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2023年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 .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49701659
  • 上传时间:2023-08-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面源污染是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日益严重,逐渐成为耕地质量退化、农村内部环境恶化、影响各类水体水质和农产品质量平安的主要因素,制约着全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为全面掌握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情况,有效控制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根据工作安排,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我市农村面源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来自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农村生活源等 〔一〕种植业污染情况 1.化肥残留化肥使用过量,是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和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2023年全市化肥使用总量〔折纯〕为20万吨,使用强度〔折纯〕为696.06kg/hm2〔播种面积按287333.3公顷计算〕,远远超过兴旺国家225kg/hm2的平安上限,是国际平安标准的3.1倍化肥的超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退化,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江河湖泊富营养化如xx县江口湖水域已出现中度富营养化 2.农药残留。

      农药不合理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平安去年全市农药用量接近202300吨,约有80%〔800吨左右〕农药因不合理使用被浪费,被浪费的农药残留于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及农产品质量平安和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农药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等物质,也造成对大气和周边环境的污染 3.农膜残留农膜回收率低,“白色污染〞严重202023年全市农用薄膜达2000吨,约40%〔800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农膜在缓慢的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污染物,致使耕地质量下降,不利于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减产 4.秸秆燃烧秸秆大量燃烧,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去年我市秸秆产量为12023.11万吨,直接燃烧27.9万吨,用作燃料45.8万吨大量的秸杆没有开发利用直接用于燃烧,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养殖业污染情况 1.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我市畜禽养殖开展迅猛,但传统、分散、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仍占较大比例,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不高202023年,全市存栏生猪485.7万头、牛80.9万头、羊20235.8万只、家禽3429.7万羽,年产粪便达41.11万吨。

      适度规模化生猪养殖户2.1万户,养殖50头以下的农村散养户数量庞大,绝大多数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没有污水粪便的处理设备设施和相关处理技术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道、水库、土壤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xx区皂角丫村群众来信反映养殖场粪便直排,污染河水和周围环境,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前不久才得以彻底整治 2.水产养殖污染我市属于内陆区域,现有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鱼、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全市有规模水产养殖场330个,养殖专业户2000户,养殖总面积1120231公顷,饲料总使用量约为5万吨/年,药物总使用量20吨/年202023年我市水产养殖场共排放化学需氧量1895.01吨,总氮248.19吨,总磷44.65吨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粪便、饵料沉淀以及为使水生殖物生长而撒播的各种肥料及药品造成湖泊、水库、池塘污染 〔三〕农村居民生活污染情况 我市农村人口540万人,农村年产垃圾量在195万吨左右,污水排放量接近2000万吨目前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未处理垃圾量近125万吨,生活污水大多直排。

      逐年递增的垃圾和废水既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又加剧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进程 二、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一〕环境意识淡薄 农村面源污染分布在广阔农村,属渐进式、累加式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点,短期内不会造成重大环境影响事件,容易被无视一是局部基层领导干部环境意识淡薄,无视了面源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还普遍存在二是广阔农民环保知识缺乏,对面源污染了解不多一方面为省时省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加剧了农村面源污染;另一方面对已建好的环保设施不保护,废弃物乱扔,垃圾粪便随意乱放等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 〔二〕政策配套滞后 虽然我国已公布实施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及地方法规,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强制性、引导性技术标准和标准缺乏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优惠政策不明确,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也未出台,同时,已有的环保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惩办力度不强 〔三〕防治机制不力 一是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农用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技术指导及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管理涉及许多部门,各部门侧重面不同,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中,很难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各地没有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没有建立起农村面源污染的监管及惩防体系。

      二是根底科技支持缺乏农村面源污染长期的根底性监测调查和研究缺乏,有效的防治性技术标准和措施无法制定 〔四〕投入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投入主要靠业主,政府投入较少,农村面源污染很难有效防治一方面业主只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投入不多;另一方面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主要在城市及工业污染防治上,对农村环保投入经费缺乏;再次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量大,历史欠帐太多,环保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道路、厕所、垃圾堆运、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等〕,给农村环境治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没有专项经费作保障,致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加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群众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农业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面源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平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广阔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防治参与意识各县乡〔镇〕要开办培训班,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讲授科学的施肥、病虫防治知识等,切实帮助农民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

      〔二〕完善机制,强化监管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市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监测防控体系,力求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一是构建和完善农业环境平安的评估体系;二是建立养殖业环评监测体系,加强对养殖企业的归档和登记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实施生产各环节的监控;三是建立完善平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形成监测网络,提升监测检测能力,切实有效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四是加快建立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监测体系,切实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管理,建立统一的生产、销售、使用档案资料,有效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管理监控 〔三〕规划控制,科学防治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一是加强村镇建设统一规划强化功能分区,对新建的房屋,选址布局上要综合考虑,以便集中配套相应的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设施;二是要通过开展新村建设,特别是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充分考虑污水和废弃物处理配套,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污染问题三是搞好养殖企业的布局规划严格按照各县〔市、区〕出台的禁养限养区方案,同时考虑环境的容纳度,土壤的净化能力来防治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四是加快农村生产集中区建设,以便控制种植业造成的污染。

      依靠科技,全面防治对种植业污染防治:一是积极推广以重视农家肥为主体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沃土工程等新技术和新成果,减少农田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二是病虫害防治上着力扩大绿色防控技术使用面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按照一定比例减少用量次数;三是继续大力开发利用秸秆技术成果,减少秸秆的燃烧和随意堆放带来的污染对畜牧业污染防治:一是将畜禽养殖业纳入日常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制度;二是改造排污根底设施,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别离、饮排别离进行排水改造,杜绝畜禽粪便直接排放现象;三是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实行标准化养殖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标准化、标准化养殖场,引进清洁的养殖技术,实现畜禽养殖废物处置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对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积极推广生活污水净化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技术大力推广化粪池、厌氧生物膜池、生态滤池等污水处理技术,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排放 〔四〕加强领导,强化保障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切实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到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及农业开展的环境问题。

      二是组建工作机构市、县、乡、村四级都要建立专门的工作队伍,确保面源污染防治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三是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经济社会开展目标一并管理对污染情况严重,群众反响强烈,又防治不力的有关部门或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并限期整改四是切实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力度,预算专项工作经费,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健全机构、组建队伍、引进科技、建设排污设施设备、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提供资金支持五是结合农村面源污染实际,制定出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鼓励政策和惩罚措施,引导种养企业和广阔群众自觉投入到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去,加快构建全民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格局 内容总结〔1〕关于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面源污染是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2〕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优惠政策不明确,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也未出台,同时,已有的环保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惩办力度不强〔3〕强化功能分区,对新建的房屋,选址布局上要综合考虑,以便集中配套相应的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设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