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专题—校园传染病及H7N9禽流感防控29456.ppt
56页校园校园(xiàoyuán)(xiàoyuán)传染病及传染病及H7N9H7N9禽流禽流感防控感防控宝安疾病宝安疾病(jíbìng)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陈陈 兵兵第一页,共五十六页主要主要(zhǔyào)(zhǔyào)内容内容n学校传染病的特点n学校传染病的应对(yìngduì)策略n学校重点传染病基础知识n2013年宝安区学校传染病疫情n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第二页,共五十六页学校学校(xuéxiào)(xuéxiào) —— 一个特殊的一个特殊的场所场所n人群密集、高度集中的地方人群密集、高度集中的地方n相互之间密切接触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n卫生习惯的影响卫生习惯的影响(yǐngxiǎng)与形成与形成n“社会社会 —— 家庭家庭 ——学校学校” 循环的重要环节循环的重要环节第三页,共五十六页n儿童、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n免疫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不完善(wánshàn),抵抗力弱,抵抗力弱n重点保护的人群重点保护的人群n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生学生—— —— 一个特殊一个特殊(tèshū)(tèshū)的人群的人群第四页,共五十六页。
校医校医(xiào yī)(xiào yī)(园医)(园医)n学校的健康守护者和管理者学校的健康守护者和管理者n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和巨大的压力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和巨大的压力n在话语权、领导支持方面常处于弱势在话语权、领导支持方面常处于弱势n健康教育健康教育(jiàoyù)和风险沟通的专家和风险沟通的专家n学校与专业机构之间的纽带学校与专业机构之间的纽带第五页,共五十六页学校学校(xuéxiào)(xuéxiào)多发的传染病多发的传染病n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n流感流感(liú ɡǎn)、水痘、、水痘、麻疹麻疹n腮腺炎、猩红热、腮腺炎、猩红热、流脑、风疹、结核病流脑、风疹、结核病 n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n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痢疾、伤寒n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肝炎、霍乱、病毒性肝炎、霍乱n其他其他n登革热登革热第六页,共五十六页学校学校(xuéxiào)(xuéxiào)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n传染病极易发生传染病极易发生 n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n极易造成极易造成(zào chénɡ)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n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n年龄特点年龄特点第七页,共五十六页。
学学校传染病疫情校传染病疫情(yìqíng)(yìqíng)的应对的应对n 依法管理依法管理n 建立队伍建立队伍n 制定预案制定预案n 完善机制完善机制(jīzhì)n 落实制度落实制度n 部门协作部门协作第八页,共五十六页n学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学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n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2004.12.1)n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6.4)——国家教委国家教委n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6.1)n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4.6))——卫生部会同教育卫生部会同教育部部n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2012.5 卫生部)卫生部)n包含各式表格的表样供参照n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2012.12)——卫生部、国标委 2013.5.1实施n强制性条款(tiáokuǎn): 4.7、4.8n其余为推荐性条款依法管理依法管理(guǎnlǐ)(guǎnlǐ)第九页,共五十六页n 协助疾控机构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协助疾控机构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n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疫情防控的督促、检查;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疫情防控的督促、检查;n疾控机构疾控机构 ——n协助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师生进行相关知识宣传与培训协助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师生进行相关知识宣传与培训n协助并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具体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协助并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具体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cuòshī) n与学生及其家长的配合与学生及其家长的配合n媒体的应对与引导媒体的应对与引导部门部门(bùmén)(bùmén)协作协作第十页,共五十六页。