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doc
92页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
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2)人际交往焦虑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责倾向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小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学理念: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情”来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 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惘然面对这种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让感恩走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灵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从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社会,最后感恩升华,感激所有的人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谈父母、老师的付出,到分析我们为他们做的,体会他们的恩情,随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动上从感恩家人到感恩老师、帮助过自己的人,最后上升到感激所有的人,包括伤害我们的人。
教学活动多样,有听歌曲、听故事、讲故事、大家说、做游戏、演小品、大家歌、读资料、天平称量等多种形式,学生从听、讲、说、做、演、称等多方面体会恩情,学会感恩从意识到行动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的付出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难点: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一)、感恩父母 1、听音乐《感恩的心》 2、亲情游戏 你们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到一名初中生,谁给你们的爱最多,帮助最大,请写出五个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爱 4、感悟: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才能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活动主题 请同学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 说一说,父母给你那些爱。
学生读材料,谈感受 学生针对现在的我进行畅谈 (二)、感恩老师 1、师恩回放 生活中除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再就是我们的恩师了老师的爱如春风,似细雨,滋润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让我们从点点滴滴中说出老师的爱 学生讲老师关爱我们的三个故事老师结合故事进行点评:(1)老师如妈妈时刻关心我们2)老师象一把保护伞,遮护着我们不受伤害(3)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2、用行动报答老师 总结过渡:学校中老师如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老师更欣慰,让家长更放心呢? 学生谈在学校中如何做?(多个学生回答) (三)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 除了父母和老师,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值得我们感激请听《感恩之旅》 黄舸7岁的时候,被查出患了一种令医学界至今束手无策的疾病,生命周期可能只有18年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了尽头,但是为了能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他和父亲用一辆三轮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从未 谋面的恩人。
如今父子俩已走过82个城市,行程1.3万公里,向30多名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亲自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 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将自己的眼角摸捐给需要它的人 问:黄舸的“感恩之旅”是感激哪些人呢?(齐答) 生活中许多人向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当我们接受别人无私的关爱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大声的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四)感恩社会 请看资料:慈善家——霍英东 霍英东,汉族,广东人1953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霍英东先生是一位爱国的香港慈善家从小吃过不少苦的他聚财有道,散财也有道 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 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问:材料中的霍先生的行为是回报什么呢?(齐答) 记得去年我们班的同学主动参加了小戏艺术节的义务劳动,今年我们班的同学利用星期天又到车站义务打扫卫生。
我们班的同学人人有一颗服务社会的心 想想我们为社会做些什么? 几个学生回答 几年之后,如果我们班有的同学也象霍先生一样成为大款,你将怎样回报社会呢? 几个学生畅所欲言 (五)感恩所有的人(感恩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