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线路及设备隐患排查标准作业表单.doc
6页低压配电线路及设备隐患排查标准作业表单 表单流水号: 作业班组 检查日期 作业任务 工作安排人 作业人员 作业负责人 线路所属配电站名称 线路所属开关或线路名称和编号 一、隐患排查内容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处理方法建议检查记录1架空线路1.1设计图纸复核检查运行线路杆塔、导线、拉线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重点检查大档距(城镇地段档距大于50m或在空旷地段档距大于100m)的杆塔,转角、耐张杆塔,以及其拉线方向是否符合要求不符的必须组织设计人员核对,核算受力是否满足要求确认( )1.2杆塔1.2.1大档距段,或跨越高速公路、铁路、一、二级公路、湖泊、河流的线路段,档距应符合附件4《中低压线路各种电杆最大使用档距表》所列的电杆允许最大使用档距要求不符的必须组织设计人员核算该档电杆强度是否满足线路要求确认( )1.2.2杆塔倾斜不应超出允许范围:电杆倾斜度(包括挠度)转角杆、直线杆不应大于15/1000,转角杆不应向内角倾斜,终端杆不得向导线侧倾斜;铁塔倾斜度应不大于10/1000。
调整、必要时改造确认( )1.2.3 检查杆根混凝土电杆根部,在地面以上至1m范围内不应出现横向裂缝混凝土电杆根部裂缝宽度大于1.5mm时有断杆危险必要时更换1.2.4混凝土杆保护层不应钢筋外露混凝土杆不宜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不宜超过1/3周长且裂缝宽度不宜大于0.5mm修补、必要时更换1.2.5铁塔构件无明显弯曲、变形,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5/1000除锈、紧固、必要时更换1.2.6杆塔基础无明显下沉或上拔、损坏现象,混凝土杆埋深符合要求(一般为杆全高的1/6);杆塔周围培土足够、无开挖情况,杆塔无倒下危险加固,必要时改造1.2.7位于行人通行处的线路,相关禁止、警示牌应正确、齐全位于道路上、道路旁的杆塔有防撞设施和标志完善设施和标志,道路上的杆塔有条件的进行迁移1.3拉线、顶(撑)杆、拉线桩1.3.1 电杆受力平衡,各条拉线设置的角度符合设计图纸或设计规范要求,角度没有明显打偏,没有漏打拉线重点检查耐张杆塔和转角杆调整,补打拉线确认( )1.3.2拉线基础(拉盘)周围土壤无明显松动、缺土、浅埋、上拨或下沉等现象巩固1.3.3拉线应为镀锌钢绞线,没有断股、严重锈蚀、松弛、张力分配不均、被盗等现象。
拉棒、UT线夹等金具无严重变形、锈蚀更换或调整1.3.4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桩的倾斜角宜10°~20°;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m调整、重新设置拉线1.3.5 拉线位于道路旁、人行道或在其它容易受外力破坏的场所时,应设保护套并完整有效,且警示标志清晰、完整加装或修复防护套1.3.6顶(撑)杆固定牢固,无损坏、开裂现象,没有倒下的危险必要时更换1.3.7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必须装设拉线绝缘子或采取其它绝缘措施采取绝缘措施1.3.8拉线绝缘子无损坏,且在断拉线时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调整、必要时更换1.4绝缘子1.4.1交叉跨越绝缘子固定方式符合附表要求绝缘子瓷件无明显破损和裂缝调整、必要时更换确认( )1.4.2绝缘子无严重偏移、歪斜1.4.3绝缘子上固定导线的扎线无严重松弛、开断、烧伤等现象,导线无跌落的危险1.5横担和金具1.5.1铁横担、金具无严重锈蚀、变形,铁横担、金具锈蚀表面积不宜超过1/2,铁横担、金具无断裂的危险必要时更换确认( )1.5.2瓷横担无严重偏移、歪斜,无明显破损和裂缝,无断裂的危险。
调整、必要时更换1.6导线1.6.1导线无严重断股、损伤(闪烙烧伤)、背花痕迹、严重腐蚀等现象,导线无断线的危险调整、修补、必要时更换确认( )1.6.2导线接头(连接线夹)无严重过热变色, 1.6.3导线夹内无滑脱现象,连接线夹螺帽紧固1.6.4 过(跳)引线与邻相引线、导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3m,与杆塔、构架、拉线的最少净距不应少于0.2m;与低压线路导线距离不应小于0.2m1.7线路交叉跨越、接近其它设施的距离1.7.1导线与地面最小距离:在人口密集地区为6m;在人口稀少地区为5m;交通困难地区,裸导线为4m,绝缘线为3m没有特殊说明即裸导线、绝缘线要求相同,下同调整或改造确认( )1.7.2导线与步行可达的山坡最小距离为3m,步行不可达的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距离为1m1.7.3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裸导线3m、绝缘线2m,最小水平距离(相邻建筑物无门窗或实墙):裸导线1m、绝缘线0.2m1.7.4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3m;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净空距离:裸导线3m、绝缘线1m;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1.5m;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裸导线1m、绝缘线0.2m,最小水平距离:裸导线1m、绝缘线0.5m。
