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_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课件.ppt
45页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掌握: NA、 AD、ISP、DA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证. 2.熟悉:麻黄碱、间羟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教学基本要求:,【概念】 是一类化构和药理作用与NA、AD 相似的药物,也称拟交感胺该类药可以激 动A-R或促进NA能神经末梢释放NA,从而发 挥与NA能神经兴奋相似的作用,又称拟肾上 腺素药第一节 拟肾上腺素药,【构效关系】,1、 基本结构为β-苯乙胺 2、拟AD作用与结构中的儿茶酚核有关 3、4位上的C有羟基,外周作用强而中枢作用弱,作用时间短,如NA、AD、ISP、DA;去掉羟基,则外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增强,维持时间长,如麻黄碱3、烷胺侧链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可阻碍COMT氧化,作用时间延长,如麻黄碱、间羟胺4、氨基上氢原子被取代,则药物对α、β受体选择性将发生变化取代基团从甲基到叔丁基,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β受体作用逐渐加强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NE) 【理化性质】 1. NA是NA能N的主要递质; 2. 药用为人工合成品; 3. 性质不稳定 。
(见光遇热易氧化分解,由其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变色,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NE),【体内过程】 1.不能p·o、i·m、i·h,只能i.v.gtt;2.不能透过血脑屏障;3.作用终止:摄取1-被NA能N末梢再摄取贮存于囊泡内; 摄取2-被MAO及COMT代谢灭活,作用时间短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激动 α-R, 产生型效应 ,作用强大对α1 、α2-R无选择性激动 , 对β1-R作用较弱,对β2-R几乎无作用1. 收缩血管:激动α1 –R,明显收缩皮肤、粘膜、内脏血管,但冠状动脉舒张 (心脏兴奋,心肌代谢物腺苷↑)2. 升高血压: 小剂量:收缩压↑,舒张压↑不明显,脉压↑; 较大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3. 兴奋心脏:激动β1-R较弱在整体情况下;因BP↑,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心率↓,心输出量增加不明显 临床应用】 1. 抗休克:限于休克早期(神经性休克)小血管舒张引起的低血压2. 药物中毒性低血压3.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粘膜血管破裂出血):稀释后口服,产生局部止血作用。
不良反应】1.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1)原因:药浓↑、久用、药液外漏 (2)处理:①停药;②更换注射部位;③局部热敷;④用0.25%普鲁卡因10~20ml作局部封闭 ; ⑤用酚妥拉明2~5mg加入10~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注射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停药后血压下降 : 应逐渐减量禁忌证】高血压、 动脉硬化症、 器质性心脏病、 急性肾衰、 严重微循环障碍等特点】 1. 直接激动 α-R,并促进NA能N末梢释放NA发挥作用; 2. 升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不易被酶破坏); 3. 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可i·h、i·m、i·v、i·v·gtt; 4. 兴奋心脏作用弱,不易致心律失常 ;5. 收缩肾血管作用较弱,不易引起急性肾衰竭6. 主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术后或腰麻后的休克, 是NA良好代用品间羟胺(阿拉明 Aramine),去氧肾上腺素(苯福林,苯肾上腺素, 新福林,Phenylephrine, Neosynephrine) 1. 直接激动α受体,兼促进肾上腺能神经末梢释放NA 2. 血压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 对肾血管的收缩作用比NA更强、副作用更明显,已极少用于抗休克。
4. 能激动虹膜辐射肌细胞膜上的α受体,使辐射肌收缩而瞳孔扩大 5. 扩瞳特点:生效快,维持时间短,不调节麻痹,也不升高眼压,且因收缩血管使房水生成减少从而降低眼压临床用于扩瞳检查眼底肾上腺素 ( Adrenaline, AD),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 外源性AD质性极不稳定,见光遇热易氧化 分解,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变色,在酸 性溶液中稳定体内过程】1. 口服(p·o)无效,2. 皮下注射(i·h)吸收慢,可维持1h左右3. 肌内注射( i·m )吸收快,可维持10~30min4. 静脉注射(i·v)仅维持5min左右5. 发挥作用后大部分被MAO和COMT破坏,小部分被NA-N末梢再摄取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激动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α型和β型作用1. 兴奋心脏:激动β1-R,心力↑,心率↑,传导↑ ,心排血量↑, 心肌耗氧量↑ 是强心兴奋剂2. 缩舒血管: (1)收缩血管:激动α1-R,皮肤、粘膜血管、内脏血管强烈收缩; (2)舒张血管:激动β2-R,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舒张3. 影响血压(对血压作用):双向反应(与给药途径、剂量密切相关) (1)小剂量:β-R占优势,兴奋心脏,心排血量↑,收缩压↑∕ 舒张压稍↓;,(2)较大剂量:α-R占优势,收缩压↑ /舒张压↑;(3)预先给予α-R阻断剂,再用升压剂量的AD,血压出现翻转,即不升反降现象称为AD升压的翻转作用。
4. 松弛支气管特点: ⑴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激动β2-R) ; ⑵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H、BK、SRS-A)的释放; ⑶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减轻水肿 (激动α1-R)5. 促进代谢:升高血糖,加速脂肪分解临床应用】 为临床急救药物1. 抢救心脏骤停:心室腔内注射,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也可用新心三联阿托品1mg、AD1mg利多卡因100mg;或新心四联阿托品1mg、AD1mg、利多卡因100mg、ISP1mg 2. 过敏性疾病: (1)抢救过敏性休克:是首选药Q&A:过敏性休克为什么首选肾上腺素?,(2)支气管哮喘: 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i·h、 i·m,作用强、快、短 (3 )血管神经水肿及血清病:,3. 局部止血:用于鼻粘膜和齿龈出血4. 与局麻药配伍:用量:1:250000, 不超过3mg∕1次. 