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比较.ppt
25页李清照前后期的创作对比 主讲内容主讲内容一、赏析前期代表作:《点绛唇》三、通过对比,以小见大,观李清照前后期诗作风格变化二、赏析后期代表作:《声声慢》 李清照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号易安居士,南宁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士,南宁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誉.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晚景凄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点绛(jiàng)唇 【宋】李清照 蹴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溜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蹴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上阙】•描绘了一个身躯娇小、额描绘了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的娇美形象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下阕】 准确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准确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把一个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复杂情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复杂情感,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细腻而生动感,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整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活生生的刻画了一个活泼害羞,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李清照的词就是这样,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此准确,勾勒人物形象是那样的生动,以致呈现给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的我们面前,依然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感觉距离还是那么的近,仿佛就是在昨天发生的一切故事。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这里的客人传说是她的丈夫赵明诚,显现出她初见未婚夫时的小女儿的娇态,表现的非常细腻而富有情致此诗与她的后期作品的风格很不一样,她只是一个无忧无虑情窦初开的少女,我认为这是她在词方面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这词中就可看出她善于将生活中的小事写的很有情趣,与她后来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比照她前后的情感变化就能体会她的成长声声慢李清照•鉴赏:• 此词为李清照晚年所作的名篇之一通过与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忧患意像:熔铸了作者情感的事物淡酒 晚风 秋雁黄花 梧桐 细雨•总体特征:添愁 助愁•语言特点:•1.叠字运用,创意出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富于口语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直接抒情的句子: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淡酒淡酒晚风晚风秋雁秋雁黄花黄花细雨细雨梧桐梧桐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结论:酒是“愁”的象征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前期词的主要内前期词的主要内容及风格:容及风格:•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闲适之情、爱恋之情,山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闲适之情、爱恋之情,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
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以清新,秀丽、婉转的格调抒写真挚情以清新,秀丽、婉转的格调抒写真挚情•《点绛唇》《点绛唇》 、《如梦令》、《如梦令》 、《醉花阴》、《醉花阴》 后期词的主要内容后期词的主要内容及风格及风格:A.孤苦及故土之思孤苦及故土之思例:《武陵春》、《声声慢例:《武陵春》、《声声慢·秋情》秋情》B. 盼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盼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朝廷偷安苟活的和对南宋朝廷偷安苟活的鞭挞和批判鞭挞和批判例:《永遇乐例:《永遇乐·元宵》元宵》 C.悼念亡夫悼念亡夫例:《孤雁儿》例:《孤雁儿》 谢谢指导!谢谢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