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梯安全技术要求与标准.ppt

5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5666499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46M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电梯安全技术要求与标准电梯安全技术要求与标准江苏特检院无锡分院 金琪安 2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基础知识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n n电梯工作条件(根据电梯工作条件(根据GB/T10058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电梯技术条件》》))n n a. a.海拔高度不超过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1000m;;n n b. b.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 5~~40℃40℃之间;之间;n n c. c.运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运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 ℃40 ℃时不超时不超过过50%50%,在较低温度下可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在较低温度下可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不超过90%90%若可能在电器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若可能在电器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措施 n n d. d.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7%的范围内;的范围内;n n e. e.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存在。

      存在 3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基础知识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n n各类电梯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或保护功能,并能各类电梯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或保护功能,并能正常工作:正常工作:n n a. a.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保护功能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保护功能n n b. b.限速器限速器————安全钳系统联动超速保护装置,安全钳系统联动超速保护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动作电气保护装置及限速器绳断限速器、安全钳动作电气保护装置及限速器绳断裂或松弛保护装置裂或松弛保护装置n n c. c.撞底缓冲装置(对于耗能型缓冲器还应包括复撞底缓冲装置(对于耗能型缓冲器还应包括复位保护装置)位保护装置)n n d. d.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 4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基础知识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n n e.层门与轿厢门的电气联锁装置:n n 1)电梯正常运行时应不可能打开层门,如果一个层门开着,电梯不能起动或继续运行;n n 2)验证层门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紧急开锁与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n n 3)动力操纵的自动门在关闭运动期间,当有人穿过门口被撞击或即将被撞击时,应有一个自动使门重新开启的保护装置。

      5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基础知识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电梯主要安全技术要求n n f.紧急操作装置和停止保护装置: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措施滑轮间、轿顶、底坑应装有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保护开关n n g.轿顶应装设一个检修运行装置,如轿内、机房也设有检修运行装置,应确保轿顶优先检修运行应符合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4.2.1.3的规定 6安全规则与安全标准安全规则与安全标准n n安全规则基本上依据标准n n部分要求低于标准 9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n n4.2轿顶护栏井道壁离轿顶外侧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0.3m时,轿顶应当装设护栏,并且满足以下要求:(1)由扶手、0.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2)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扶手高度不小于0.70m,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扶手高度不小于1.10m;(3)护栏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0.15m之内,并且其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10m;(4)护栏上有关于俯伏或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须知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护栏顶与井道顶最低部件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护栏顶与井道顶最低部件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

      轿顶装有护轿顶装有护栏的电梯要考虑顶层空间距离栏的电梯要考虑顶层空间距离 10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n n4.3轿厢安全窗(门)ØØ轿厢安全窗:尺寸不应小于0.35m×0.50m消防电梯轿顶必须设计有安全窗,其尺寸应至少为0.50m×0.70m ØØ轿厢安全门:相邻轿厢,水平距离≤0.75m高度≥1.80m,宽度≥0.35m 11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n n4.4轿厢和对重(平衡重)间距n n4.5对重(平衡重)的固定n n4.6轿厢面积ØØ列出了Q-S关系表;对载货电梯轿厢超面积的控制条件做出了规定,此项在定期检验时还要检查 12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ØØGB7588GB7588:轿厢面积可以超出表中规:轿厢面积可以超出表中规定值的定值的5%5%;;ØØ超面积货梯受力部件的强度与刚度超面积货梯受力部件的强度与刚度(钢丝绳及其端接装置、曳引轮轴、(钢丝绳及其端接装置、曳引轮轴、轮齿、制动器、轿厢与轿架)、曳轮齿、制动器、轿厢与轿架)、曳引能力、安全钳与缓冲器的选用,引能力、安全钳与缓冲器的选用,在型式试验时把关;在型式试验时把关;ØØQ-SQ-S关系表不适用于非商用汽车电关系表不适用于非商用汽车电梯梯————额定载重量可按不小于额定载重量可按不小于200kg/m200kg/m2 2计算。