加AD的目的:①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②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但远端(四肢末端)不用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是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激动不安、震颤、心律失常等禁忌证】 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甲亢等麻黄碱 ( Ephedrine,Eph),机制:激动α-R (α1 α2R)、β-R (β1 β2R)和促进NA-N末梢释放NA; 1. 性质稳定,口服有效; 2. 升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3.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弱、持久; 4. 中枢兴奋作用较明显; 5. 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临床应用】,1.防治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时引起的低血压;2.治疗鼻黏膜充血肿胀所致的鼻塞3.预防和治疗慢性或轻症支气管哮喘4.治疗皮肤黏膜过敏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等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等禁用禁忌证】,【不良反应】 1. 精神兴奋、烦躁不安、失眠等,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晚间给药时,宜服用小剂量的地西泮等催眠药,以防治失眠 2. 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停药一段时间后继续用本品仍有效体内过程】,1. 本品口服无效,因易被消化酶破坏,一般采用静滴给药 2. DA在体内可迅速被COMT、MAO代谢灭活 3. 代谢产物很快由尿中排泄 4. 外源性DA无中枢作用,因本品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表现为外周作用多巴胺( 3-羟酪胺, Dopamine、DA),1.兴奋心脏 对心脏作用温和,很少引起心律失常 2.缩舒血管 皮肤、粘膜及骨骼肌血管收缩;脑、心、肝、肾及肠系膜血管舒张;小剂量(10μg/kg·min)收升舒降或不变,脉压差增加;大剂量(20μg/kg·min)收舒均升多巴胺(3-羟酪胺,Dopamine, DA) 【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能直接激动α、β、DA受体。
也可促进NA能N末梢释放NA作用特点为:,3.升高血压 (影响血压)中等剂量的DA兴奋心脏,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略升高,大剂量主要激动α受体,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此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4.改善肾功能 治疗量可明显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并有排钠利尿作用较大剂量时由于肾血管的α受体占优势,肾血管明显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诱发或加重肾衰临床作用】1.抗休克 是治疗休克的主要药物2.与利尿药合用于急性肾衰多巴胺(Dopamine、DA),【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剂量过大可致心悸、头痛、血压升高、激动不安、震颤、心律失常等禁忌证】 禁用于嗜铬细胞瘤,室性心律失常、高血压、闭塞性血管病、心肌梗死、动脉硬化等慎用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治喘灵, Isoprenaline,ISP),【体内过程】,1. 口服无效;2.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3. 可气雾给药和舌下含化;4. 主要被COMT破坏,要维持较长作用时间,需以静滴给药 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激动β1、β2 –R,作用强大1. 兴奋心脏:兴奋β1-R,心力↑ ,心率↑ ,传导↑ ,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 2. 舒张血管:兴奋β 2 -R,舒张骨骼肌血管。
3. 降低血压: (1)小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稍↓; (2)较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Bp↓4. 松弛支气管: ISP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强大而迅速,但不能消除水肿 机制:⑴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激动β2-R) ;⑵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H、BK、SRS-A)的释放; (消除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的作用不及肾上腺素 ),5. 促进代谢: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临床应用】1. 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舌下或气雾给药2 .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3. 抢救心跳骤停 心室内注射4. 治疗感染性休克 要补充血容量,【不良反应】 较少,常见心悸、头晕,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心率 禁用于冠心病、甲亢、心肌炎等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异波帕胺(Ibopamine) 1. 进入体内转化为甲基多巴胺后,激动DA、α、β受体 2. 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不引起心律失常 3. 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且具有排钠利尿作用 4. 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与利尿药、强心苷合用疗效更佳沙丁胺醇(salbutamon)和克仑特罗(clenbuterol)等: 两药能选择性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 平滑肌;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
NA小结: 去甲强烈缩血管, 升压作用不翻转, 仅能静滴要缓慢, 避免外漏防坏死, 引起肾衰很常见, 休克早期用二胺AD小结: 兴奋心脏松气管, α受体被阻断 脂肪分解血糖升, 局麻伍用延时间, 血压变化有三种, 局部止血效明显, 是升是降看情况, 哮喘持续它能缓, 收升舒降小剂量, 过敏休克首选它, 两者均升较大量 心脏骤停用新三联 不升反降为翻转,,,ISP小结: 异丙松弛支气管, 哮喘急发它能缓, 舒张血管治感休, 血容补充方显效, 兴奋心脏复心跳, 加速传导律不乱, 哮喘耐受防猝死, 甲亢冠心切莫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