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军洛浦个人简历3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上****
  • 文档编号:192376896
  • 上传时间:2021-08-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8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红军洛浦个人简历3篇 顾名思义,简历是对自己的训练背景、经受、专业、爱好等相关信息的简明书面介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军洛浦个人简历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红军洛浦个人简历 洛浦原名张闻天,男汉族,诞生于1900年8月30日,上海人,1919年1月3号参与工作,1925年7月5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河海高校就读并毕业,工程师专业,他是忠诚的马列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66年毛泽东掀起文化大革命,洛浦也遭受迫害,在长期的熬煎中身陷多病,于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等文化大革命平定以后,因洛浦先生的冤情极大,于1979年8月8日,由党中央对其平反昭雪,并对他的书进行发布,整理之后的主要著作有《张闻天选集》 1919年,洛浦参与五四运动,为我党和国民党做出决裂 1925年,洛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核心领导人之一 1933年,洛浦被安排到江西革命依据地,并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要职 1934年10月,五四反围剿以后,苏区依据地深受其害,依据地越来越小,为了以后的进展,中央打算长征,洛浦也参与长征,途中出席遵义会议,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洛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49年1月1号新中国成立后,洛浦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及外交部副部长等要职 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洛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任驻美大使 1959年,在文化大革命洛浦被攻击,在调查中被免去一切职务,并开除党籍 1976年7月1日,在长达10年文化大革命中,洛浦遭到严酷迫害,并患有各种疾病,在含恨中含冤致死 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为洛浦平反昭雪,并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洛浦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亲自为他的老战友致悼词,赞颂张闻天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洛浦先生一生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他问心无愧于人民,在无须有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长达10年,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假如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会更加强大中国失去的领土也会进一步回归,为我们长期在文化大革命死去的先驱们致辞,愿你们在天之灵永垂不朽 第2篇: 红军洛浦个人简历 张闻天,原名张应皋,常用化名洛甫1900年8月30日诞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一个农夫家庭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

      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德,赢得了广阔党员和群众的敬重和怀念值此张闻天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特把其一生所担当的职务概述如下,权当纪念之 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张闻天的原名张应皋,是诞生后家人给起的(也作荫皋)1906年,张应皋进入本村张家祠堂私塾读书时,私塾先生张桂唐取《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意,为他改名"闻天 1921年1月,张闻天来到上海,8月任上海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编辑1922年赴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高校伯克利分校勤工俭学,并任华文《大同日报》编辑1924年回到上海后仍任中华书局编辑,同年10月,张闻天受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之邀,入川担当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英文教员 1925年3月,张闻天离开女二师,来到川东联合县立师范任国文教员,主编《南鸿》周刊同年5月,张闻天因宣扬革命思想,被重庆卫戍司令王陵基勒令离川张闻天返上海后的6月,经沈泽民(后曾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1933年11月病逝)、董亦湘(18961939曾任中共上海商务印书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等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10月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高校学习 1925年11月,张闻天进入莫斯科中山高校学习当时为保密,按校方规定,中国留苏同学都要另起一个俄文名字张闻天起的俄文名字是"伊凡尼古拉耶维奇伊斯米洛夫因名字太长不好记,故同学们就只叫这一长串名字中最终两个音节"洛甫张闻天也觉得这两字之名简明顺口,遂以此为化名1927年9月,张闻天在中山高校毕业后留校工作,被安排在列宁主义讨论组,先后产国际东方部与联共(布)中央打算选送张闻天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红色教授学院是苏联最高学府,从这里毕业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教授在红色教授学院学习期间,张闻天同时参与了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部分工作,曾担当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组委员、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分部编辑委员会委员,并兼任莫斯科中山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员 1929年夏,苏联莫斯科中山高校中国留同学进行"十天大会,听取并争论中共支部局的报告,由于分歧很大,会议最终只好进行投票表决,结果大多数同学反对这个报告,只有二十八个半人支持(其中的一人因为年纪小、态度也不坚决,还只是个团员,被称为"半个)后来就有了"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说法。

