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文档资料.ppt
83页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指南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指南宋龙兴宋龙兴1385212758113852127581 北京恒鼎安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恒鼎安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7.62017.61第一讲第一讲 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主要重特大事故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主要重特大事故 2013 2013年年1111月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月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6262年死亡;年死亡; 2014 2014年年1212月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月上海外滩踩踏事故,3636年死亡;年死亡; 2015 2015年年8 8月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月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165165人死亡;人死亡; 2015 2015年年1212月深圳滑坡事故,月深圳滑坡事故,7373人死亡;人死亡; 2014 2014年年8 8月昆山中荣爆炸事故,月昆山中荣爆炸事故,9797人死亡(人死亡(4949人);人); 2016 2016年年1111月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月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7474人死亡 重特大事故主要发生在城市和企业两个领域重特大事故主要发生在城市和企业两个领域2中央领导的指示中央领导的指示20162016年年1 1月月6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其中第四点:其中第四点: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伤亡和财产损失3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国务院安委会要求20162016年年4 4月月2828日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日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同年同年1010月月9 9日,又印发了《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日,又印发了《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两个文件中均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两个文件中均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20162016年年1212月月9 9日,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日,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中多处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发展的意见》,文中多处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意见》第(二)条明确要求,《意见》第(二)条明确要求,““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意见》第(二十一)条明确要求,《意见》第(二十一)条明确要求,““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和危害辨识。
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意见》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意见》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和排查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5 山西省要求山西省要求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政发〔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政发〔20172017〕〕1 1号)号) 2016.12.16 2016.12.16《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发〔20162016〕〕113113号)号) 2017.4.25 2017.4.25《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2017〕〕4242号)。
号) 2017 2017年年6 6月初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即将下发《全省煤矿月初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即将下发《全省煤矿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意见》实施意见》 四个文件中均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四个文件中均提出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6煤炭行业要求煤炭行业要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20172017年年1 1月月2424日发布了《煤矿安全生日发布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将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纳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纳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7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标准分值标准分值权重权重1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001000.100.102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001000.100.103 3通风通风1001000.160.164 4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1001000.110.115 5采煤采煤1001000.090.096 6掘进掘进1001000.090.097 7机电机电1001000.090.098 8运输运输1001000.080.089 9职业卫生职业卫生1001000.060.061010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 1001000.060.061111调度和地面设施调度和地面设施 1001000.060.068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管控。