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应对(yìngduì)(yìngduì)的的““三环节三环节””n学生: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学生: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 并及时报告;并及时报告;n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 同时做好相应卫生工作;同时做好相应卫生工作;n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 根据根据(gēnjù)预案落实各项措施预案落实各项措施及时报告及时报告落实落实(luòshí)措施措施督促检查督促检查缺课原因缺课原因聚集病例聚集病例第十一页,共五十六页1、隔离病人隔离病人n 流感、菌痢、肝炎等病例流感、菌痢、肝炎等病例(bìnglì),,应劝说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应劝说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疫情发生单位指派人员配合当疫情发生单位指派人员配合当地卫生部门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地卫生部门追踪记录转归情况2、报告疫情、报告疫情n及时、内容、程序、方式及时、内容、程序、方式3、、加强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室内通风、换气p 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学生上课时,宿舍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学生上课时,宿舍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形成空气对流要开窗通风,课间和课后教室通风,形成空气对流p 自然通风不良的,可机械通风如确要使用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自然通风不良的,可机械通风如确要使用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学校学校(xuéxiào)(xuéxiào)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第十二页,共五十六页4、强化强化(qiánghuà)每日晨检每日晨检制度,发现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制度,发现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5、加强、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6、暂停集体聚集性活动、暂停集体聚集性活动7、、消毒消毒n发生疫情期间,要采取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相结合的措施日常性消毒可在当地疾病预发生疫情期间,要采取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相结合的措施日常性消毒可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疫情发生单位自行开展;终末消毒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疫情发生单位自行开展;终末消毒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展8、、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学校学校(xuéxiào)(xuéxiào)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第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学校学校(xuéxiào)(xuéxiào)重点传染病重点传染病n流感(liú ɡǎn)n手足口病n水痘n流行性腮腺炎n急性出血性结膜炎n肠道感染n诺如病毒感染n轮状病毒感染n麻疹第十四页,共五十六页流流 感感n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塞、咽痛、咳嗽n流行迅速、传播广泛、并发症严重n流感引起的超额死亡:每年约100万n甲、乙、丙三型n抗原(kàngyuán)突变:大流行(甲型)n抗原漂移:局部暴发、流行(甲、乙型)n贮存宿主:人、禽类、哺乳动物n传播方式:空气传播(密闭、拥挤)、直接接触传播n潜伏期:1-3天n传染期:成人病后3-5天,幼儿可达7天n恢复上课标准:症状消失及退热后满2天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手足手足(shǒuzú)(shǒuzú)口病口病n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CoxA16、EV71多见n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托幼机构易发生暴发n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liánghǎo)n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非常关键n若手足口病患儿(尤其3岁以下)出现以下特征之一n持续高热不退n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n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n高血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高血糖等n潜伏期多为2~10天,通常为3~5天n可经胃肠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n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重症病例重症病例(bìnglì)(bìnglì)的早期识别的早期识别n患儿(尤其3岁以下)出现以下特征之一n持续高热不退n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n呼吸、心率增快n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n高血压n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n高血糖n应及时前往(qiánwǎng)重症手足口病定点医院诊治17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水痘水痘(shuǐ dòu)(shuǐ dòu)n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2岁以下的儿童多见n低热, 5天内陆续出现皮疹,由躯干向面部和四肢扩散,皮疹数小时后形成小水泡,约3~4天后变干,结痂n多数患者在2~4周内自行痊愈,部份患者可引发肺炎或脑炎,甚至危及生命孕期妇女感染可导致胎儿出现先天缺陷n潜伏期约2~3星期,通常14~16天;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n主要通过飞沫或空气传播,也可因接触水泡液而传播n传染期:患者出疹前5天(一般1~2天)到所有水泡结痂均有传染性n未感染水痘的人群普遍易感,通常成年患者的症状比儿童重n水痘病毒可潜伏于人体内(tǐ nèi),在多年后复发引起带状疱疹n接种水痘疫苗;个人和环境卫生;患病儿童不应上学,应及时就医,居家治疗直至所有水泡干燥结痂脱落,期间应避免与孕妇、老人接触第十八页,共五十六页。