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江南》教案12篇江南课文教案.docx
59页语文《江南》教案12篇江南课文教案 下面是我分享的语文《江南》教案12篇 江南课文教案,供大家参考语文《江南》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习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习),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展开想象,拓展学习 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语文《江南》教案2 《桃花扇》事情带作家孔尚任的血泪之作,历经十栽,三易其稿,被称为是清朝戏曲压卷之作他虽然以爱情为主线,却打破了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爱情”在这里只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作者更为深刻的思索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幻灯片2) 课前准备 下面我来看看同学们语系的情况(学生介绍孔尚任、写作背景、本课的文学样式、剧情) 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解说 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哀江南》与《桃花扇》的关系吗?可不可以说《哀江南》就是《桃花扇、余韵》?(幻灯片3) 2、看”哀江南”三个字,“哀”表现的是什么?“江南”具体指的哪里?为什么要哀江南(南京)?不用急于回答,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3、请同学们看宾白部分我来找三位同学份角色朗读 4、xx你认为从宾白部分能得到哪些信息?苏昆生都到了哪些地方?以什么为顺序?(幻灯片4) 5、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并思考七支曲子,是怎样照应宾白中提到的地点的。
6、刚才我们读的曲词以描写什么为主?(板书“景”)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板书“衰”)仅仅是在写衰败的景象吗?(板书“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板书“哀”)这种表现手法叫做什么?(板书“(寓情)”) 7、第七支曲与前六支曲在抒情方式上是否相同?(板书“(直抒)”)不论是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同一种情感——(板书“亡国之痛”) 8、如果刚开始就表现“亡国之痛”不免有失中国人曲径通幽的什么习惯,所以要先铺垫,奠定情感基调,这就是[北新水令]中的一句唱词的作用在预习课文时,有同学发现了一个问题:“挑”该读几声?下面我们一起考证一下幻灯片5) 感谢同学们成为我求知的动力,让我又一次认识了教学相长你们是我的一字之师,同时也为我们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而鼓掌吧! 研读品味 1、(幻灯6)残军是虚写溃逃时的情形,是由废垒产生的联想;瘦马是实写眼前所见,更显凄凉寥寥几个字,真切的呈现了南京城郊经历战火后伤痕累累的萧条景象体现了语言的凝练生动特点我们以前熟悉的一首小领与之有相似之妙《秋思》) 2、(幻灯7)采用了对偶修辞,描绘了明故宫墙倒宫塌,破败不堪的景象上下句配合,增强了表现力,节奏也更为鲜明。
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声情并茂的展现了黍离之悲、亡国之痛 3、(幻灯8)战后秦淮河失却了往日的喧闹,成了荒无人烟的空巷,再好的美景也无人欣赏,只能任白鸟自飞,绿水自流,黄花红叶空自娇艳更深切的表现了悲凉之感景物本无情,是什么原因我们能体会到其中渗透着的情感呢?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有哪句也有同样效果?(花自飘零,水自流) 4、(幻灯9)仔细观察,这段曲词有哪些字是押韵的?读起来有什么特点? 5、除了刚才我们赏析的这些句子,还有哪些你认为能表现亡国之痛的?请你读出来并简要赏析 6、同学们会发现刚才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思路或者答的不全面,没有条理,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回答幻灯10) 7、根据这些角度,找出本文体现的写作特点 8、下面我们来尝试用才雪到的方法来对比赏析《乌衣巷》与本文的写作特点 总结: 苏昆生含泪蘸血的声声悲歌,气薄云天,情撼山河,回旋激荡,不仅是为侯方域、李香君爱情悲剧的感伤,也是对土崩瓦解的大明帝国的凭吊,更是“五十年兴亡看饱”的人生感悟《哀江南》是封建末世无可奈何的一支挽歌,也是警醒世人的一曲爱国主义强音!同学们,今天我们赏析《哀江南》,只是借此为大家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戏剧的大门,那些优美的韵律、如诗的语言、省情并茂的表演,就巷一杯香茗,还需细细品味,才能得其精华。
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但我希望大家能在这45分钟里有所收获语文《江南》教案3 设计理念: 《江南》(苏教版第一册)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2、情感目标: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3、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江南水乡的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歌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江南》 25 3∣ 21 6∣2 ―∣2 0 ∣ 江 南呀 可 采 莲 呀, 鱼 戏 莲 叶 西 呀, 25 3∣ 21 6∣5 —∣5 0∣ 莲 叶呀 何 田 田 呀, 鱼 戏 莲 叶 南 呀, 6 56 1∣ 25 3∣ 2 ―∣2 0∣ 鱼戏 莲叶 间 鱼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北 呀, 2 52 1∣ 6 5 ∣ 12 6∣5 —∣5 0‖ 鱼戏 莲叶 东 鱼 戏 莲叶 东 呀。
江南 可采 莲 呀 江 南可 采莲 呀 这首歌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 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 (课件展示江南采莲图) 课件出示: jiāng nán 江 南 指导读音nán 南 教师讲解: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预习检查,初读古诗 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liɑn yè tiɑn tiɑn kě 莲 叶 田 田 可 yú xì liɑn yè jiān 鱼 戏 莲 叶 间 3、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①自由读 ②指名点读 ③教师范读 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都挺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读完后,学生评价)老师为什么能读好呢?因为老师知道每句诗的意思,知道它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因此能够读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诗 三、创设情境,理解古诗 (一)理解第一句 1、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1)小朋友们,你们看荷叶长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采莲] 小朋友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其实已经说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看。
这句是赞美荷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多么 (2)荷叶长得茂盛,荷花开得怎么样?采莲姑娘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心情怎样? (3)荷塘上采莲姑娘们一边采着莲蓬一边说笑着多热闹呀! (4)江南真是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 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指导朗读 (配乐,边读边做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就是采莲人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 (二)理解第二句 1.荷塘里多热闹呀,你们看小鱼也来了,它们在莲叶间 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游到北 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里的“戏”就是游戏的意思,为什么不用“游”呢? (引导:只有人才会游戏,这里说小鱼也在游戏,就是把鱼当成人来写你们觉得是鱼游莲叶间有趣,还是鱼戏莲叶间有趣呢?) 2.指导朗读 小鱼们在荷塘中玩得多么高兴啊,谁来把第二句读一读 指名读,男女分组读,师生配合读 四、再入情境,背诵古诗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配乐),,小朋友们,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这时你划着一叶小舟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荷塘中,荷叶长得密密层层,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
荷花也开了,有粉白的,有粉红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呦,还有那饱满的莲蓬多诱人呀,采莲姑娘们也划着小船来采摘莲蓬了,她们说着、笑着,欢笑声飘荡在荷塘上小鱼也来赶热闹了,它们在荷叶间游来游去,玩得多高兴啊! 小朋友们,刚才老师说的这些景色,你们都看到了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把这首古诗读几遍,看能不能把江南美丽的景色和姑娘们采摘莲蓬时那种欢快的场面给读出来 指名读,点评 配乐朗读 五、学习采莲歌 小朋友们,咱们唱着歌,一起去采莲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江南,边唱边做动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背诵江南 2、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