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9 安全管理的四道关口安全管理的四道关口 救援救援 事故事故 事故隐患事故隐患 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应急救援应急救援 事故管理事故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Ø应急挺在救援前面应急挺在救援前面Ø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Ø风险分级管控挺在隐患前面风险分级管控挺在隐患前面10第二讲第二讲 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术语定义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术语定义事故:事故:1.1.人身伤害人身伤害 健康损害、轻伤、重伤、死亡健康损害、轻伤、重伤、死亡2.2.财产损失财产损失11事故分类事故分类按照事故原因划分按照事故原因划分2020种种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12煤矿企业的事故分类煤矿企业的事故分类1.1.瓦斯事故: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2.顶(底)板事故: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等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3.3.机电事故: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4.放炮事故: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5.水灾事故: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沙导致的事故6.6.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7.7.运输事故: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8.8.其它事故: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13事故等级事故等级重特重特大事大事故故特别重特别重大事故大事故是指造成是指造成3030人以上死亡人以上死亡,或者,或者100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业中毒,下同),或者1 1亿元以上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重大事故事故是指造成是指造成1010人以上人以上3030人以下死亡人以下死亡,或者,或者5050人以上人以上100100人以下人以下重伤,或者重伤,或者50005000万元以上万元以上1 1亿元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是指造成3 3人以上人以上1010人以下死亡人以下死亡,或者,或者1010人以上人以上5050人以下重人以下重伤,或者伤,或者10001000万元以上万元以上50005000万元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是指造成3 3人以下死亡人以下死亡,或者,或者1010人以下重伤,或者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1000万元万元以下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4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每一次事故造成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你仔细分析每次的事故追查每一次事故造成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你仔细分析每次的事故追查报告,一般而言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报告,一般而言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场所的不安全因素直接原因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场所的不安全因素间接原因指管理上的缺陷和外部监管上的缺陷间接原因指管理上的缺陷和外部监管上的缺陷可见事故是由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可见事故是由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15何为事故隐患?何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16四类事故隐患四类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1.操作不安全性操作不安全性( (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 );;2.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3.3.失职失职( (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4.4.决策失误;决策失误; 5.5.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 );;6.6.工作中心理异常工作中心理异常( (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 );;7.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17二、物的危险状态二、物的危险状态1.1.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2.2.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3.3.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4.4.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5.5.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6.6.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7.7.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8.8.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18三、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三、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井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井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二是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二是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是指:具体是指:1.1.水的威胁;水的威胁;2.2.顶帮的威胁;顶帮的威胁;3.3.地热威胁;地热威胁;4.4.瓦斯煤尘爆炸威胁;瓦斯煤尘爆炸威胁;5.5.火的威火的威胁;胁;6.6.瓦斯突出威胁;瓦斯突出威胁;7.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其他自然地质威胁;8.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9.工作地点照明不足;工作地点照明不足;10.10.工作地点风量工作地点风量( (风风速速) )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11.11.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合理);合理);12.1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13.13.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不齐全、不正确;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不齐全、不正确;14.14.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15.15.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设置位置不齐全、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设置位置不齐全、不合理;不合理;16.16.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9四、管理上的缺陷四、管理上的缺陷1.1.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结构不合理;2.2.组织机构不健全,机构职责不明晰;组织机构不健全,机构职责不明晰;3.3.