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n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以1岁以上小年龄儿童多见,约1/3易感者发生隐性感染,2岁以下儿童感染大多为亚临床感染在温带地区,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在高疫苗接种率的国家,本病发病水平已大幅度下降n以发热、一个或多个唾液腺肿胀及触痛为特征,多见于腮腺,有时也可见于舌下腺或颌下腺部分病人可引发睾丸炎、感觉神经性耳聋、无菌性脑膜炎、胰腺炎等并发症n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n潜伏期:14~25天,一般约16~18天n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n腮腺炎症状出现前7天至后15天均有传染性,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4天传染性最高;隐性感染可具有传染性n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和接种疫苗是主要的预防手段n如儿童出现腮腺炎症状应及时就医,患病儿童出现肿胀后9日内不应回校上课(shàng kè),以免传播疾病第十九页,共五十六页出血性结膜炎出血性结膜炎n腺病毒(咽结膜热)n常有淋巴滤泡、结膜炎持续7-15天n少量结膜下出血n上呼吸道症状、上皮性结膜炎,发热n腺病毒3、4、7型n直接、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游泳池、呼吸道飞沫(fēi mò)n潜伏期:4~12天,平均8天n传染期:发病-病后14天n人群均易感n有重复感染/复发报道n肠病毒(红眼病)n起病急、伴双眼充血、红肿、疼痛,炎症持续4-6天n球结膜下出血(chū xiě)-瘀斑-广泛性出血,7-12天逐步吸收nEV70,CoxA24变异株n直接、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过于拥挤、卫生条件较差、在校儿童n潜伏期:12h~3天n传染期:起病后至少4天n人群均易感n有重复感染/复发报道第二十页,共五十六页。
肠道感染的临床肠道感染的临床(lín chuánɡ)(lín chuánɡ)特征特征n发热系统性疾病n腹泻(fùxiè)n急性水泻n急性血样泻n持续性腹泻n胃肠炎21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六页肠道感染的病原肠道感染的病原(bìngyuán)(bìngyuán)与处理与处理1 1n发热系统性疾病n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弯曲(wānqū)菌、志贺菌、小肠耶尔森菌n血培养;一般需用抗生素n急性水泻n主要考虑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n主要危害是脱水n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矫治脱水至关重要n急性血样泻n志贺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肠出血性或侵袭性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小肠耶尔森菌、溶组织阿米巴n大便培养、有时需作寄生虫检查n主要危险是肠损害、败血症和营养不良22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六页肠道感染肠道感染(gǎnrǎn)(gǎnrǎn)的病原与处理的病原与处理2 2n持续性腹泻n蓝氏贾弟虫、小肠细菌过度(guòdù)增生、细菌性腹泻、乳糖酶缺乏、Brainerd腹泻n大便培养和寄生虫检查n主要危害是营养不良和严重的肠外感染n胃肠炎n病毒(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肠毒素所致疾病(金葡菌、拉秧芽胞杆菌)n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n如为聚集性,潜伏期长短可提示病原23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六页。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诺如病毒性胃肠炎n诺如病毒引起n潜伏期多3天以内n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n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fènbiàn)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粪检白细胞阴性n全球性流行n非细菌性腹泻爆发的主要原因n成人、学龄儿童n集体(jítǐ)机构暴发疫情多见n粪-口途径为主;可经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传播n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健康携带者n水产品、熟食、冷饮、饮用水24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六页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肠炎(chángyán)(chángyán)n散发性、季节性、症状较重n呕吐、发热、水样便n新生儿、婴儿院内腹泻的主要病因n5岁以下(yǐxià)儿童,6-24月龄n温带地区:季节高峰在较冷的月份n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传播n潜伏期:24-72小时n口服轮状病毒疫苗25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六页麻疹麻疹(mázhěn)(mázhěn)n急性、高度传染性n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和颊粘膜柯氏斑n发病后第3-7天出现特异性红色斑疹(bān zhěn),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可有糠皮样脱屑;白细胞常减少n婴儿和成人比儿童严重n并发症:中耳炎、肺炎、假膜性喉炎、腹泻和脑炎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n贮存宿主:人n传播方式:传染性最强之一,经飞沫传播、直接(zhíjiē)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传播,偶可因刚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物品而传播n潜伏期:约10天,暴露—发热:7-18天,到出疹约14天n传染期:出疹前4天-出疹后4天n易感性:未患病、无成功免疫者易感n预防措施n健康教育、免疫接种麻疹麻疹(mázhěn)(mázhěn)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六页常见常见(chánɡ jiàn)(chánɡ jiàn)传染病潜伏期及病假期传染病潜伏期及病假期传染病传染病潜伏期(天)潜伏期(天)建议病假期建议病假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1 