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有歌唱性的小奏鸣曲——库劳《C大调钢琴小奏鸣曲》0P.20第二乐章作品分析.pdf
1页富有歌唱性的小奏鸣曲 库劳《C大调钢琴小奏鸣曲}OP.20第二乐章作品分析 [摘 要]库劳是德国著名的长笛、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库劳一生 的创作许多优秀乐曲,其中以钢琴小奏鸣曲最为出色.具有很高的练习价 值 [关键词]库劳 小奏鸣曲 曲式分析作品风格 一、作者简介以及作曲风格 丹尼尔·弗瑞德里希·库劳是德国著名的长笛、钢 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1786生于哈诺威,1832逝 世于哥本哈根,终年46岁库劳一生的创作包括歌剧、 室内乐、钢琴曲、长笛曲、小提琴曲和许多声乐乐曲, 其中以钢琴小奏鸣曲最为出色,具有很高的练习和分 析价值库劳是生活在古典主义中期的作曲家,他的钢 琴小奏呜曲虽然简易短小,不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但 是它们同样建立在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结构的基础之 上,其作品体现了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 二、音乐作品本体分析 本曲是小奏鸣曲,缓慢的如歌的行板,节拍是6/8 拍典型的A+B单二部曲式结构,共有16小节曲式图 表如下: A B 乐句1 乐句2 乐句3 乐句4 a+b a’十b’ c+d a+b 4 4 4 4 F C C F 主调建立在F大调上,A乐段为两个4+4乐句构 成的方整型开放式乐段,由弱起开始,乐句一是以4个 小节为基础分为2个乐节,第一个乐节低声部伴奏以 主三和弦的原位柱式和弦为主,旋律在高声部,旋律声 部上三度的跳进,音色简单平和,运用附点音符,富有 动力性。
同样也不缺乏力度和声构成基本是主属主的 关系,A乐段终止在属和弦上,形成开放式终止可以 看出这是古典主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和声配置手 法,古典主义时期创作崇尚理性、和声配置逻辑性 强、结构严谨低音声部开始采用柱式和弦,速度较慢 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感觉第二个乐句是前一个乐句的 变形,中部低音声部采用倒影的写作手法,调性在恢复 到F大调后,旋律由低声部奏出,紧延续旋律,结尾处 有短暂离调到属的属七,最后将乐段A结束在F大调 的属和弦上,古典主义时期乐曲写作重视逻辑性,以主 马盎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 调和声风格为主A乐段和声依次分别是主、属六、属 五六、属三四、属五六、主、属四六、主、属的属七,解决 到属和弦 B乐段同样也是两个4+4乐句构成的方整型乐 段,开头采用上行三度模进的写作手法,乐段B的前四 小节材料基本是对乐段A后四小节材料的扩充,调性 延续c大调,低声部的主因八度叠置,强调了调性B 乐段持续上行,低音声部作属等待,这是为音乐作品到 达高潮做准备,在第10小节音乐到达高潮部分,也就 是乐曲的黄金分割点在此时音乐形象十分突出,音乐 力度加强,和声色彩强烈,好似在等待了多年的老友, 终于在此时见面,给人一种特别满足和兴奋的感觉。
三、音乐作品音乐学分析 小奏鸣曲相对于奏呜曲,曲式结构规模比较短小, 音乐形象简明扼要,音乐内容较为浅显的奏鸣曲,一般 有2——3个乐章库劳的这首作品表达了x,-j-英雄人物 的呼唤,呼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敌人的压 迫,力求恢复民族的独立,使人民走向和平幸福生活的 道路奏鸣曲曲式在音乐表现形式上有着突出的特点 这种特点是在于有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并由此引起 展开,结尾处伴随有主题的再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作品有着很强的道德观念,音乐的作品结构较为严谨、 艺术手法简洁洗练音乐形象简明扼要简言之就是古 典乐派的音乐是有着高度的形式美欧洲音乐进入古 典主义时期以后,全新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思维方 式,奏鸣曲形式为诠释音乐语言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库劳创作的小奏鸣曲旋律富有歌唱性,一般没有 厚重的和弦,但在构思上突出了一种清雅静穆的气氛 他的创作手法同样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的共 同创作特征,追求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让听众在聆 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我 们从中可以感受乐曲轻快地触键,准确严密的节奏,均 匀透明的音色,稳定统一的速度,典雅纯净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单良子.《库劳钢琴小奏鸣曲的音乐学研究——以Op.20三首与Op.55 的前三首为例》[D].中国学术期刊网201l_ 【2]张铭.《关于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探索,2003. 责任编辑:晓芳 i 71 钝戈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