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4.文件、记录管理不符合要求;文件、记录管理不符合要求;5.5.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贯彻学习不到位;贯彻学习不到位;6.6.未根据风险评估及本单位生产计划编制应急预案,预案不完善、不合理;未根据风险评估及本单位生产计划编制应急预案,预案不完善、不合理;7.7.岗位职责不明,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设置不合理;8.8.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 ;; 9.9.未开展班组建设活动,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未开展班组建设活动,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10.10.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20隐患一般分几级?隐患一般分几级?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1危险源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瓦斯、煤尘、顶板、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瓦斯、煤尘、顶板、综掘机、胶带输送机、电气设备等综掘机、胶带输送机、电气设备等 行为: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作业行为 状态: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2223危危险险源源和和隐隐患患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 24风险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风险= =可能性可能性××严重性25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
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26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安全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安全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事故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降低风险;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但两者也有关联,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但两者也有关联,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27第三讲第三讲 企业如何有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企业如何有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28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29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隐患排查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五级隐患排查:企业、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级隐患排查:企业、专业、区队、班组、岗位30隐患治理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31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
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闭合线路””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五落实””,对重大事,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32隐患是如何发生的?隐患是如何发生的?所有的隐患都是由于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造成的所有的隐患都是由于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造成的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是指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是指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1 1)危险源辨识不全;)危险源辨识不全;((2 2)风险分级错误;)风险分级错误;((3 3)针对风险制定的管控措施不到位;)针对风险制定的管控措施不到位;((4 4)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33XXXXXX矿风险管控情况分析表矿风险管控情况分析表 分析部门:分析部门: 年年 月月 日日- - 月月 日日隐患隐患类型类型存在的隐患(含三违)存在的隐患(含三违)整改整改情况情况是否存在以下风险管控失效或弱化问题是否存在以下风险管控失效或弱化问题纠正、预纠正、预防措施防措施责任部责任部门门/ /人人分管分管领导领导风险风险辨识辨识风险风险分级分级风险管风险管控措施控措施管控措管控措施落实施落实存在问存在问题综述题综述已整改已整改□未整改未整改□已辨识已辨识□未辨识未辨识□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已制定已制定□未制定未制定□已落实已落实□未落实未落实□已整改已整改□未整改未整改□已辨识已辨识□未辨识未辨识□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已制定已制定□未制定未制定□已落实已落实□未落实未落实□已整改已整改□未整改未整改□已辨识已辨识□未辨识未辨识□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已制定已制定□未制定未制定□已落实已落实□未落实未落实□已整改已整改□未整改未整改□已辨识已辨识□未辨识未辨识□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已制定已制定□未制定未制定□已落实已落实□未落实未落实□已整改已整改□未整改未整改□已辨识已辨识□未辨识未辨识□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已制定已制定□未制定未制定□已落实已落实□未落实未落实□已整改已整改□未整改未整改□已辨识已辨识□未辨识未辨识□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已制定已制定□未制定未制定□已落实已落实□未落实未落实□ 分析人:分析人: 审核:审核: 批准:批准:34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构建流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构建流程 