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11页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林虑中学2017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 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 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 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2.《明夷待访录》写道:“古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表明作者(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众治”C. 提出君臣平等 D. 认为工商皆本3.《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A. “事异则备变” B.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C. 加强君主集权 D. 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4.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5.春秋时期,有学派主张不用进步的器具,不用舟车,没有战争,结绳记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该学派是(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6.彼特拉克要求人们热爱尘世的生活,因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起城市和社会据此可知彼特拉克提倡( )A. 实用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经验主义 D. 浪漫主义7.法国政治家家基佐说,凡是宗教改革深入的地方,不论其成败如何,都使思想的活动和自由迈出了大步,向人类心灵的解放前进,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是欧洲转型期的一次伟大变革C. 在底层传播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D.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8.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其思想核心是( )A. 权力归人民集体所有 B. 权力归资产阶级所有C. 权力归金融贵族所有 D. 权力之间的制衡9.《鲁滨逊漂流记》是l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 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 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10.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A.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 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D.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维新派思想家严复以《法意》为书名,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论法的精神》翻译出版,全面介绍三权分立的理论这位启蒙思想家是( )A. 洛克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12.“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这是唐代诗人李颀赞赏其书法家好友的经典诗句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苏轼 D. 张旭13.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描绘市井风俗的作品是( )A. 《清明上河图》 B. 《送子天王图》 C. 《山水十二景》 D. 《女史箴图》14.昆曲和京剧都是中国的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列关于昆曲和京剧说法正确的是( )A. 昆曲,原称昆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 B. 片面追求音乐性、文学性成为昆曲致命弱点C. 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自制有声电影 D.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15.书法是一种艺术。
一种字体,有人谓之:“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它是( )A. 草书 B. 楷书 C. 行书 D. 隶书16.“书画同源”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中国古代书和绘画成就斐然以下代表作中属于魏晋时期书画成就的是( )①《兰亭序》 ②《女史箴图》 ③《多宝塔碑》 ④《清明上河图》 ⑤《洛神赋图》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17.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 )A. 唐诗和宋词 B. 国风和《离骚》 C. 楚辞和汉赋 D. 国风和汉赋1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重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 )A. 清新婉约 B. 通俗易懂 C. 刚健豪放 D. 沉郁悲壮19.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 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 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 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0.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找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 牛顿经典力学 B. 网络信息技术 C. 进化论 D. 相对论21.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赫胥黎22.有人说,在1859年以后,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改变了人类对于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认识文中的“它”是指(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B. 教会主张上帝创造了人类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 D.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23.下图是19世纪一位科学家用来说明“获得性遗传”的例子,这位科学家是( )A. 拉马克 B. 普朗克 C. 胡克 D. 施莱登24.“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A.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C.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D.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2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者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
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信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 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26.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董必武27.关于维新变法,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曾这样说:“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B. 严复《天演论》 C. 梁启超《变法通议》 D. 魏源《海国图志》2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海国”这一概念,其实他已经清楚许多国家在陆地上与中国是连在一起的,只好又把“海国”分为“海岸之国”与“海岛之国”,将在地域上与中国相连的国家称为海岸之国,将真正的“海外之国”称为海岛之国这种划分表明魏源( )A. 对当时世界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B. 冲破了传统夷夏观的认知局限性C. 初步形成中国是世界一部分的观念 D. 没有根本摆脱传统夷夏观的影响29.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中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是国人“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
梁启超分析中国积弱的根源,其目的在于( )A. 唤起国人现代国家意识 B. 表达政治改革的紧迫性C. 动员国民参加民主革命 D. 为推翻满清作思想准备30.杜甫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见其继承了( )A. 汉赋夸饰的特点 B. 《诗经》现实主义传统C. 楚辞浪漫的风格 D. 骈体文的浮华风格二、非选择题31.(10分)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反映了儒家思想已占统治地位,成为主导思想 请回答:(1)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从教育、文化、哲学)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 (2)材料二的这种确立儒家思想成正统的情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以1500年为分界,提取图表中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领先者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34.(10分).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独立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