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数学归纳法证明及其使用技巧.doc
6页1环节第一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P(n),有如下环节:(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n0对于一般数列取值为0或1,但也有特殊情况;(2)假设当n=k(k≥n0,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第二数学归纳法对于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P(n),(1)验证n=n0,n=n1时P(n)成立;(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推出n=k+1命题也成立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倒推归纳法又名反向归纳法(1)验证对于无穷多个自然数n命题P(n)成立(无穷多个自然数可以是一个无穷数列中的数,如对于算术几何不等式的证明,可以是2^k,k≥1);(2)假设P(k+1)(k≥n0)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推出P(k)成立,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螺旋式归纳法对两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P(n),Q(n),(1)验证n=n0时P(n)成立;(2)假设P(k)(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 Q(k)成立,能推出 P(k+1)成立;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P(n),Q(n)都成立。
2应用1拟定一个表达式在所有自然数范围内是成立的或者用于拟定一个其他的形式在一个无穷序列是成立的2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广义的形式的观点指出能被求出值的表达式是等价表达式3证明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的成立4证明和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3变体在应用,数学归纳法经常需要采用一些变化来适应实际的需求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归纳法变体从0以外的数字开始假如我们想证明的命题并不是针对所有自然数,而只是针对所有大于等于某个数字b的自然数,那么证明的环节需要做如下修改:第一步,证明当n=b时命题成立第二步,证明假如n=m(m≥b)成立,那么可以推导出n=m+1也成立用这个方法可以证明诸如“当n≥3时,n^2>2n”这一类命题针对偶数或奇数假如我们想证明的命题并不是针对所有自然数,而只是针对所有奇数或偶数,那么证明的环节需要做如下修改:奇数方面:第一步,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第二步,证明假如n=m成立,那么可以推导出n=m+2也成立偶数方面:第一步,证明当n=0或2时命题成立第二步,证明假如n=m成立,那么可以推导出n=m+2也成立递降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并不是只能应用于形如“对任意的n”这样的命题对于形如“对任意的n=0,1,2,...,m”这样的命题,假如对一般的n比较复杂,而n=m比较容易验证,并且我们可以实现从k到k-1的递推,k=1,...,m的话,我们就能应用归纳法得到对于任意的n=0,1,2,...,m,原命题均成立。
假如命题P(n)在n=1,2,3,......,t时成立,并且对于任意自然数k,由P(k),P(k+1),P(k+2),......,P(k+t-1)成立,其中t是一个常量,那么P(n)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成立.跳跃归纳法设P(n)表达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若(1)P(1),P(2),…,P(l)成立;(2)假设P(k)成立,可以推出P (k+l)成立,则P(n)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1] 4合理性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础上,它可以用一些逻辑方法证明数学归纳法原理可以由下面的良序性质(最小自然数原理)公理可以推出:自然数集是良序的每个非空的正整数集合都有一个最小的元素)比如{1, 2, 3 , 4, 5}这个正整数集合中有最小的数——1.下面我们将通过这个性质来证明数学归纳法:对于一个已经完毕上述两步证明的数学命题,我们假设它并不是对于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对于那些不成立的数所构成的集合S,其中必然有一个最小的元素k1是不属于集合S的,所以k>1)k已经是集合S中的最小元素了,所以k-1是不属于S,这意味着k-1对于命题而言是成立的——既然对于k-1成立,那么也对k也应当成立,这与我们完毕的第二环节矛盾。
所以这个完毕两个环节的命题可以对所有n都成立[2] 注意到有些其它的公理的确是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可选的公理化形式更确切地说,两者是等价的解题要点数学归纳法对解题的形式规定严格,数学归纳法解题过程中,第一步:验证n取第一个自然数时成立第二步:假设n=k时成立,然后以验证的条件和假设的条件作为论证的依据进行推导,在接下来的推导过程中不能直接将n=k+1代入假设的原式中去最后一步总结表述需要强调是数学归纳法的两步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否则也许得到下面的荒唐证明:证明1:所有的马都是一种颜色一方面,第一步,这个命题对n=1时成立,即,只有1匹马时,马的颜色只有一种第二步,假设这个命题对n成立,即假设任何n匹马都是一种颜色那么当我们有n+1匹马时,不妨把它们编好号:1, 2, 3……n, n+1对其中(1、2……n)这些马,由我们的假设可以得到,它们都是同一种颜色;对(2、3……n、n+1)这些马,我们也可以得到它们是一种颜色;由于这两组中都有(2、3、……n)这些马,所以可以得到,这n+1种马都是同一种颜色这个证明的错误来于推理的第二步:当n=1时,n+1=2,此时马的编号只有1、2,那么分的两组是(1)和(2)——它们没有交集,所以第二步的推论是错误的。
数学归纳法第二步规定n→n+1过程对n=1,2,3……的数都成立,而上面的证明就好比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和第二块之间间隔太大,推倒了第一块,但它不会推倒第二块即使我们知道第二块倒下会推倒第三块等等,但这个过程早已在第一和第二块之间就中断了[2] 证明2:举例证明下面的定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第一步,验证该公式在 n = 1 时成立即有左边=1,右边= =1,所以这个公式在n = 1时成立第二步,需要证明假设n = m 时公式成立,那么可以推导出n = m+1 时公式也成立环节如下:假设n = m 时公式成立,即 (等式1)然后在等式两边同时分别加上m + 1 得到 (等式2)这就是n = m+1 时的等式我们下一步需要根据 等式1证明 等式2 成立通过因式分解合并,等式2的右边 也就是这样我们就完毕了由n=m成立推导出n=m+1成立的过程,证毕结论:对于任意自然数n,公式均成立对于以上例2的分析在这个证明中,归纳的过程如下:1. 一方面证明n=1成立2. 然后证明从n=m 成立可以推导出n=m+1 也成立(这里实际应用的是演绎推理法)3. 根据上两条从n=1 成立可以推导出n=1+1,也就是n=2 成立。
4. 继续推导,可以知道n=3 成立5. 从 n=3 成立可以推导出n=4 也成立……6. 不断反复3的推导过程(这就是所谓“归纳推理"的地方)7. 我们便可以下结论:对于任意自然数n,公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