1.7.5导线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索道交叉或接近的最小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附表要求1.7.6导线与管道、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最小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附表要求,交叉跨越时高电压等级线路应在低电压等级线路之上1.8接户线(线路与用户建筑物外第一支持点之间的线路)1.8.1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调整或改造确认( )1.8.2跨越街道时,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有汽车通过的街道为6m,汽车通过困难的街道、人行道为3.5m,胡同(里、巷)为3m,沿墙敷设对地垂直距离为2.5m1.8.3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以下值:与其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为0.3m,与其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为0.8m,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为0.75m,与墙壁、构架的距离为0.05m1.8.4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在弱电线路的上方为0.6m,在弱电线路的下方为0.3m,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1.8.5接户线与各种管线交叉,应符合附表的规定1.8.6低压进户线不应从高压引线间穿过,严禁跨越铁路,跨越通车街边的接户线不得有接头绝缘子有无严重破损、脱落。
1.8.7各栋门之前的接户线若采用沿墙敷设,应有保护措施1.9其它隐患其它可能危及人身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隐患采取控制措施确认( )2低压电力电缆线路2.1 电缆路径的路面正常,无挖掘痕迹;电缆沟盖板完好修复、补齐,必要时更换确认( )2.2 电缆终端头完好,无闪络痕迹2.3 其它可能危及人身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隐患采取控制措施3低压开关箱、接线箱、无功补偿箱3.1箱体锁具完好有效,能有效防止人触摸到箱内设备和带电部位完善、修理、补全对外壳、门密封不良等导致人可能触碰箱内带电部位的情况,应马上采取措施修复确认( )3.2箱上警告标志牌齐全、正确3.3箱内无异常的声音及气味3.4箱体基础完好,无明显下沉现象3.5箱内接线头无严重发热、变色现象3.6出线口处封堵严密3.7其它可能危及人身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隐患采取控制措施4接地系统TN系统4.1 TN-C系统保护中性线应均匀分配地重复接地,TN-C系统应均匀分配地重复接地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且重复接地不少于3处对不符合要求的低压网修理和改造确认( )4.2 用户端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并检验有效TT系统4.3 TT系统除配变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绝缘水平。
4.4 装设剩余电流总保护、中级保护(必要时)以及用户端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4.5其它可能危及人身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隐患采取控制措施二、隐患排查结果序号所在杆塔(位置)填写上表隐患的序号隐患具体情况建议处理措施1#B2杆1.2.37m杆,距离地面3.5m处有10条纵向裂纹,宽度在0.5~1.5mm不等更换电杆2#A5-11.2.26m杆,电杆倾斜80度调整3#B91.2.37m杆,距离地面0.3m处有2条横向裂纹,宽度在0.5~2mm不等更换电杆456789101112作业负责人意见及签名签名: 日期:工作安排人意见及签名签名: 日期:主管领导审核签名: 日期:隐患排查作业表单使用和填写要求:1.结合巡视开展设备隐患排查工作以一回10kV线路为单位,对线路上的杆塔、基础、导线、金具、绝横担、缘子、柱上开关和刀闸、避雷器等设备,按照检查标准进行逐一检查发现的设备隐患,应逐项填写在排查结果内2.“检查记录”:如正常则填写“√”、存在隐患则填写“O”、无需执行则填写“×”;对“隐患排查结果”行数不够时,可以另附页; 3.班组长及以上人员(作业安排人)负责安排隐患排查任务,工作完毕后作业负责人填写隐患排查结果并签名确认,作业安排人审核并签名确认。
主管领导应对结果进行抽查并签名确认,抽查率不小于10%附表: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最小垂直、水平距离的要求一、裸导线二、绝缘导线第 7 页 共 7 页。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