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教材之复述策略例谈.docx
6页统编版教材之复述策略例谈 洪丽毓摘要:“复述”这一阅读目标的落实一直是阅读界的一大“烫手山芋”面对《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目标定位以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设置加之一线教师“复述”教学的现状,本文提出“按图索骥”“曲径通幽”“连珠合璧”等“复述”教学策略,期以对“复述”教学这一阅读目标的落实有所裨益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复述策略宋朝的叶适在其著作《水心别集十五终论》中曾经谈到:“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一、按图索骥婴儿出生后本能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进行大脑的思维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基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辅之发展抽象思维思维方式的发展形势决定了“复述”策略以具体形象可感知的方式优先渗透1.直引课文插图统编版教材涉及到借助插图进行“复述”的课文有:《老鼠嫁女》《小猴子下山》《邓小平爷爷植树》《千人糕》《小蝌蚪找妈妈》《小毛虫》这里以《小蝌蚪找妈妈》(如图1)为例,进行分析第一步:熟能生巧熟读文章是“复述”的基础第二步:洞见症结抓取图片中蕴含的关键信息纵览《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后插图,不难发现其皆是描述小蝌蚪的形态变化第三步:落叶归根。
再回课文为插图寻找解说词不难找到“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等语句第四步:聚沙成塔结合课文语句连句成段,加之小蝌蚪寻亲时的出场人物,《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即复述完成2.生成思维导图统编版教材涉及到借助示意图或思维导图进行“复述”的课文有:《蜘蛛开店》《漏》《纸的发明》《蜜蜂》《大自然的声音》这里以《漏》(如图2)为例,进行分析第一步:“明角色”故事性强或“主角”人物鲜明的文章要明确其重要人物《蜘蛛开店》主角蜘蛛,次要出场人物为顾客;《纸的发明》围绕“纸”的诞生展开;《蜜蜂》一课则以“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设计实验步骤;《大自然的声音》以“风、 水,动物”为中心展示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漏》一文则为“老婆婆、老公公、老虎、贼,小胖驴”明角色”避免在“复述”的过程中张冠李戴第二步:“理地点”即事件发生的情境《漏》一文的故事地点随着事件的推进转化屋——路——歪脖老树——山坡——屋理地点”避免在“复述”环节中遗漏某一场景变换第三步:“抓联系”即“角色”与“地点”发生的“联系”例如《蜘蛛开店》其“联系”就是顾客对蜘蛛提出的不同要求《纸的发明》其“联系”就是对应朝代与对应产物《蜜蜂》这一课的“联系”则转化为步骤与现象。
《漏》一文则已体现在示意图中第四步:“巧润色”适当加上修饰语或关联词帮助建立事与事、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承接二、曲径通幽“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有时,“复述”便如同《搭石》一般,拾级而上,曲径通幽统编版教材涉及到借助关键词句或主要环节进行“复述”的课文有:《小马过河》《美丽的鹿角》《曹冲称象》《西门豹治邺》《将相和》《狼牙山五壮士》这里以《小马过河》(如图3)为例,进行分析第一步:“探路”文章大致内容、故事大体环节,内容大概走向、情绪大抵发展等需有“初体验”画竹,需成竹于胸复述”亦是如此第二步:“搭石”关键词句或主要环节类似于河岸间平整方正的石头能否顺利过河的基础取决于石头选取的正确与否第三步:“踏步”紧走搭石慢过桥”行路有行路的节奏,“复述”有“复述”的详略例如《小马过河》“复述”的重点应是放于老牛、松鼠和妈妈对河深浅的判断上第四步:“上岸”走“搭石”的人,来回过河都需脱鞋挽裤,过后自然要放下裤脚,穿好鞋文章的“复述”亦是如此为了使“复述”更加完整深刻,可为文章的“复述”加一句结语,揭示道理或寓意三、连珠合璧“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勾陈开。
原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在一起本文这里用来借指将“复述”内容细分为表格而后借助其完成“复述”目标统编版教材涉及到表格进行“复述”的课文有:《羿射九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里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进行分析第一步:“划”,即“划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按 “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在四个时间段对衣服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应答表现划分除此,亦可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发展顺序或按照事物的特征用途等第二步:“圈”,即“圈画”回扣课文找出“急性子顾客”的要求与“慢性子裁缝”的回答第三步:“填”,即“填表”将在课文中圈画的内容有选择的,简要的填入表内第四步:“合”,即“合成”借助表格的行列顺序依次“复述”复述”目标在肩,吾等皆是行路上的探索者且行且思,且记且得参考文献[1]李传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形象思维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4(6):33-3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