      计算 13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n n4.7轿厢铭牌ØØ增加了改造电梯要求——额定载重量及乘客人数(载货电梯只标定载重量)、改造单位名称、改造竣工日期等 14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n n4.8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ØØ轿厢内必须有对讲系统,仅采用警铃是不符合现行要求的该对讲系统应是全双工的(“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半双工的对讲机是不符合要求的 15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 n n4.9地坎护脚板 4.10超载保护装置ØØ>1.1Q且超载量不少于75kg;ØØ防止启动ØØ声光警示ØØ门保持打开≥0.75m>>600≥20mm 164 轿厢与对重(平衡重)n n4.11安全钳ØØ对照检查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铭牌ØØ电气安全装置(“安全钳联动开关”): 17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n n5.1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ØØ断丝指标与断丝指标与0202检规不同检规不同ØØ直径磨损指标与直径磨损指标与0202检规不同:老检规不同:老————当钢丝绳当钢丝绳公称直径减少公称直径减少7%7%时,即使未发现断丝,该绳时,即使未发现断丝,该绳也应报废;新也应报废;新————磨损后的钢丝绳直径小于钢磨损后的钢丝绳直径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丝绳公称直径的9090%% ,应报废。

      应报废多股钢丝绳的多股钢丝绳的“捻距捻距”是指外层股围绕钢是指外层股围绕钢丝绳轴线旋转一周(或螺旋)且平行于钢丝绳轴线旋转一周(或螺旋)且平行于钢丝绳轴线的对应两点间的距离(丝绳轴线的对应两点间的距离(H)) 18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19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ØØ其他类型悬挂装置:不超过制造单位设定的报其他类型悬挂装置:不超过制造单位设定的报废指标 Poly V-BeltPoly V-Belt曳引钢带;曳引钢带; AramidAramid绳;绳;6mm6mm钢丝钢丝绳等绳等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电梯分委会进行等效安全评价;国家质检总局许可 20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n n5.2绳端固定ØØ强制驱动电梯,带楔块的压紧装置;≥3个压板采用其他类型悬挂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其端部固装置的,其端部固定应当符合制造单定应当符合制造单位的规定位的规定 21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n n5.3补偿装置只要采用补偿绳,就要有张紧轮、电气只要采用补偿绳,就要有张紧轮、电气安全装置安全装置v>> 3.5m/s,除上述外,还要有防跳装,除上述外,还要有防跳装置、电气安全装置。

      置、电气安全装置 22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5.4钢丝绳的卷绕钢丝绳的卷绕5.5松绳(链)保护松绳(链)保护以上两项均针对强制驱以上两项均针对强制驱动电梯 23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n n5.6旋转部件的防护ØØ旋转部件: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及张紧轮,与钢丝绳、链条形成传动的 ØØ旋转部件的安装位置:机房(机器设备间)内 ,井道内,轿厢上※GB 12265.1—1997 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245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256 轿门、层门与层站 n n6.1门地坎距离n n6.2门间隙ØØ在水平移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对于旁开门不大于30mm,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5mm 266 轿门、层门与层站 n n6.3玻璃门ØØGB7588-2003之7.2.3.6列出了以下几种措施防止小孩的手被拖曳:a)减少手和玻璃之间的摩擦系数;b)使玻璃不透明部分高度达1.10m;c)感知手指的出现,或d)其他等效的方法 276 轿门、层门与层站 6.4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ØØ针对动力驱动的水平滑动门而设置,其关闭不需要使用人员的强制性动作(例如不需连续地揿压按钮)。

