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车臣人的生活与性格.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138903
  • 上传时间:2017-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6.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车 臣 人 的 生 活 与 性 格2013 年 06 月 30 日 21:33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刘蓉 13 人参与 0 3 条评论 0 本文节选自:《从车臣问题到车臣战争——论车臣民族问题的缘起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2009 年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刘蓉公元 1 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中曾提到车臣人的祖先瓦依纳赫人他们最早生活在中高加索,曾创造了青铜时代晚期的卡雅肯特一哈喇乔依文化7 世纪的《亚美尼亚地理》,讲到的瓦依纳赫人居住地与车臣今天的范围一致如今,车臣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境内少数车臣人散居车臣共和国以外的地方,这主要是国家强制民族迁徙的结果,如中亚地区的车臣人是在 1944 年被强制迁徙的结果总体上,若干世纪以来车臣人大部分都生活在高加索地区,很少迁居到高加索地区以外的地方高加索地区位于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面积约 45 万平方公里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由西向东,成为南北高加索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属于俄罗斯;南侧称为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连接处、扼黑海和里海要道,北边是俄罗斯,西南边是土耳其,东南边是伊朗。

      由于高加索地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上成为该地区大国角逐的场所此外,高加索地区民族众多,大约有 50 多个民族西部主要有阿迪盖人、卡尔恰伊人、卡巴尔达人和奥塞梯人;东部主要有车臣人和印古什人,以及达吉斯坦的库梅克人,阿瓦尔人和列兹金人,此外还分布着其他一些人数较少的山地民族南高加索主要民族分布为:北部是格鲁吉亚人,南面是亚美尼亚人,东面是阿塞拜疆人由于高加索地区地形分为平原、山区、高山区由于山峦叠嶂、地势复杂,许多民族虽近在咫尺,语言却完全不通,民族关系复杂古罗马作家普林尼在其《博物志》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说罗马人在高加索地区经商要通过 80 多名译员来进行高加索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形成了车臣独特的历史地理风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车臣人在平原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在山地放牧、养羊养马等但由于土地贫痔,车臣人一般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此外,在山民中还存在着奔袭式的“掠夺经济”,即掠夺别的民族或者过往商人的牛羊财物对崇尚自由、好战的车臣人而言,掠夺他人财物并不为耻分享到: 更多 与此相对应,车臣人形成了某些自由村社制度车臣人的社会形式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由各个大小家庭组成不同的泰普(相当于部落),实行长老制,依照习惯法行事、崇尚“血亲复仇”,即如果某个家族的人被杀了,杀人者或者杀人者的家族里必须有相应的人偿命。

      车臣人早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当地脆弱的经济相适应,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低下的情况下保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长期氏族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十分落后的生产力培育了车臣人‘奔袭式’ 的谋生方式,造就了车臣人自由自在的和无拘束的散漫风气,艰苦的生存环境和遭受外来侵略的磨难锻造了车臣人禁鹜不驯、膘悍晓勇的民族性格”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车臣人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受制于人人 的 复 仇 传 统2013 年 06 月 30 日 21:37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周志淳 71 人参与 0 4 条评论 0 本文摘自:《再看普京》,作者:周志淳,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车臣位于俄罗斯南部北高加索地区,南与格鲁吉亚为邻,北接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西与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毗连,东靠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面积 1.7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0 多万其中车臣人占 53%俄罗斯人与车臣人的历史积怨由来已久车臣人是北高加索地区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高加索类型,其语言属高加索语族中的纳赫语车臣人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直到 16 世纪才陆续移居捷列克河及其支流松日河、阿尔贡河的河谷地带长久以来车臣一直没有自己民族的书面语言,19 世纪初才以俄文字母为基础创立本民族的书面语言。

