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亲子游戏中影响家长角色定位的因素及建议.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7952061
  • 上传时间:2023-10-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亲子游戏中影响家长角色定位的因素及建议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亲子游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在借鉴国内亲子游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观察研究的方式,在真实的幼儿家庭游戏场景中对亲子游戏中家长角色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访谈详细分析了影响家长所扮演角色的相关因素在深入思考所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开展家庭亲子游戏活动,为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成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关键词 亲子游戏 家长角色 角色扮演一、亲子游戏中家长角色的影响因素(一)、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指父母在抚育子女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对儿童期望及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它可以作为行为发生的心理来源,以养育行为为中介,影响儿童发展;或通过环境设置来构成特定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特定的期望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出不同发展特征的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大致包括人才观、亲子观、游戏观、儿童观和教子观几个方面另外,家长的消费观念和教育观念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也会对家庭游戏产生影响二)、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和性格在本研究中,家长的文化层次不相上下,但是家长的职业却有存在差异。

      如A家长作为教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教育理念,在对待孩子的游戏以及与孩子的游戏互动中,有着明显的倾向性在与孩子的游戏互动中,父母不是知识的权威,不是高高在上的处世能手,不是绝对的仲裁者,而是与孩子一样的游戏伙伴,甚至是孩子引领的迷路者,父母与孩子应互为学习对象亲子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这是它突出的特点游戏于幼儿而言,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其次才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这种手段给了幼儿幸福和偷悦,与父母也是一样从孩子那无忧无虑的游戏心态中,家长也感悟到来自孩子的爱、安全和温情在亲子游戏中,父母的性格特征影响着亲子互动的传递机制,父母的游戏性越高,在亲子游戏中的情感表达和游戏刺激越积极,儿童对父母的反应及游戏行为就会越积极父母可以通过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来强化或弱化子女的行为反应,依次激励他们获得早期信任感、主动感与自信心具有积极性格特征的家长能激起孩子积极的情感共鸣,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游戏氛围三)、家庭文化环境家庭居室的装演布置,以及家长提供的游戏环境,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一个家庭的文化环境,具体地体现了父母们的理想意愿、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居室的装演布置,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可以说,孩子居室装演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未来的希冀;是父母向孩子诉说内心无声的、形象的语言,这其实也是父母们最具体、最细微的文化创造父母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德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创造着家庭文化并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当孩子进入儿童期时,父母在陪同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言谈举止等文化信息,直接影响到儿童四)、不同的游戏类型不同的游戏类型,家长参与的心态也不一样,影响着家长在亲子游戏中的角色另外,有的游戏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有的游戏单个人就能进行,诸如玩开小车、积木之类的游戏,很多都是孩子独自玩,家长旁观或者不参与,现在儿童的玩具很多都是设计成适合一个人玩的,这更加重了孩子的孤独感,当然,只要父母肯陪孩子玩,什么样的游戏都是可以多人开展的五)、儿童的个性和年龄特点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不同年龄儿童的游戏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在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先于伙伴游戏发生,同时影响着儿童玩物游戏、语言游戏的发生、发展,随着儿童身心的进一步发展,在亲子游戏和玩物游戏发展的基础上,伙伴游戏出现并获得发展。

      随着婴儿的发展,婴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增长,婴儿会主动逗引成人,从被动的游戏者转变为主动的发起者,即便是最初的亲子游戏中,婴儿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游戏者,成人也要尊重儿童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也是影响家长在游戏中角色扮演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关于亲子游戏开展中的建议下面我针对本研究的研究分析,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家长对亲子游戏指导的改善和提高一)、正确认识家长在亲子游戏的价值作为家长来说,不应该只是从自己的想法出发,来判定某种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是否有价值有价值的游戏应该是那种以幼儿主体性体验为基础又能促进其经验不断提升、发展的游戏,家长也应该注重在平常的非游戏生活中,积极创造体验的条件和氛围,带领孩子多进行各种体验同时,家长应注重体验的完整性,那种以牺牲幼儿当下来追求未来的完美的做法更不可取亲子游戏始终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家长的陪伴和支持会使孩子游戏时心情更轻松、更投入,获得更多的快乐家长要意识到自身参与幼儿游戏的重要性,以游戏性的精神状态与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积极的互动,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升幼儿游戏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家长应提供给孩子自由的游戏空间目前城市幼儿家庭的住房宽敞,而很多孩子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游戏空间,我认为,幼儿家庭可以根据空间条件为儿童创设专门的游戏区域。