1~~2退热后退热后2天天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1414~~21由呈现肿胀起计由呈现肿胀起计9天天水痘水痘1414~~21约约1周或直至所有水疱变干周或直至所有水疱变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3 3~~7所有水疱变干或所有水疱变干或1周周诺如病毒腹泻诺如病毒腹泻1 1~~3症状消失后至少症状消失后至少3天天麻疹麻疹6 6~~21出疹后出疹后5天天结膜炎(红眼症状)结膜炎(红眼症状)1 1~~2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或至少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或至少1周周猩红热猩红热2 2~~5由服用抗生素当日起,由服用抗生素当日起,6天或按医生指示天或按医生指示风疹风疹1414~~23由出疹起计由出疹起计7天天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六页。
学校疫情学校疫情(yìqíng)(yìqíng)控制的难点控制的难点n病人复课标准n以传染性消失为期限n停课标准n遵守相关规章制度n动态评估、协商(xiéshāng)解决n教学活动无法正常举行n风险沟通n尊重知情权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六页20132013年传染病爆发年传染病爆发(bàofā)(bàofā)疫情分析疫情分析n2013年宝安区共发生爆发疫情18起,发病(fā bìng)232例(男106例,女126例),总罹患率7.92%;n涉及病种3种,其中法定传染病2种,分别为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腹泻非法定传染病1种(水痘);n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分别占爆发疫情总数的94.44%和5.56%n其中各病种以水痘最多,共10起;n1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第三十页,共五十六页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六页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六页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六页与与20122012年传染病爆发疫情年传染病爆发疫情(yìqíng)(yìqíng)比较比较 n2013年染病爆发(bàofā)疫情的起数比2012年持平,均为18起,n爆发的病种稍有不同,去年以手足口病7起、流行性腮腺炎3起,今年均未发生;去年水痘3起,今年升至10起;去年流行性感冒4起,今年升至7起;去年有1起霍乱,今年没有霍乱,但诺如病毒腹泻有1起。
n从发病人数看,2013年232例,比起2012年187例稍有增加,暴露人数从2012年的4968人下降到2013年的2928人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六页校园校园(xiàoyuán)(xiàoyuán)传染病控制三个环节传染病控制三个环节控制控制 传染源传染源q 晨检、晨检、午检午检q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因病缺课登记、追踪q 病人病人彻底隔离彻底隔离、治疗、治疗切断切断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q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q 清洁卫生清洁卫生q 消毒消毒q 人员疏散人员疏散保护保护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q 休息、营养、锻炼休息、营养、锻炼q 个人卫生、个人卫生、知识宣传知识宣传q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q 预防服药预防服药q 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六页n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gōngnéng)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人感染人感染(gǎnrǎn)(gǎnrǎn)H7N9H7N9禽流感禽流感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n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shénjīng)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一、病原学一、病原学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六页n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H10N8,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n该病毒为新型(xīnxíng)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PB2PB1HANPNAMPNSPA一、病原学一、病原学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六页n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n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yīdìng)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yīdìng)的存活能力n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一、病原学一、病原学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六页。
n (一)传染源n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n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bìnglì),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n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liú xínɡ bìnɡ xué)第四十页,共五十六页n(二)传播途径n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n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huánjìng)传播至人;n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liú xínɡ bìnɡ xué)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六页n(三)高危人群 n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yǎngzhí)、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特别是老年人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liú xínɡ bìnɡ xué)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六页n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xiàn yǒu)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3-4天。
