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圆明园毁灭和文物流失及反思论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74581242
  • 上传时间:2019-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圆明园毁灭和文物流失及反思摘要:圆明园的毁灭——>文物的流失和安居之处——>给国人带来的耻辱——>近代鼠首兔首被拍事件——>我们的责任一:圆明园的毁灭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曾记录了英法两个侵略者的龌龊一幕:“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圆明园的遗物,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中国人的几千年的瑰宝毁于一旦,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消失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从此变成了废墟只有与流失国宝面对面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回忆,残缺的艺术及其依旧微芒绽放的文化之光,才会有彻底的觉悟和生动的灵感,这不啻为一个悲喜交加的魂魄打击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零距离直面流失的中国国宝后,颇为伤怀:“原本应该在国内的膜拜和厮守,却要远赴万里之外只求惊鸿一瞥……如果真的在乎,谁都不应该心安理得。

      国家文物局资深专家罗哲文,过去几十年经常到国外博物馆参观,提起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他也是“看一次,难过一次” 二:流失的文物和安定之处“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海外流失了多少?又流失到了哪里?没人可以说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副所长、圆明园学会理事王道成的这句话,让人心忧从19世纪60年代英法联军焚烧以来,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至今依然是个谜团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毁于战火,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考后认为,中国仅流失海外的名画就达30000件以上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或者在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首屈一指号称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作品,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开卷之图。

      大英博物馆的唐三彩、陶俑、雕刻藏品质美量丰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仅次于英国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是除北京故宫以外的最大的中国瓷器收藏中心在美国,有世所公认的七大收藏中国文物的中心,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收藏中,以亚洲艺术品最为丰富,而亚洲艺术品中又以中国的藏品最多,据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介绍,弗利尔美术馆以大宗的青铜器收藏而闻名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也有不少珍贵的青铜器、铜镜等,玉器尤其精美,如一件有字的商代玉戈、有线刻纹的玉斧等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在有计划地收藏中国文物现在全日本共有100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的文物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文物流失到了世界各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这些大国中最多,圆明园文物的下场是多么的惨败三:给国人带来的耻辱当我们目睹那片废墟之时,我们的慨叹或许还不只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悲情,或许还有对文明在强权下衰落的悲叹,而圆明园的曾经存在或许向我们昭示的另一条文明融会开辟之路,也不过是一种历史无奈而已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圆明园的毁灭和文物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在旧中国又何止这一次呢?为什么堂堂的中华民族会有这么屈辱的一天呢?是闭关锁国,是政治黑暗,是封建专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历史,我们应该更加发愤图强,再21世纪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四:前不久鼠首兔首被拍事件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代表性文物,只有在所在国或所在地,才能发挥历史与文化的最大价值,文物的整体价值远大于零散的价值,只有尊重人类文化价值的普适性,才能使文物的保护与收藏不与人类的道德价值相悖,在文物之上,还有文物的无形的文化价值与道德价值,这种价值就需要物归原位、尊重文物的文化最终归属从国际社会来看,要求归还被掠夺的珍贵文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当年主要进行抢掠的法国却对中国提出禁止拍卖圆明园文物表示了拒绝去年年中,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宣布,将在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会,其中的两件拍品是来自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总估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这个消息传至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是英法联军在侵略中国战争中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

      按照国际公约,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这已经成了国内外多数人的共识,而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圆明园文物兔首和鼠首,这有悖于相关国际公约的基本精神,将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感情,深深刺痛了国人的神经鼠首和兔首拍卖事件,让国人重温了那一段血泪的历史对文物拍卖的关注,再一次明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伟大,再一次验正了炎黄子孙空前的爱国热情这是任何压力和阻力都无法抗拒的,因为越挫越坚,越挫越勇,这是中华民族的性格虽然文物流失国追讨文物“回家”有相应的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对于已经流失海外很久的文物,特别是追讨从圆明园流失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另一种视角则彻底否认了“最合适存放地”的说法,认为文物身上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归属所属国,而不应是飘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认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有时也不能太着急”, 随着时代的进步,归还因战争劫掠的文物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呼声。

      我们流失在海外的国宝,也一定会回到祖国对此,我们有耐心,更充满信心!五:我们的责任 2011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迎着细雨,“心中的圆明园”主题晚会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举行在晚会上,圆明园向全球发出倡议,号召归还流失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该倡议呼吁,全球持有圆明园文物的个人或机构返还所持文物;全球热爱和平人士共同抵制对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全球各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工作我们希望如珍珠般散落在异国他乡的珍贵文物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见证的瑰宝延续下去,希望重现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毕竟他是我们的先辈智慧的结晶在现实中,追索流失文物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存在着众多的难题这同样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作为华夏的子女,我们应该为中国的美好的未来奋斗,为了新中国,为了不让让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在发生如今,那些残骸,仍旧诉说着昔日的繁荣,至少它曾经存在过:那日的耻辱永远不会从历史上抹掉我相信,圆明园的伤痕永远激励着中国不断前进参考资料:[1]雨果与圆明园 魏怀中 [2]圆明园遗物与文献 清华图书馆电子资源[3]圆明园流散文物 程曾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