第一,确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第一,确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第二,排查风险点;第二,排查风险点;第三,落实各风险点的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第三,落实各风险点的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第四,通过危险源辨识(或基于经验、头脑风暴等),查找出各风第四,通过危险源辨识(或基于经验、头脑风暴等),查找出各风险点所有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危险源;险点所有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危险源;第五,对辨识出的所有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确定出不第五,对辨识出的所有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确定出不同的风险等级;同的风险等级;35第六,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危险源,策划、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标第六,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危险源,策划、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标准,通过实施各种控制措施和整改措施,确保危险源符合控制标准准,通过实施各种控制措施和整改措施,确保危险源符合控制标准要求,一旦管控失效(根源危险源、状态或行为危险源不符合控制要求,一旦管控失效(根源危险源、状态或行为危险源不符合控制标准要求),就意味着出现了隐患,企业一旦出现了隐患,必须立标准要求),就意味着出现了隐患,企业一旦出现了隐患,必须立即转入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即转入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第七,及时发现和排查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对隐患进行分级,第七,及时发现和排查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对隐患进行分级,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处理、验收、评估和统计分析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处理、验收、评估和统计分析上报等;上报等;第八,必要的时,进行风险预警。
第八,必要的时,进行风险预警36风险点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单位、场所、部位、活动、项目、设施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单位、场所、部位、活动、项目、设施设备、环境、岗位等,以及在特定单位、场所、部位、活动、项设备、环境、岗位等,以及在特定单位、场所、部位、活动、项目、设施设备、环境、岗位等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目、设施设备、环境、岗位等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上两者的组合37井工煤矿风险点井工煤矿风险点根据井工煤矿的特点,尽可能按照专业、作业任务、工序、场根据井工煤矿的特点,尽可能按照专业、作业任务、工序、场所、设备、环境、岗位等来排查风险点所、设备、环境、岗位等来排查风险点井工煤矿主要风险点一般包括:井工煤矿主要风险点一般包括: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火工品等专业及其他(如机修厂、锅炉房、电焊作风、防治水、火工品等专业及其他(如机修厂、锅炉房、电焊作业、起吊作业、库房)等涉及的各主要作业地点、作业任务、工业、起吊作业、库房)等涉及的各主要作业地点、作业任务、工序、场所、设备、环境、岗位等序、场所、设备、环境、岗位等。
38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基本方法为:危险源辨识基本方法为:工作任务辨识法工作任务辨识法事故机理分析法等事故机理分析法等39工作任务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 (掘进专业作业任务划分掘进专业作业任务划分) )作业任务作业任务涉及岗位涉及岗位危险源及后果危险源及后果开工前准备开工前准备综掘综掘掘进机割煤掘进机割煤炮掘炮掘打眼打眼装药联线装药联线放炮放炮攉煤攉煤支护支护胶带输送机运煤胶带输送机运煤刮板输送机运煤刮板输送机运煤40作业任务作业任务涉及岗位涉及岗位危险源及后果危险源及后果运料运料各种设备检修各种设备检修供电供电管路安装维护管路安装维护局部通风局部通风钉道钉道搬运搬运抽水抽水巷道清理巷道清理交班交班安全技术管理等安全技术管理等其他其他41事故机理分析法事故机理分析法(瓦斯爆炸的发生机理)(瓦斯爆炸的发生机理)事故事故形式形式发生条件发生条件/ /原因原因发生发生前兆前兆易发地点易发地点事故危害事故危害瓦斯瓦斯爆炸爆炸1.1.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极限5%-16%5%-16%2.2.氧气浓度大于氧气浓度大于12%12%3.3.存在点火源(存在点火源(650-650-750750度)或火花(点度)或火花(点火能大于火能大于0.28mJ0.28mJ))1.1.附近空附近空气又颤动气又颤动的现象;的现象;2.2.发出空发出空气流动声气流动声1.1.综采工作面回风隅角、综采工作面回风隅角、后部溜子;后部溜子;2.2.掘进工作掘进工作面迎头;面迎头;3.3.封闭的采空封闭的采空区或其他发火点;区或其他发火点;4.4.巷巷道冒顶的高冒区;道冒顶的高冒区;5.5.盲盲巷或微风区,漏风密闭巷或微风区,漏风密闭前前1.1.产生高温火焰,大量有毒产生高温火焰,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威胁井下人有害气体,直接威胁井下人员的安全;员的安全;2.2.火灾发生后,火灾发生后,会产生火风压,出现风流逆会产生火风压,出现风流逆转现象,使灾情扩大,破坏转现象,使灾情扩大,破坏矿井生产系统;矿井生产系统;3.3.可能引发可能引发煤尘爆炸煤尘爆炸4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认的过程。
予以确认的过程43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1.1.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JHA))2.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SCL))3.3.风险矩阵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LS))4.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LEC))5.5.风险程度分析法(风险程度分析法(MESMES))441.1.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基于作业活动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
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452.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①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②②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③③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④④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463.3.风险矩阵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LS))是根据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是根据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风险值风险值D= D= p p×C×C式中,式中,p p 表示事件或事故发生可能性;表示事件或事故发生可能性; C C 表示事件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表示事件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 5个等级。