      它对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丰富幼儿的亲子游戏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第一,家长可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提供给孩子自由活动室,体现尊重,凸现自主家长在布置活动室时,不求豪华,但要求墙面布置儿童化,橱柜设计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物品摆放便于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空间布置利于幼儿的操作和活动重点在于:突出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让幼儿参与活动室的设计与布置,尊重幼儿的想法,采纳幼儿的建议;三是玩具、物品摆放的高度要以方便幼儿取放、收拾为宜总之,一切应从孩子出发,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游戏活动室的小主人第二,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能促进孩子发展需要的游戏材料除了一些如图书、纸、笔等学习用品之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多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游戏材料我们更赞赏家长为孩子收集一些废旧物品作为孩子的游戏材料如一些废纸盒、饮料罐、挂历纸、旧毛线等等这些材料为孩子开展各种自主游戏提供了必要的材料支撑,同时也是幼儿进行创造性制作活动的原材料,孩子们可以通过剪剪贴贴等活动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各种技能的发展第三,家长应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游戏空间内独立操作,让孩子有操作、转换、组合材料等活动的机会,允许孩子自由地选择自己操作的材料和活动。

      如孩子可以在游戏房内选择搭积木、玩拼图、做手工、玩卡通,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要怕孩子把房间弄乱,有时候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会像大闹天宫一样把房间里翻得乱七八糟,而这可能也是孩子游戏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物品、有序摆放的习惯很重要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成人的帮助,然后逐渐让孩子自己整理,当然也需要适时的提醒三)、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亲子游戏氛围民主教育要求父母放下“父道尊严”,给予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家庭民主气氛是培养孩子民主意识的最好课堂,只有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的权利与责任,民主之花才能真正开放在家庭中,家长注重与子女平等交流,互相商讨,不武断,不强迫,充分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既不溺爱孩子也不“棍棒教育”在这样一种互相教育、影响,互相学习、启发,互相取长补短的家庭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和谐融洽,子女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权利,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更为积极主动,思维更富于创造性,学习成绩也自然出色同时,在这样平等民主的家庭学习气氛下,家长虚怀若谷,更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和威信,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主导作用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父母也乐于向孩子学习。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有助于创设和谐、融洽的游戏氛围创设和谐的亲子氛围,就是把家庭生活活动变成家庭成员共同享受天伦之乐、体验人生幸福的过程父母从观念到行动上切实尊重幼儿,尊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孩子的爱好与才能所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孩子的长处,给孩子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让儿童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生活、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四)、发挥环境系统支持作用,加强家园联系与合作教育生态学认为,各种社会机构乃至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建立平衡的教育生态系统,有益于提高教育效益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幼儿教育,意味着将幼儿放入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自身发展,幼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对于幼儿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些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它们之间作用的一致性是幼儿良好发展的保证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加强家园合作,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的促进亲子游戏的开展参考文献[1] 周红英.家长工作与亲子游戏[J].山东教育,2001(3)[2] 杜威著,王承旭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阮慧贞.亲子游戏环境中亲子游戏互动因素之探讨[D].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4]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7.[5]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雨薇.告别亲子游戏中的6个错误[J].家教指南,2006(5).[7] 李凌燕.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20).[8] 陆春燕.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J].山东教育,2004(6).[9] 尹芳.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10]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