      ØØ任何一扇门板碰到(或将碰到)人时,保护装置应该自动重开门,仅一个门扇边缘使保护装置工作而重开门是不符要求的 286 轿门、层门与层站 n n6.5门运行和导向 由于磨损、锈蚀或者火灾可能造成层门导向装置失效时,应当设置应急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 n n6.6自动关闭层门装置 B(*) 296 轿门、层门与层站n n6.7紧急开锁装置B三角钥匙说明书三角钥匙说明书————如何开锁,如何开锁,开锁人站立位置(人的重心),确认锁钩的复位,开锁开锁人站立位置(人的重心),确认锁钩的复位,开锁后确保层门关闭并处于锁紧位置等后确保层门关闭并处于锁紧位置等 306 轿门、层门与层站 n n6.8门的锁紧ØØ目测锁紧元件的啮合情况,认为啮合长度可能不足时测量电气触点刚闭合时锁紧元件的啮合长度 ØØ如果轿门采用了门锁装置,该装置也应当符合层门锁要求GB7588-2003之之8.9.3规定:如果轿门需要上锁,该规定:如果轿门需要上锁,该门锁装置的设计和操作应采用与层门门锁装置相类门锁装置的设计和操作应采用与层门门锁装置相类似的结构似的结构(见见7.7.3.1和和7.7.3.3)。

      7.7.3.3规定,门锁规定,门锁装置是安全部件,应按装置是安全部件,应按F1要求验证要求验证 316 轿门、层门与层站 n n6.9门的闭合n n目的:防坠落;防剪切目的:防坠落;防剪切ØØ与轿门联动的水平滑动层门,其验证锁紧和闭合与轿门联动的水平滑动层门,其验证锁紧和闭合的电气安全装置可以合而为一的电气安全装置可以合而为一 326 轿门、层门与层站 ØØ “ “钩联钩联” ”(快门和慢门在关闭位置时钩联)可归(快门和慢门在关闭位置时钩联)可归为直接机械连接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装置均为直接机械连接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装置均应看作是门锁装置的组成部分,因此,应看作是门锁装置的组成部分,因此,“ “钩联钩联” ”处也要能承受沿开门方向处也要能承受沿开门方向1000N1000N的静态力,以及的静态力,以及沿开门方向的冲击(相当于一个沿开门方向的冲击(相当于一个4kg4kg的刚性体从的刚性体从0.5m0.5m高度自由落体所产生的效果)高度自由落体所产生的效果)n n6.10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 CØØ新检规还要求“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 ” 338 试验 n n8.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ØØGB7588-2003GB7588-2003,附录,附录D D:: 试验应以如下方式进行:试验应以如下方式进行:轿厢空载,以不低于额定速度上行,仅用轿厢上轿厢空载,以不低于额定速度上行,仅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停轿厢。

      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停轿厢 2.14: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应当在控制屏或者紧急操作屏上标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方法 GB/T10059-2009 348 试验 n n8.2耗能缓冲器试验n n8.3轿厢限速器-安全钳动作试验• •监检: 瞬时式 ——Q;超面积的,该面积对应的Q 渐进式——1.25Q;超面积的,1.25Q与该面积对应的Q两者取大者 非商用汽车电梯,1.5Q • •定检:空载ØØ试验速度:检修速度 358 试验 n n8.4对重(平衡重)限速器-安全钳动作试验ØØ轿厢空载,检修速度进行n n8.5平衡系数试验ØØ符合制造(改造)单位的设计值” 368 试验 n n8.6空载曳引力试验ØØ注意,检验要求中是:注意,检验要求中是:“ “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当不能提升空应当不能提升空载轿厢载轿厢” ”,包括:,包括:“ “曳引绳与轮槽相对滑动曳引绳与轮槽相对滑动” ”;;“ “曳引机停止旋转曳引机停止旋转” ”当轿厢自重大于额定载重当轿厢自重大于额定载重量时,做此试验可能不发生曳引绳打滑,而是出量时,做此试验可能不发生曳引绳打滑,而是出现电动机力矩保护,曳引机停止旋转。