      虽然车臣的语言文字和近现代发展历程与俄罗斯密切相关,但车臣人并没有皈依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而是和高加索地区的其他居民一样,信奉从阿拉伯传入的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中的穆里德派车臣人崇武、好斗、善战车臣历史上屡遭侵略,长期反抗外来统治的历史使车臣人形成了桀鷔不驯的民族性格13 世纪时,被蒙古鞑靼人征服14 世纪末,中亚的帖木儿帝国进占北高加索16 世纪后,又被邻近的卡巴尔达、库梅克汗所统治波斯人、土耳其人也曾染指过这一地区18 世纪初,沙俄开始向高加索地区扩张车臣盛产石油,又是通往分享到: 更多 里海与黑海的要冲,被沙俄视为控制高加索地区的战略要地沙俄经过多年血腥战争,从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夺得车臣车臣人不断掀起声势浩大的反俄武装斗争,但都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镇压车臣反抗的沙俄将军叶尔莫洛夫认为:“跟亚美尼亚人或犹太人可以讨价还价,对格鲁吉亚人或阿塞拜疆人可以给他们颜色看看,但对车臣人,只能斩立决勿留后患”19 世纪中期,俄罗斯发动了高加索战争车臣人先是跟从卡齐——穆罕默德参加伊斯兰“圣战”,而后加入沙米尔建立的伊斯兰教长国,与其他高加索山民一道共同反抗“异教徒”统治为消灭和赶走包括车臣人在内的山民,迫使其余居民放下武器,完全兼并北高加索,沙俄政府一方面大量地驱逐当地土著居民,一方面无休止地向该地区移民,使车臣和北高加索其他各民族很快成为少数民族,车臣人与俄罗斯人因此结下深仇大恨。

      长期以来,车臣人形成了“奔袭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宗法式的社会关系社会以大家庭为基本单位,每个家庭一般都有 40-50 人之多,每个林庄都建有作战高塔他们的作战对象,既可以是“异教徒”,也可以是毗邻民族,还可以是族内其他家庭为了替本家庭、本民族“报仇雪恨”,车臣人不仅会“子报父仇”、“世代复仇”,甚至可以对“欠下血债”的其他家庭或民族“大开杀戒”由于这一习俗,他们可以为出世以前的家庭“冤仇”讨还血债,也可以因为自己毫不知情的“世仇”而无端受害这种根深蒂固的落后习俗,是车臣人与其他民族经常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也是车臣与俄罗斯的矛盾无法化解的主要障碍0 人参与 0 0 条评论 0 本文节选自:《车臣危机:历史根源与政治现实》,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世界史系 2002 年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侯艾君苏联时期的历史学家运用各种手段、利用多方面的资料(甚至包括军事统计学的资料)、从各种角度对 18 世纪到 19 世纪初期的车臣经济进行分析和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在 19世纪上半期,车臣人的经济活动仍旧是以牧业为主要特色,而农业和牧业并存实际上,牧业是较为落后、收益不够稳定的产业,而车臣人始终没有将自己的经济活动彻底转向农业。

      在这一时期一直到高加索战争之后,车臣社会才出现了商品货币关系由于经济活动形式的变化,车臣人的社会组织也开始发生了某种变化在车臣以及北高加索的山区,一直存在所谓的“自由社会”,是由凡个相邻的村社组成的其内部组织原则多半是与血缘关系以及共同的居住区域联系在一起的在车臣乃至北高加索地区,最为典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就是所谓的泰普结构: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形成一个宗法制的社会集团;泰普之下则是若干个大小的家庭,实际上这是保留了氏族部落时代的社会组织特色在泰普之间,盛行氏族社会常见的血亲复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实际上是适应了当时极为低下的社会经分享到: 更多 济发展状况的;即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来保护由于低下的生产力而导致的脆弱而不稳定的经济生活此外,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经济生活的补充的话,那也许就是这些地区的山民们中间盛行的“掠夺经济”;即不同泰普之间,不同部落之间互相攻掠,抢夺牛羊财物,而且在这些山民的社会中,观念上并不以为耻辱;而那些从事掠夺常常有所斩获的人,往往被同族人目为英雄—确实,他们是一些以此为荣为乐的好汉对于车臣人来说,他们在小范围内(通常是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建立起了有效的组织,但是总体看却是四分五裂,又身处许多具有攻击性的民族或部落(库梅克人,诺盖人,卡巴尔达人等等)中间,随时会遭受侵犯,他们为此吃过许多苦头:曾经有过一段时间,那些袭击车臣人的骑士好汉将掠夺,打劫车臣人视为一个真正的节日’。