个等级47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赋值赋值有效类别有效类别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发生频率发生频率发生频率量化发生频率量化1 1L L不能不能估计从不发生估计从不发生1/1001/100年年2 2K K很少很少1010年以上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可能发生一次1/401/40年年3 3J J低可能低可能1010年内年内可能发生一次可能发生一次1/101/10年年4 4I I可能发生可能发生5 5年内年内可能发生一次可能发生一次1/51/5年年5 5H H能发生能发生每年每年可能发生一次可能发生一次1/11/1年年6 6G G有时发生有时发生1 1年内能发生年内能发生1010次或以上次或以上10/110/1年年48严重度等级严重度等级赋赋值值有有效效类类别别可能造成的损失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害程度及范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围由于伤害估算的损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元)失(元)1 1F F一人受轻微伤害一人受轻微伤害0 0到到200020002 2E E一人受到伤害,需一人受到伤害,需要急救;或多人受要急救;或多人受轻微伤害轻微伤害20002000到到1 1万万3 3D D一人受严重伤害一人受严重伤害1 1万到万到4 4万万4 4C C多人受严重伤害多人受严重伤害4 4万到万到100100万万5 5B B一人死亡一人死亡100100万到万到500500万之间万之间6 6A A多人死亡多人死亡500500万以上万以上4950风险等级划分表风险等级划分表风险值风险值风险等级风险等级30-3630-36特别重大风险特别重大风险(Ⅴ(Ⅴ级级) )红色(重大)红色(重大)18-2518-25重大风险重大风险(Ⅳ(Ⅳ级级) )橙色(较大)橙色(较大)9-169-16中等风险中等风险(Ⅲ(Ⅲ级级) )黄色(一般)黄色(一般)3-83-8一般风险一般风险(Ⅱ(Ⅱ级级) )蓝色(低风险)蓝色(低风险)1-21-2低风险低风险(Ⅰ(Ⅰ级级) )514.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用与系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三种因素分别是:L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E(人员暴露于危险(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 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L×E×CD D 值越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525.5.风险程度分析法(风险程度分析法(MESMES))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是对作业条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件危险性分析法(LECLEC)的改进风险程度风险程度R R,,R=M×E×SR=M×E×S其中M M 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程度E E 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的可能后果S,S,包括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包括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M M、、E E、、S S 分别制定了其取值标准。
分别制定了其取值标准53风险分级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54风险一般分为几级?风险一般分为几级?风险一般分为四级,分别是风险一般分为四级,分别是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较大风险(橙色风险)、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和低风险(蓝色风险)(橙色风险)、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和低风险(蓝色风险)对采用对采用5 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险最低的两级都定为低风险(蓝色风险),以适应评价和管将风险最低的两级都定为低风险(蓝色风险),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理的要求55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56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经济合理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57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4.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58风险信息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系列信息的综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59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至少应包括三类:至少应包括三类: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60一类是作业(行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中的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一类是作业(行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中的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和关键任务以及各地的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序和关键任务以及各地的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布置图中标示,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企业不同的作业(工序)或各地区不同的行业(领域)的风险按照从高将企业不同的作业(工序)或各地区不同的行业(领域)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突出工作重心。
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突出工作重心61某矿各系统红、橙、黄、蓝四色空间分布图某矿各系统红、橙、黄、蓝四色空间分布图62还有一类是区域整体安全风险图,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综还有一类是区域整体安全风险图,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综合分析下一级行政区域的整体风险等级,逐级绘制街镇、县区和城合分析下一级行政区域的整体风险等级,逐级绘制街镇、县区和城市等各层级的区域整体风险图,确定监管重点市等各层级的区域整体风险图,确定监管重点63XXXX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 项目项目条款内容条款内容违反的违反的后果后果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现场风险评估现场风险评估评估评估人人类别类别等级等级符合□不符□符合□不符□符合□不符□符合□不符□符合□不符□符合□不符□每月进行一次系统的现场风险评估,各分管矿领导、副总务必要亲自参与分管系统的现场风险评估每月进行一次系统的现场风险评估,各分管矿领导、副总务必要亲自参与分管系统的现场风险评估64 XX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项目:项目: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每次专项活动开始前及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标准进行现场风险评估。
每次专项活动开始前及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标准进行现场风险评估作业作业任务任务存在的风险存在的风险造成的造成的后果后果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控制标准及措施控制标准及措施现场风险评估现场风险评估评估评估人人类别类别等级等级符合符合□不符不符□符合符合□不符不符□符合符合□不符不符□符合符合□不符不符□符合符合□不符不符□符合符合□不符不符□65掘进机司机安全生产风险告知卡掘进机司机安全生产风险告知卡序号序号危险源及后果危险源及后果等级等级标准及措施标准及措施1 11 1)掘进机司机未持证上岗;)掘进机司机未持证上岗;2 2))开机前未检查工作面顶板和支护开机前未检查工作面顶板和支护情况;情况;3 3)掘进时未控制好循环)掘进时未控制好循环进尺;进尺;4 4)割煤完毕后,进入空)割煤完毕后,进入空顶区观察巷道掘进工程质量等造顶区观察巷道掘进工程质量等造成顶板事故成顶板事故较大较大1.1.掘进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掘进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2.2.开机前检查工作面的顶板和支护情况,要开机前检查工作面的顶板和支护情况,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3.3.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控制掘进循环进尺;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控制掘进循环进尺;4.4.割煤完毕后,在支护完好的顶板下,观察割煤完毕后,在支护完好的顶板下,观察巷道掘进工程质量。
