感动中国2006年,凉山日报以《悬崖上的夫妻学校》 、 《彝家优秀的好儿子学生、家 长们爱戴的优秀教师李桂林》等为题进行了报道之后,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了 他们的先进事迹 当年,中共凉山州委先后授予李桂林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 人才示范岗和凉山州风采人物等光荣称号2007 年,李桂林老师先后被评为凉山州“ 乡村优秀教师 ” 、 “ 四川省优秀教 师” 、“ 全国模范教师 ” ,2008 年 1 月,当选为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8 年 12 月,他们夫妇俩被评选为 “2008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 ,并获感动凉山特别奖 “2008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 颁奖词这样称赞他们夫妇:“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 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求知的小手,19 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化 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老师夫妇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们。

      从2006 年来,就有 国内的很多热心人给他们夫妇打来、寄来书籍、 物资,有的还不顾山高路险 来到学校探望, 截止今年 4 月 27 日,先后有 125批 711人次专程来到二坪小学, 看望和慰问了他们夫妇以及学生李桂林老师说: “ 是二坪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夫妇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 一切,是党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给了我们一切只要我们能够攀上二坪一天, 我们就会永远选择在二坪坚守” 李桂林老师夫妇的先进事迹被县委中心学习组列为专题学习内容;2008 年春 节前夕,县教育局局长亲自到学校慰问并为他送去慰问金;中共甘洛县十一届委 员会 33 次常委会,研究了陆建芬老师的转正问题鉴于她与李桂林老师一起在 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二坪村小学10 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甘洛教育事 业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破格将她转为正式教师 县委 还发出了向李桂林、卢建芬老师学习的号召2008 年以来,李桂林老师还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和教育很多人,他先后为凉 山武警中队全体官兵、中国平安深圳人寿保险公司近2000 名职工做报告,我县 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师规范性集中培训, 他应邀为近 400名优秀骨干教师做报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