      为此,车臣人曾经演绎过邀请达吉斯坦大公(图尔罗夫家族)为王的故事在图尔罗夫家族的统治下,车臣人强大起来但是车臣人强大起来之后,那些原来欺凌过车臣人的库梅克人,卡巴尔达人,卡尔梅克人和诺盖人开始畏惧车臣人;而车臣人也开始对周围的部落实施抢掠和盗窃19 世纪上半期,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自由社会内部发生了财产分化村社的首领,宗教人士,军事领袖等人组成了车臣社会的上层,他们经济上富足优越,可以自由分配财富,社会地位显赫与此同时,在“自由社会”内部出现了许多经济上日渐富足的成员,而这些人渴望更加优裕的生活,并且他们以血亲关系为拖累,希图摆脱这是一些富裕起来并且逐渐上升的中等阶层,其余的就是那些普通平民,依靠勤恳劳作为生;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陷入贫困的成员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关系乃至社会组织的变化除了这些经济方面的矛盾以外,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宗教人士与世俗政治人物之间也产生矛盾和冲突宗教界的人士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主管着信徒的精神生活,裁决诉讼,等等,希望建立教法以维持社会秩序;而那些汗和别克则竭力保留习惯法来组织社会生活同时,汗与别克,以及各个自由社会的代表人物之间会为了财产土地而发生纠纷。

      由于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尖锐,甚至发展到武装冲突,因而就出现了社会政治危机随着危机状况的不断发展,车臣乃至整个北高加索社会就需要一个统一,稳固的政权,来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结束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否则社会就会在内乱不休的冲突中毁灭而与此同时,来自北方的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也正在持续其长期的征服进程,逐渐推进到了北高加索地区,这对于北高加索各个部落是一个现实的威胁实际上,俄罗斯的威胁乃是一个催化剂,外敌当前,加快了北高加索各个部落走向统一和联合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在与俄罗斯敌人的斗争过程中,北高加索各个部落在部落的基础上萌发了民族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民族车 臣 民 族 信 奉 伊 斯 兰 教 的 过 程本文节选自:《车臣问题的宗教因素》,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年国际关系系硕士学位论文,作者:钱平广从最初信奉多神教和基督教,一直到最后把伊斯兰教作为本民族的精神支柱,车臣人的宗教信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距今 1000-3000 年前,车臣人信仰的宗教为多神教与基督教,“几乎每一个车臣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上帝”,一些“上帝”的名字至今还保留在车臣男女的姓名中,如:哈拉特、安努、阿什塔基、南纳等。

      同时,作为远古多神教信仰的证据也反映在车臣人的发誓时的用语中,如:向金色的太阳神发誓;向大地之神发誓;向天空之神发誓等等这些姓氏和誓言习惯说明,早期车臣人并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而是各种各样、各取所需,处于朦胧阶段而作为而基督教作为车臣人的信仰也在不断被考古学家予以证实在今车臣境内发现了多所基督教堂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哈巴-耶尔达教堂,占地面积达到 100 多平方米,据考古学家确认,该教堂应该建于公元 10 世纪同时,历史学家认为,由于格鲁吉亚人曾经统治过高加索地区,因此,车臣地区基督教来源与格鲁吉亚人有关不过,随着 13 世纪鞑靼-蒙古对高加索的入侵,格鲁吉亚王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基督教在车臣地区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传播范围也不大车臣人被鞑靼-蒙古征服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被切断,基督教堂也遭到了毁灭的命运车臣人重新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多神教再次成为车臣人的宗教信仰,不过,基督教也成为了车臣人多神教信仰的一部分,一些基督教堂被翻修成多神教与基督教并存的宗教活动场所中世纪晚期,神职人员的地位在车臣社会中得到明显提高,“神职人员作为神与普通人的中间人备受尊敬而不可侵犯”从车臣人早期的宗教信仰来看,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