巷道掘进工程质量2 21 1)开机时掘进机行走范围内有)开机时掘进机行走范围内有人员及设备;人员及设备;2 2)电缆等设施未)电缆等设施未放在安全位置;放在安全位置;3 3)掘进机司机)掘进机司机操作不规范;操作不规范;4 4)掘进机司机作)掘进机司机作业时身体探出驾驶位置或离机操业时身体探出驾驶位置或离机操作等造成人身及设施伤害事故作等造成人身及设施伤害事故较大较大1.1.掘进机司机开机前要仔细观察,确保在掘掘进机司机开机前要仔细观察,确保在掘进机工作范围内无任何人员及设备;进机工作范围内无任何人员及设备;2.2.电缆必须安装随机电缆防坠装置,掘进机电缆必须安装随机电缆防坠装置,掘进机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护电缆,防止电缆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护电缆,防止电缆被挤压;被挤压;3.3.掘进机司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跟班掘进机司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跟班队长、班长监督检查队长、班长监督检查66序号序号危险源及后果危险源及后果等级等级标准及措施标准及措施3 31 1)未检查安全保护和警示装置)未检查安全保护和警示装置(声音、设备防护、警示、警(声音、设备防护、警示、警标等);标等);2 2)未检查掘进机及电)未检查掘进机及电缆的状态等造成机电事故。
缆的状态等造成机电事故较大较大1.1.掘进机司机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掘进机司机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工作面的安全警示装置,对缺少安全警示装工作面的安全警示装置,对缺少安全警示装置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置必须立即进行处理;2.2.掘进机司机检查掘进机紧固件,保证不得掘进机司机检查掘进机紧固件,保证不得出现缺油、松动现象;发现有截齿损坏现象出现缺油、松动现象;发现有截齿损坏现象,必须及时更换损坏的截齿;保证照明、喷,必须及时更换损坏的截齿;保证照明、喷雾正常;掘进机司机必须随时检查,并保证雾正常;掘进机司机必须随时检查,并保证油位、检查各操作手把、按钮灵活可靠;检油位、检查各操作手把、按钮灵活可靠;检查电缆、水管是否完好查电缆、水管是否完好4 41 1)掘进机内外喷雾不齐全、压)掘进机内外喷雾不齐全、压力不符合要求或不能正常使力不符合要求或不能正常使用;用;2 2)掘进机司机在割煤时未)掘进机司机在割煤时未佩戴防尘口罩等造成尘肺病佩戴防尘口罩等造成尘肺病一般一般1.1.掘进机内外喷雾齐全完好,水压符合规程掘进机内外喷雾齐全完好,水压符合规程要求,并能正常使用;要求,并能正常使用;2.2.在割煤时在割煤时, ,掘进机司机佩戴防尘口罩。
掘进机司机佩戴防尘口罩67部门:部门: 日期:日期:班次:班次: 交班时间:交班时间:序序号号确认事项确认事项是是((√√)否)否((××))序序号号确认事项确认事项是是((√√))否否((××))1 1掘进工作面风筒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掘进工作面风筒是否符合标准要求8 8各种保护是否有效各种保护是否有效2 2瓦斯浓度是否超限瓦斯浓度是否超限9 9液压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液压系统是否运行正常3 3支护是否齐全有效支护是否齐全有效1010冷却、喷雾系统、照明系统是否完好冷却、喷雾系统、照明系统是否完好是否有片帮、漏顶现象是否有片帮、漏顶现象4 4掘进机工作范围内是否有积水掘进机工作范围内是否有积水1111履带是否有破损履带是否有破损, ,连接销是否有短缺现连接销是否有短缺现象象5 5探放水是否在允许掘进范围内探放水是否在允许掘进范围内1212掘进机电缆是否按规定进行吊挂掘进机电缆是否按规定进行吊挂6 6掘进机机身范围内卫生是否清理干掘进机机身范围内卫生是否清理干净净1313截齿是否有短缺现象截齿是否有短缺现象7 7信号是否正常信号是否正常1414机载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机载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交接班存在问题及处理交接班存在问题及处理掘进机司机交接班安全确认掘进机司机交接班安全确认 68岗位、班组交接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表岗位、班组交接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表区队区队: : 日期日期: : 年年 月月 日日 班次班次: : 填表人:填表人: 序序号号姓名姓名岗位安全确认是否发现问题岗位安全确认是否发现问题跟班干部复查结果(符合打跟班干部复查结果(符合打√√,不,不符合打符合打X X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并记录发现的问题)跟班干部及跟班干部及岗位员工签字岗位员工签字本班存在的本班存在的主要风险主要风险无无□□有有□□□□无无□□有有□□□□无无□□有有□□□□无无□□有有□□□□无无□□有有□□□□ 领导复查:领导复查: 时间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69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新标准要求)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新标准要求)1.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企业要构建年度和专项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机制。
企业要构建年度和专项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机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一般分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一般分为:Ø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Ø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70“1+4”模式模式71类型类型内容内容年度辨年度辨识评估识评估每年底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每年底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风险辨识,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露天煤矿边坡、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及提升运输系统,露天煤矿边坡、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72类型类型内容内容专项专项辨识辨识评估评估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1 1次专项辨识:次专项辨识: 1. 1.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业务科室进行; 2. 2.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3. 3.补充完善重大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4. 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露天煤矿爆破参数、边坡参数)等发生重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露天煤矿爆破参数、边坡参数)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大变化时,开展1 1次专项辨识:次专项辨识: 1. 