      现电动机力矩保护,曳引机停止旋转 GB/T10059-2009GB/T10059-2009 378 试验n n8.7运行试验n n8.8消防返回功能试验ØØ火灾应急返回——操纵消防开关或接受相应信号后,电梯将直驶回到设定楼层,进入停梯状态 消防员电梯——首先预定为乘客使用而安装的电梯,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使其能在消防服务的直接控制下使用与EN81-72 相同) 388 试验 n n8.98.9电梯速度电梯速度n n8.108.10上行制动试验上行制动试验n n8.118.11下行制动试验下行制动试验A AØØGB7588-2003GB7588-2003附录附录D D,,D2D2“ “试验和验证试验和验证” ”中的中的h)h)::“ “曳引检查(见曳引检查(见9.39.3););1 1)在相应于电梯最严重制动情况下,停车数次,)在相应于电梯最严重制动情况下,停车数次,进行曳引检查每次试验,轿厢应完全停止,试进行曳引检查每次试验,轿厢应完全停止,试验应这样进行:验应这样进行:————行程上部范围内,上行,轿厢空载;行程上部范围内,上行,轿厢空载;————行程下部范围内,下行,轿厢载有行程下部范围内,下行,轿厢载有125125%额定%额定载重量;载重量;……”……” 398 试验 ØØGB7588-2003,12.4.2.1:“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

      在上述情况下,轿厢的减速度不应超过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所产生的减速度 ØØ附录D,D2“试验和验证”中的d): “制动系统(见12.4)—载有125%额定载重量的轿厢以额定速度下行,并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40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基础知识电梯安全使用常识电梯安全使用常识 41 42 43 44 45 46 47使用维护管理n n电梯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应有指定的管理组织实施有效的管理,管理组织必须关注相关的法规及国家标准要求最迟在电梯设备投入使用时,或者长期不使用的电梯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前,应通过维护组织执行有计划的维护工作如果多台电梯设备安装在共用电梯井道或空间或同一机房内,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委托同一个维护组织进行维护 48n n在电梯设备整个使用期间,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电梯设在电梯设备整个使用期间,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保证报警装置有效并与救援服务组织保持每备管理组织应保证报警装置有效并与救援服务组织保持每天天24h24h联系通信工具一旦出现故障,电梯设备管理组织联系通信工具一旦出现故障,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立即停止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运行出现危险状况时,应立即停止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运行。

      出现危险状况时,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停止电梯设备的运行在下列情况下,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停止电梯设备的运行在下列情况下,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及时通知维护组织: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及时通知维护组织:n n1 1)一旦察觉电梯设备出现异常或电梯设备所在环境有异常)一旦察觉电梯设备出现异常或电梯设备所在环境有异常变化时;变化时;n n2 2)一旦电梯设备在危险状况下停止运行后;)一旦电梯设备在危险状况下停止运行后;n n3 3)由其授权和指派的人员介入救援后;)由其授权和指派的人员介入救援后;n n4 4)与电梯设备本身和(或)其使用环境或使用有关的任何)与电梯设备本身和(或)其使用环境或使用有关的任何改变前;改变前;n n注注: : 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从实施改变的组织获得用于指导维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从实施改变的组织获得用于指导维护组织的维护说明书护组织的维护说明书n n5 5)在任何对电梯设备的第三方检查或工作前;)在任何对电梯设备的第三方检查或工作前;n n6 6)在电梯设备准备长期停止运行前;)在电梯设备准备长期停止运行前;n n7 7)在电梯设备长期停止运行后再次恢复使用前在电梯设备长期停止运行后再次恢复使用前。

      49n n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考虑维护组织所提出的风险评价结论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维护方面的风险评价: n n1)更换维护组织;n n2)建筑物和(或)电梯设备的使用发生变化;n n3)电梯设备经改装或建筑物变化之后;n n4)在发生了与电梯设备有关的事故之后 50日常检查日常检查n n电梯管理人员:持证人员n n合格标志与警示标志n n安全装置:报警装置、呼梯、楼层显示、n n 关门防夹装置n n维保情况:有效合同、维保人员、维保周n n 期n n电梯紧急开锁装置n n环境控制 51紧急救援程序与管理n n有关紧急救援的设施要求及建筑配套要求已分别在第五章、第六章中详细阐述由于紧急救援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设备性能的差异,在随机资料中必须对特定设备的整个紧急救援程序要求进行详尽的说明 52紧急救援程序说明紧急救援程序说明n n紧急救援程序说明是指导救援工作的必备文件其内容应紧急救援程序说明是指导救援工作的必备文件其内容应至少包括:至少包括:n n1 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首先与受困人员保持通话,了解)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首先与受困人员保持通话,了解轿厢内情况,依据需要通知医疗人员待命;安抚并告诫轿轿厢内情况,依据需要通知医疗人员待命;安抚并告诫轿内人员安静等待救援。

