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毕业论文(设计)北宋汝官窑的芝麻钉研究.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174082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0.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宋汝官窑的芝麻钉研究摘要关键词 4Content Abstract Key Words 5引言 6第一章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起源 7第二章北宋汝官窑芝麻钉底足的基本类型及特点第一节北宋汝官窑底足的基本类型 8第二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底足的特点 10第三章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原料特点及制作方式第一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原料特点 12第二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制作方式 13第四章 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艺术特色及影响第一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艺术特色 15第二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影响 16结语 181920参考文献 致谢汝官窑从创烧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精湛的工艺、高贵的釉色、精细的胎泥、 独特的造型、神秘的烧制雄居五大名窑Z首,不仅为当时广大民间所喜爱,更受宫廷的 青睐,成为著名的御用品,即“汝官瓷”汝官瓷的釉色独特,其青色犹如“雨过天晴” 之后的天空那般淡雅、雨润、细腻,釉层中以玛瑙入釉使釉色呈现出莹润的玉质感 除此之外,汝官瓷的工艺精湛,其中满釉裹足、小芝麻钉支烧是汝官窑的重要特征之 一本文从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起源、芝麻钉底足的基本类型及特点以及北宋汝官窑 芝麻钉的原料、制作方式、艺术特色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及了解传统器物文化之 精髓。

      关键词汝官瓷御用品芝麻钉支烧SummaryRu kiln burning from the record has bee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the con summate craft, n oblc glaze, fine mud the ti res, unique styl ing, the mys tc rious firing ranks first of the five famous kilns, not only was the civilfavorite, even more favor by the court to become a famous Imperial supplies, 〃Ru Guan porcelain. Unique Ru Guan porcelain glaze, the blue like a 〃stothe sky is so elegant,Yurun fine. Agatc into glaze glaze layer to make the glaze showing a shiny texture of jade. In addition, the exquisite craft of Ru Guan porcelain and the glaze over foot binding, a small sesame nailing bur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Ru kiln. North Songru Guein kiln sesame origin of the nail, the sesame nail foot at the end of basic type and charactcristics of the North Song Ruguan kiln sesame nails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spect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objects of culture.Key wordRu Guan porcelain Imperial Supplies Sesame nail Support burn引言汝官瓷有是北宋鼎盛时期的艺术珍品,以汝窑为代表的宋代官窑之朴素之气是 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一个反应。

      其釉色淡雅含蓄,在朴素Z中表现着内在的心灵意 蕴汝官窑的满釉支烧,既继承了历代的传统工艺,又发挥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芝麻钉以超越矜心著意的小巧,追求造化同工的大巧,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 因此芝麻钉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汝官瓷美学得到升华第一章 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起源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分两部分组成,一专 门为宫廷烧制御用品称为汝官窑;一为广大民间生产 生活日用品,称为民窑为了便于区分,学术界习惯 于把前者统称为汝官窑或官汝,而把后者则称作为民 汝,宋代汝官窑真正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时间较短,大 约在40年左右,宋钦宗的靖康之乱(1126年)金兵入 侵中原,宋王朝被迫南迁,汝窑一度荒废,流传至今 已是罕见图1)宝丰淸凉寺汝窑遗址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早有“汝窑宫中禁烧, 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Z 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北宋以来,传世汝瓷品总数不 足百件,而成为“稀世珍品”,历代皇帝皆把她作为镇 宫之宝敬之至1987年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 过对清凉寺六次发掘,确定了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官 窑遗址就在宝丰大营镇清凉寺村,汝官瓷的发源地就 是宝丰(图1)此项考古新发现,让我们更多的了解 北宋汝官窑的相关信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汝瓷的满釉支烧工艺,继承于唐代的岳窑(今湖南 岳州窑)的支钉支烧技术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汝瓷工匠先要根据所造器形的大小,烧成圆底尖锥状 的支钉,所谓的支钉,并不是铁钉,一千多度的窑温,会使任何金属溶化这种支钉,就是用瓷土搓成的, 底部盘状或长条状,上面排列三、五枚支钉,钉尖向 上(图2)芝麻钉,指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烧,把器 皿支在空中烧,烧好以后,底部釉面会有芝麻大小的 几个点,《遵牛八笺》描述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就是指细小的支钉支烧留下的芝麻粒大小的痕迹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 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 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过去宫廷对汝瓷工艺要求极其严格,被选入皇宫的 御用品,大都是一级品,而对带有瑕疵的产品,又得 在出窑时,就可能按照不合格作了处理,这在发掘现 场的瓷片堆积中可以得到证实(图3)对于少数幸存 传世下来的一些作品,更是证明了北宋汝官瓷的工艺 精淇,玛瑙入釉、满釉裹足、支钉烧制,成为了辨别 民用汝瓷与御用品的重要标志第二章北宋汝官窑芝麻钉底足的基本类型及特点第一节北宋汝官窑底足的基本类型(图3)清凉寺汝帘址挖掘现场(图4)北宋汝官宋弦纹弊高12.9cm 口径 18cm 底 17. 8cm汝官瓷的胎质大多呈香灰色,釉色呈天青色。