1.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 2. 2.重点辨识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3. 3.补充完善重大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4. 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 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 1次专项辨识:次专项辨识: 1. 1.专项辨识由分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进行;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进行; 2. 2.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3. 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措施; 4. 4.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开展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开展1 1次针对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性的专项辨识; 1. 1.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 2. 2.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 3. 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4. 4.辨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73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年度辨识评估完成之后,都要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年度辨识评估完成之后,都要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并做到报告,并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存档备查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内容1.1.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2.2.形成企业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形成企业重大安全风险清单3.3.年度接续计划年度接续计划74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序序号号危险危险因素因素重大安全风险描述重大安全风险描述风险风险地点地点管控措施管控措施责任责任单位单位责任责任人人矿分管矿分管领导领导时限时限危险因素:瓦斯、水、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机电、爆破、其它危险因素:瓦斯、水、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机电、爆破、其它各分管矿领导、副总务必要亲自参与和你有关的各分管矿领导、副总务必要亲自参与和你有关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辨识评估工作的辨识评估工作75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管控1.1.内容要求内容要求 a.a.建立矿长、分管负责人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建立矿长、分管负责人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b.b.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 c.c.重大安全风险有专门的管控方案,管控责任明确,人员、资金有保障重大安全风险有专门的管控方案,管控责任明确,人员、资金有保障76 2. 2.现场检查现场检查 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执行煤矿领导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带班下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3.公告警示公告警示 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 77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1.1.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2.2.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知识培训78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握哪几个原则?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握哪几个原则?一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
一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的突出问题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79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四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四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80双重预防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双重预防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是两个平行的体系,更第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是两个平行的体系,更不是互相割裂的不是互相割裂的““两张皮两张皮””,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第二,要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加强变更管理,定期更新安全风险清单、事故第二,要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加强变更管理,定期更新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使之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工作需要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使之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第三,要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修第三,要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修订完善制度规定,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订完善制度规定,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第四,要从源头上管控高风险项目的准入,持续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和重第四,要从源头上管控高风险项目的准入,持续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和重大隐患治理方案,保障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大隐患治理方案,保障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
行81谢谢8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