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财第18章--税收管理.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47002781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4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八章 税收管理 税 收 管 理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税务管理第三节 税款征收第四节 税务检查第五节 税务代理Date1第一节 概论• 税收管理是国家税收立法及执行机关通过税 收政策、法令、制度对税收分配全过程进行决 策、计划、协调和监督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包括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体制、税收征 管等内容Date2• 一、税收立法管理• 税收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机关依据一定的 程序,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技术 ,制定、公布、修改、补充和废止有关税 收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 税收立法管理主要是确定税收立法机构、 严格税收立法程序Date3• (一)税收立法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部门规章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Date4• (二)税收立法程序 • 税收立法程序是指有权的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 、废止等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 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1.提议阶段 • 无论是税法的制定,还是税法的修改、补充和废止,一般由国 务院授权其税务主管部门,主要是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负 责立法的调查研究等准备工作,并提出立法方案或税法草案, 上报国务院。

      • 2.审议阶段 • 税收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 • 3.通过和公布阶段 • 税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发布 实施 • 税收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先 听取国务院关于制定税法议案的说明,然后经过讨论,以简单 多数的方式通过后,以国家主席名义发布实施Date5二、税法实施管理• 税法的实施即税法的执行,它包括税收执法和守法两个方面 • 一方面要求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正确运用税收法律,并对违法 者实施制裁;• 另一方面要求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公民、法人、社会团体及 其他组织严格遵守税收法律• (一)税收征管法的遵守主体1.征税主体是指依法行使征税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是指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3.相关主体是指对税收征管起作用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Date6• (二)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 1、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 • (1)国家税务机关的权利主要表现在依法征税;进行税务检查;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 (2)国税务机关的义务主要表现在 • 第一,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 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 第二,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应当秉公执法,忠于职 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 第三,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 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 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Date7• 第四,各级税务机关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 管理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 准则和服务规范 • 第五,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 活动依法进行监督 • 第六,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 、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第七,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 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 约第八,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 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 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Date8• 2、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 (1)纳税人的权利主要表现在 • 第一,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 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 第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 第三,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第四,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 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 政诉• 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第五,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 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Date9• (2)纳税人的义务主要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 家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接受 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款和代扣代缴税款;向税 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 关的信息Date10• 三、税收管理体制 • 税收管理体制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管 理权限划分、税收收入分配和税收管理机构设置方面的一种制 度,涉及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权限和利益关 系 • (一)税收收入划分 • 1、中央、地方的税种划分•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按税收管辖和支配权把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三类• (1)中央税• 属于中央税的税种主要有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 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税• (2)地方税• 属于地方税的税种主要有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 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 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及其地方附加。

      Date11•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P299-P300• 第一,增值税(不包括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 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基数部分)•第二,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 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第三,企业所得税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 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 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 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 余部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分享2003年起,新 增部分,中央政府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40%Date12• 第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分享2003年起,中央政府 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40%• 第五,个人所得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分享 2003年起,新增部分中央政府分享60%,地方政府分享 40% • 第六,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 ,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第七,城市维护建设税 • 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 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 第八,印花税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 ,其余的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Date132.中央、地方的支出核定• 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来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 1)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 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 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2)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 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Date143.中央、地方的税收上解、下拨、返还和补助• 由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是在保留原承包财政体制利益格局的 基础上进行,因此,需通过上解、下拨、返还和补助等方式对 中央地方利益进行调整 (1)地方对中央上解或中央对地方下拨 • 1994年实行分税财政体制后,原财政体制所确定的中央对地方 的补助与地方对中央的上解体制依然执行 • 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 (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 为顺利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保证中央的 收入和地方的既得利益,在过渡时期继续执行原财政 体制所确定的中央对地方的补助与地方对中央的上解 ,并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Date15• 我国现行分税制的基本特点是:• 按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 央和地方共享税按统一的比例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享 ;• 在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权责划分出范围的基础上,确 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上解、返回和补助来调剂地区之 间的差异,使分税制同原承包制相衔接,并适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比较顺利地得以推行。

      Date16• (二)税收管理权限划分￿￿ 1.属于国务院管理的权限 P301 2.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管理 的权限￿￿ 3.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权 限 (三)税收管理机构设置Date17第二节 税务管理• 税收征管制度是税收执法部门和纳税人必须 共同遵守的有关税收征管的法律规范 • 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主要以2001年施行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收征管制 度的内容为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Date18• 一、税务登记制度 • (一)开业税务登记 • 1.登记时间 P302 • 2.登记程序 • (1)报送资料 • (2)填写税务登记表 • (3)税务审核 • (4)适用范围Date19• (二)变更税务登记 • 1.适用对象 P303 • 2.登记时间 P303 • 3.登记程序 P303 • (三)注销税务登记 • P303 • (四)停业、复业税务登记 • 1.停业税务登记 • 2.复业税务登记Date20• (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 (六)税务登记核查 • 1.税务登记证验审 • (1)税务登记证验审时间 • (2)税务登记稽核方式 • 2.税务登记换证 • 3.税务登记证注销 • (七)账户管理。

      Date21• 二、帐薄、凭证管理 • (一)帐簿、凭证管理 • 1.帐簿、凭证设置管理 P305 • 2.财务会计制度管理 • 3.帐薄、凭证保管Date22• (二)发票管理 • 1.发票的基本联次 • 发票的基本联次为三联,其中,第一联为存根 联,开票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收执 方作为付款或者收款原始凭证;第三联为记账 联,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 •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还应当包括抵扣联 ,收执方作为抵扣税款的凭证 • 2.发票的基本内容 • 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字轨号码 、联次和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和账号,商 品名称或者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 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名称等Date23• 3.发票的印制 • 4.发票的领购 • 5.发票开具 • 6.发票保管 P307 • 7.发票检查 P307 • (三)税控管理• 税控管理是税务机关利用税控装置对纳税人的生 产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障国家税收收 入,防止税款流失,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效率,降 低征收成本的各项活动的总称Date24• 三、纳税申报 • 1.申报对象 P307 • 2.申报方式 P308 • 3.报送资料 P308Date25第三节 税款征收• 一、税款征收原则 • 1.唯一征收主体原则 • 税务机关是行使税收征收权的惟一主体,其他部门不 能取而代之。

      • 2.依法征税原则 (1)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 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 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2)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 代收税款的义务 (3)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 Date26• 3.法定程序原则税务机关应当将各种税收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按照国家规 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及时缴入国库,税务机关不得占压、 挪用、截留,不得缴入国库以外或者国家规定的税款账户以外 的任何账户• 4.降低成本原则 • 税务机关根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纳税 人、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确定税款征收的方式• 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积极推 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Date27• 5.税款优先原则• 纳税人缴纳税款优先于支付各种款项 和偿还各种债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