      因选 玛瑙入釉,使釉面抚如脂、视如玉,并以开片为美, 不讲究刻滑花装饰,个别器物仅仅只装饰一道或者几 道弦纹汝官窑的底足设计,既继承了历代的传统,有发挥到了白己的独特Z处而且汝瓷最明显的特征 就是盘、碗、洗等均采用满釉裹足支烧的方法,在器 物的底部往往都留有芝麻大小的支钉烧制痕迹弦纹樽(图4)器型仿汉代铜尊烧制而成,樽直口 圆筒腹,平底,由三个变形兽足支撑,樽外壁上中下 凸起七道弦纹,工艺上采用支烧,底部有五个小芝麻 钉痕,里外满釉,色质柔和盈润,造型完美和谐三足樽(图5)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 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而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 有五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 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 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 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碗(图6)仿唐代金银器碗的造型,其敞口微外卷 沿,深腹、圈足外撇,其足内有五个小芝麻钉痕及乾 隆御题诗:“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 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僦, 足犹钉痕异匏樽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 言器型较大而别致,汝窑传世品稀少,这种碗形 更为罕有,碗里外施满釉。

      图5)北宋汝官窑三足樽高 4cm 口径 18. 5cm 足距 16. 9cm(图6)北宋汝官金碗高 6. 7cm 口径 17. lcm 足径 7. 7cm(图7)北宋汝官窑莲花式温碗莲花式温碗(图7)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Z纹饰 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淤泥而不染Z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 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 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水仙盆(图8)是汝官瓷特有的造型,椭圆形盆, 垛口,四云头形足,低芯的两端各有三枚,共六个支 钉,满釉支烧纸锤瓶(图9)纸锤瓶形制如造纸打浆时所用槌 具,故名此瓶原为盘口,或因口沿损伤,刻意磨平, 故成直口露胎底微敛,平底支烧,器底留有五支钉 痕迹刻花鹅颈瓶(图10)敞口细颈,下有圈足,颈部 长腹分别刻以折枝莲花,底部施釉,底足露胎,采用 垫饼垫烧器物刻花鹅颈瓶不仅造型讲究,而且用刻 花装饰,更饰以天蓝釉,保存完整无缺,实在弥足珍 贝O笫二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底足的特点(图8)北宋汝官窑水仙盆(图9)北宋汝官窑纸锤瓶 高20. 4公分 口径4.0公分 底径& 7公分宽13.0公分(图10)北宋汝官帘刻花鹅颈瓶口径5. 8厘米足径& 4厘米高19. 6厘米芝麻钉工艺在宋汝瓷中的使用成为当今判断“弃 定用汝”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芝麻钉工艺的使用结 束了 “定瓷有芒”芒口(图11),使瓷器制作工艺更 加的细致入微,外观相态更加的精细、美观、完整。

      则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芝麻钉支烧汝官窑的 芝麻钉菲常坚细、尖锐,支烧的疤痕极为细小满釉裹足是支钉烧制最为明显的特点Z—,满釉 支汝官瓷大都是通体满釉,为了使器物外观挂釉完整, 足部的釉要裹过来(图12),器物的烧制工艺为满釉裹 足支烧,如盘、碗、樽等器物均施满釉,使器物表而 和内口沿均不露胎因为釉在高温时候熔融,经化学 变化后变成硬度高的半透明玻璃质物质,如果挂满釉 直接入窑烧制,一定会使器皿粘在窑板上,为达到通 体满釉的完美效果,则采用支钉工具支烧,釉也粘支 钉,但是支钉因接触而积小(图13),待岀窑之后,用 东西敲下去就行了所以底•部满釉的器皿通常会有芝 麻钉大小的支钉痕迹是非常讲究的工艺,是其他瓷 窑所少见的从现有发掘岀土的实物标本来看,御用汝 瓷除了采用满釉裹足支烧以为,也有采用垫饼(图14) 烧制的,即底部施釉,而底足露胎除了芝麻钉,也 采用长条状支钉,而且支在圈足周边的底部图11)宋代定瓷(图12)清凉寺出土瓷片(图 13)(图14)清凉寺出上垫饼芝麻钉痕是支钉烧制的又一特征,钉痕的数量多 为单数,即三枚或者五枚极为规整,痕迹很浅,大小 如芝麻汝官窑的芝麻钉非常坚细、尖锐,支烧的疤 痕极为细小,这也是鉴定汝瓷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 唯独海棠式水仙洗,则在低芯的两端各有三枚,共六 个支钉。

      张公巷汝窑器大多数,呈圆形支钉痕,底足 无釉,为梨烧而成故汝瓷素有“大不盈尺”只说,汝官瓷口常用瓷 比较多,多为小型器皿,少粗笨大型器皿,器物的高 度一般不超过30厘米,一些大型的器物,底部圈足不 施釉,直接入窑烧制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 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汝官瓷的烧制成为为宋代皇室用瓷的典范第三章 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原料特点及制作方式(图 15)第一节北宋汝官窑芝麻钉的原料特点汝官瓷原料调制十分考究,胎质细腻,钉痕精致, 釉更为一绝,玛瑙末为釉,成瓷后色如美玉,亮不刺 目,温润古朴更与芝麻支钉、满釉裹足制瓷工艺合于 一体烧成,是汝官瓷釉的绝技特点历代对传世珍品 多有仿制,都因此绝技未能突破而失败香灰胎是汝官瓷主要特征之一,芝麻钉呈白色故 出窑,支烧工具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