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创伤的临床护理分析.docx
4页腹部创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6例腹部创伤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44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护士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实施抢救措施的能力,积极、熟练执行急救程序,全面、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关键词】腹部创伤;护理;腹部外伤是普外科的常见急症,患者多发生腹腔脏器如脾脏、肝脏、肾脏、胰腺、胃肠管等严重损伤,多合并头颅骨及肋骨骨折严重的腹部外伤出血多、伤势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失血性休克,有些症状常被患者疼痛所掩盖,造成诊断困难因此加强腹部外伤患者的积极救治、临床观察,尽量挽救患者的生命[1-2]本文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腹部创伤患者进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6例患者中男40例,女6例;年龄25~68岁,平均44.5岁;脏器损伤情况:肝破裂8例,脾破裂30例,肝、脾破裂2例,胃及胰腺破裂3例,肠管破裂3例;损伤原因:坠落伤、交通事故、刀刺伤、挤压伤;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39例2.急救与护理2.1急救 对腹部闭合伤患者应遵守先救后治的原则,把握急救黄金一小时[3]。
解除气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腹部损伤患者常胸部、头部损伤,如多发性肋骨骨折引起的反常呼吸及血气胸,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等都可导致通气障碍,加重组织缺氧,应及时采取胸部外固定,胸腔闭式引流,清理呼吸道等急救措施,保持气道通畅,并充分给氧,保持SPO2在90%以上同时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急救准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严重的腹部损伤导致实质器官破裂和大血管受损,以及强烈的创伤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故早期立即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便于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选择血管时宜在上肢,以免下腔静脉损伤时输入液体积存于腹膜后间隙而失去扩容作用有条件时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至上腔静脉,不仅有利于快速输液输血,还便于留取血标本进行有关检查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等纠正休克时,首选晶体液,以平衡液及生理盐水为主,在最初45分钟内输液1-2L,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出血量大者,配血后即可输入全血,每能输8u库血加输2u新鲜血,防止因凝血因子缺乏而加重出血补液可根据CVP、BP、HR、尿量等指标调输液总量及速度,避免发生循环超负荷2.2术前准备 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做好采血、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做好相应准备,护送患者进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
2.3心理护理 要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的素质,提高个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及时掌握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各种需求,从而主动地给予满足,让其在心理上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治疗效果善于沟通安慰、鼓励患者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时,医护人员首先要充分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主动向患者和家属用简短通俗的语言概括地说明病情及必要的处置,工作做到忙而不乱,各种操作熟练、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让患者在对医护人员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平静积极地接受治疗2.4术后护理2.4.1监护护理 术后需严密观察一般生命指征的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呼吸、脉搏、血压,直至病情稳定后改为1~2小时测一次病人的呼吸有时可因胸、腹带包扎过紧而受影响,所以当出现呼吸困难或急促时应先检查胸、腹带的松紧度,予以适当调整后,再继续观察有无呼吸道不畅等其他原因;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患者口唇、皮肤色泽、外周静脉充盈程度,为术后补液提供依据2.4.2管道护理:患者术后留置的多种引流管需要护士严密观察与管理,准确记录各引流管引流物的量、性质并及时通知医生护士还要妥善固定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有无被血块、纤维堵塞以及被挤压、扭曲、折叠等情况[4]。
2.4.3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水的时间依据不同术式及患者具体病情灵活掌握,禁食期间给予肠外营养十分重要,如氩基酸、脂肪乳及辅酶等支持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次数增加,可以进食后,逐步从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进食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2.4.4预防并发症 腹部手术后,因切口创伤大,又留置多种导管,患者活动可引起疼痛患者担心活动会使刀口裂开,往往不敢活动如不活动容易产生肺炎、褥疮、尿路感染、双下肢萎缩、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此,我们向患者说明活动的意义并为患者专门制定了活动计划在术后第2~3天,我们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护切口情况下做深呼吸、咳嗽,多做活动,多做按摩,经常抬高下肢,术后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3结果 本组46例患者经急救、护理,44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5.7 %,2例死亡,死亡率4.3% 4讨论腹部外伤多为暴力伤,损伤严重,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腹部实质脏器易发生破裂,空腔脏器易发生穿孔,且多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如若得不到有效的急救措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因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5-6] 护士在抢救腹部创伤患者的过程中,要对患者施行熟练的急救程序,对提高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建立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经验丰富的护士可预见性地提醒医生,或预见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7]只有这样才能使抢救工作有序高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参考文献】[1]黄华锋,李新龙.方向明.闭合性腹部外伤继发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及急救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42-43.[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0.[3]周正武,韩圣瑾,丁锐,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2):162-163.[4]郑东兰,腹外伤致脾破裂的术前观察及手术前后护理[J].中华护士杂志,2008,14(2):68.[5]周黎明,陈君武,卢国军,等.儿童闭合性腹部外伤138例临床诊疗分析[J].浙江医学,2011,33(7):1064-1066.[6]刘琼,杨霞.规范化救治在高处坠落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39-140.[7]张凤莲.1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24.-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