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独坐敬亭山》李白唐诗宋词.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红***
  • 文档编号:212705873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独坐敬亭山》李白唐诗宋词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 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 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 孤云独无依 的句子朱谏注: 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赏析 前两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 、 闲 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 静 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 独 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 动 见 静 ,以 动 衬 静 这种 静 ,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 独坐 出神的形象,为下联 相看两不厌 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 众星拱月 式并置,前句中心词 鸟 是中心意象,加上 飞 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 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 高 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

      一个 尽 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 云 为中心词,与 去 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 孤云 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 闲 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 、 闲 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 静 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 独坐 出神的形象,为下联 相看两不厌 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 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 、 两 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 相看 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 山 和 我 的孤寂情景与 两 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 只有 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 静 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 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的 无情 ;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 、 孤云 这种动的意象与 敬亭山 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 逝去 ,对 消散 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 长安不得见 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 众鸟高飞 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 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 情中景,景中情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 传独坐之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