n2013版为7天以内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六页n(一) 一般(yībān)表现n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n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六页n(二)实验室检查n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zǒngshù)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zǒngshù)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n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六页n(三)胸部影像学检查n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xiōngqiāng)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2024/9/9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六页n(四)预后n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niánlíng)、基础疾病、合并症等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六页四、疫情四、疫情(yìqíng)(yìqíng)概概况况n截止2014年2月13日,我国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47例,共确诊338例人类感染H7N9 禽流感,死亡105例;其中浙江136 例,广东64例,上海42 例,江苏39例,福建20 例,湖南11 例,江西6 例,安徽6 例,河南4 例,北京4 例,山东2 例、广西3例、河北1 例其中2014年1月1日至2月16日,全国(quán ɡuó)累计报告194例,死亡57人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六页四、疫情四、疫情(yìqíng)(yìqíng)概概况况n自2013年8月惠州报告首例病例以来,截至2月16日,我省共报告69例病例,已治愈27例,死亡(sǐwáng)14例按患者居住地统计,病例分布在深圳19例、广州13例、佛山11例、肇庆9例、惠州4例、阳江4例、东莞3例、江门3例、中山2例、梅州1例死亡病例分布在:广州3例,深圳、佛山、江门、阳江各2例,梅州、惠州、东莞各1例第四十九页,共五十六页四、疫情四、疫情(yìqíng)(yìqíng)概概况况n截至2014年2月16日,我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9例,其中龙岗区9例、罗湖区4例,福田区和宝安区各2例、龙华1例、1例为东莞输入。
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82岁;男性10人,女性7人病例发病主要集中(jízhōng)2014年1月,已报告14例目前在定点收治医院住院人数9人,居家治疗1人,治愈出院7人,死亡1人第五十页,共五十六页四、疫情四、疫情(yìqíng)(yìqíng)概况概况n2013年12月6日至今,我区共处置(chǔzhì)5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其中本土病例2例(沙井、西乡)、香港病例2例(福永、松岗)、罗湖病例1例(宝安区人民医院诊断,深圳第二例)第五十一页,共五十六页五、广五、广东近期近期(jìn qī)(jìn qī)防控策防控策略略n坚持坚持“立足防、强化治、防治结合立足防、强化治、防治结合”原则;原则;n坚持坚持“联防联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机制;n采取采取“加强活禽市场管理加强活禽市场管理(guǎnlǐ),控制发病风险,控制发病风险”控制模式控制模式n落实落实 “三个一三个一”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制度和个人防护和个人防护n临时性的活禽交易市场关闭(或延长休市临时性的活禽交易市场关闭(或延长休市2周)周)n近期近期落实市场落实市场改造,改造,存栏、销售、屠宰存栏、销售、屠宰“三分离三分离” ,实,实现现“日零存栏日零存栏”n长期规划以达到禽类供应长期规划以达到禽类供应“集中屠宰、冰鲜上市集中屠宰、冰鲜上市”为为目标目标第五十二页,共五十六页。
六、学校六、学校(xuéxiào)(xuéxiào)防控策略防控策略n学校、幼儿园内禁止养殖禽鸟类,食堂禁止宰杀活禽,如购买禽类,建议购买冰鲜鸡n教育广大教职工、学生近期不要接触(jiēchù)及购买活禽,尽量避免前往活禽市场n加强晨午检制度,发现发热、咽痛、咳嗽等流感样病例要求其立即就诊并居家休息至热退后48小时方可返校第五十三页,共五十六页n健康宣教应加强“三要三不要(bùyào)”,n三要:n即要勤洗手:接触禽鸟以后、饭前便后要洗手;n要早就医:如发生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到就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n要煮熟:禽鸟类的蛋和肉要煮熟后再吃n三不要:n不要食用病死禽鸟肉;n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n尽量不要与禽鸟接触n同时,应强调在注意个人防护下养殖销售活禽以及食用煮熟的禽肉蛋是安全的六、学校六、学校(xuéxiào)(xuéxiào)防控策略防控策略第五十四页,共五十六页请各位提出请各位提出(tí chū)宝贵意见!宝贵意见!第五十五页,共五十六页内容(nèiróng)总结校园传染病及H7N9禽流感防控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2012.12)——卫生部、国标委 2013.5.1实施。
发生疫情(yìqíng)期间,要采取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相结合的措施若手足口病患儿(尤其3岁以下)出现以下特征之一患儿(尤其3岁以下)出现以下特征之一去年水痘3起,今年升至10起去年流行性感冒4起,今年升至7起采取“加强活禽市场管理,控制发病风险”控制模式即要勤洗手:接触禽鸟以后、饭前便后要洗手第五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