      内人员安静等待救援n n2 2)进入机房了解电源情况是否正常,观察检查曳引系统及)进入机房了解电源情况是否正常,观察检查曳引系统及安全钳是否正常,以确定直接移动轿厢的可能性安全钳是否正常,以确定直接移动轿厢的可能性n n3 3)在不能电动移动轿厢的情况下,对于具备手动盘车装置)在不能电动移动轿厢的情况下,对于具备手动盘车装置的曳引机,应切断电梯主电源开关;确定轿厢在井道中的的曳引机,应切断电梯主电源开关;确定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准备手动盘车位置,准备手动盘车n n4 4)手动盘车前应通知轿厢内人员轿厢将要移动,告诫轿内)手动盘车前应通知轿厢内人员轿厢将要移动,告诫轿内人员安静等待;然后依据救援程序准备手动盘车人员安静等待;然后依据救援程序准备手动盘车 53n n5)手动盘车装置准备就绪后,依据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和轿内重量确定轿厢移动方向,在依据轿厢移动方向明确曳引机转动方向后,双人以上手动松闸盘车移动轿厢至最近的层站开锁区域n n6)利用层站紧急开锁打开层门和轿门,疏散轿内人员后闭合层轿门,等待电梯维修人员检查修复n n7)在轿厢短时间内不能移动的情况下,对于具有安全窗的电梯,可打开轿厢受困位置上部的层门或井道安全门;利用消防梯进入轿顶,通过安全窗疏散轿内人员。

      54n n8 8)对于具备轿厢安全门的电梯,可直接利用相)对于具备轿厢安全门的电梯,可直接利用相邻的轿厢运行至受困轿厢旁,开启安全门实施救邻的轿厢运行至受困轿厢旁,开启安全门实施救援n n9 9)在确认轿厢可移动情况下,无机房电梯和因)在确认轿厢可移动情况下,无机房电梯和因手动盘车力过大而不能盘车的电梯,应优先考虑手动盘车力过大而不能盘车的电梯,应优先考虑以紧急电动运行方式移动轿厢在紧急电动运行以紧急电动运行方式移动轿厢在紧急电动运行失效情况下可实施手控松闸,利用轿厢与对重重失效情况下可实施手控松闸,利用轿厢与对重重力差溜车移动轿厢力差溜车移动轿厢n n1010)当手控松闸后轿厢不能移动时,在确定轿内)当手控松闸后轿厢不能移动时,在确定轿内载荷接近半载情况下,可打开轿厢受困位置上部载荷接近半载情况下,可打开轿厢受困位置上部的层门,在轿顶加载以使得轿厢在手控松闸状态的层门,在轿顶加载以使得轿厢在手控松闸状态下移动应特别注意当加载达到下移动应特别注意当加载达到20%20%额定载荷而额定载荷而轿厢未移动时,不能再继续盲目加载此时应检轿厢未移动时,不能再继续盲目加载此时应检查曳引机及轿厢是否存在卡阻因素,消除阻碍后查曳引机及轿厢是否存在卡阻因素,消除阻碍后才能继续救援。

      才能继续救援 55紧急救援演练紧急救援演练n n紧急救援工作的复杂性与特定的设备性能决定,在紧急救援程序要求明确的情况下,还需要熟练的操作配合为此对于特定电梯设备的紧急救援,电梯设备管理组织应组织定期演练以保障紧急救援程序具有可靠的操作人员和熟练的操作配合 56谢谢 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