      张闻天也被列入"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中同被列入"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中的杨尚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后来在《杨尚昆回忆录》中说过,"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不合事实,也不精确     虽然这样,但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却成了商定俗成的说法 1931年1月,已经在苏联莫斯科留学和工作了五年多的张闻天,最终接到党组织的通知:马上回国,参与国内斗争2月17日,张闻天与杨尚昆结伴回国顺当抵达上海 在上海曾任中共临时政治局常委等职 1931年3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在上海创刊,主编由已回到上海的张闻天担当4月,张闻天接替沈泽民担当中共中央宣扬部部长,并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5、6月间,顾顺章、向忠发相继被捕叛变后,到了9月中旬,此前的1931年1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选出的九个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上海的只有周恩来、卢福坦、王明(陈绍禹)三人,已失去"代表多数的作用同时,周恩来将赴中央苏区工作,王明将去莫斯科担当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这样一来,中央政治局已是出名无实,无法正常运转。

      有鉴于此,共产国际远东局指示中共改组中央领导,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并提出组成人员的详细建议 据此,周恩来、王明、张闻天、博古(秦邦宪)等四人在博古家里开会协商此事王明提出博古进入中央负总责协商的结果是:由博古、张闻天、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黄平、刘少奇和王云程等九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张闻天这两位不是中央委员的人和卢福坦三人组成常委,博古负总责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后,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张闻天除主编《红旗周报》外,还担当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机关刊物《斗争》的主编,同时不再兼任中共中央宣扬部部长,由杨尚昆接任 1932年底,经请示共产国际同意,整个中共首脑机关全部迁入江西中央苏区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改称"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李竹声被博古指定为书记张闻天是由一位地下党交通员伴随离开上海去江西的,约在1933年1月到达江西瑞金 在中央苏区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六届五中全会全会全面确定了四中全会以来的"左倾错误路线,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进展到了顶点。

      全会打算设立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为书记处书记,博古负总责会后张闻天又任中共中央宣扬部部长并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1月2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开幕,2月1日结束会议选举在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原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职务由张闻天担当 1934年8月1日敌机轰炸瑞金后,张闻天和毛泽东的住处都搬到瑞金城西的云石山(离瑞金城九公里)并相邻而居两人朝夕相处,感情融洽通过常常相互沟通,张闻天思想转变很大,熟悉到了"左倾错误给革命带来的危害,同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五次军事"围剿,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头战略转移(后被称为"长征),"指挥者是"三人团,即政治上由博古负责,军事上由李德负责,周恩来(红军总政委、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负责督促军事预备方案的实行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闻天随中央军委纵队行动。

      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上代替博古负总责 长征开头后,张闻天和毛泽东、王稼祥(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在中央军委纵队,这为三人供应了一起沟通意见的绝好机会毛泽东向张闻天和王稼祥分析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阐述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必需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使两人明辨了是非,转变了立场,开头乐观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见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1月7日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打算取消"三人团,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打算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因张闻天一再推辞,这个问题就临时搁置了起来) 1935年2月5日晚,中央军委纵队行军到达鸡鸣三省地域威信县境内水田寨四周的楼上、花房子、高坎、芭蕉湾等几个小村寨驻扎在这里,中共中央常委争论分工,确定以张闻天代替博古而负总责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行军中的军事指挥工作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大体完成 第二次攻占遵义后,已担当中共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提议毛泽东任前敌总指挥。

      以后,张闻天又接受毛泽东的意见,组成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的新"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军事,使毛泽东成为实际上的中央红军军事统帅此后张闻天与毛泽东等紧密合作,战胜了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使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宏大成功 在延安担当六年中共中央负总责的职务 张闻天与毛泽东等一起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19日进驻吴起镇闻名的直罗镇战役后,中共中央又经安塞到了瓦窑堡张闻天共在瓦窑堡居住了七个月零十四天在此居住期间,他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并亲自起草了《中共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在此张闻天与刘英(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纪委委员等职)结为革命伴侣西征时张闻天又到安塞,在当时红军驻地保安(今志丹县)住了半年多 193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驻扎了六个月的保安,向延安动身1月13日到达延安1月25日,作为中共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亲赴西安,同在那里的周恩来商定解决西安事变的大计4月,中共中央公开发行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在延安创刊,由张闻天兼任主编。

      7月,张闻天兼任中共中央宣扬部部长 1937年12月9日至14日,为了听取共产国际的指示和总结党的工作,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对中央及中央机构设置作了详细打算:改组中央书记处,书记为张闻天会议还打算成立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委员会,毛泽东为预备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为预备委员会下设的秘书处成员 1938年5月,中央马列学院在延安成立,由张闻天兼任院长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会前,共产国际确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但职务并未明确于是,张闻天又在会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