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教案《搭石》.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0278126
  • 上传时间:2024-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六组《搭石》(第一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旨在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并由文想开去,感悟生活中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搭石》是农民诗人刘章写的一篇散文,语言朴素而清新,意境秀美文章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出乡亲之间那种极淳朴、原生态的人性美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截取了五幅画面: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搭石”(即“摆放”搭石的画面),第二自然段写了“调整”搭石的画面,第三、四自然段写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走”搭石的画面:普遍的“一行人走搭石”,典型的“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青年人、老人走搭石”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了泡泡语,文后安排了要求认识和要求书写的汉字及思考练习的四个题目这些内容,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提示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一道风景”,层层深入地研读走搭石的画面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五、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六、总结七、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一、配乐激情导入:(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二、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2.指导学生读课题;据题质疑;整理主要问题;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交流反馈自主学习情况三、1.播放搭石图片2.巡视指导学生默读3-4自然段,找描写“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老人走搭石”的句子,作批注 四、1.指导研读“一行人走搭石”语段:多法解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指导多形式朗读文本2.指导研读“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语段:引导探究,怎样读好本段;随文教学生字“伏”,指导演:背老人走搭石;朗读语段3.回归整体,引读3-4段五、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激发学生想象,指导练笔六、课堂总结七、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一、边倾听边观看情境图,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1.玩开火车游戏读生字新词2.再读课题;据题质疑;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搭石;随文学习生字新词:“绾”、“脱鞋绾裤”;说搭石印象;找中心句;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三、1.欣赏搭石图片2.默读3-4自然段,划出描写“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老人走搭石”的句子,作批注并在小组内交流。

       四、1.学习多音字“行”;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多发理解“协调有序”;引读体会“协调有序”并用词造句;品读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配乐美读语段,把语段变成诗美读,情境朗读语段2.自主探究,怎样读好本段;随文学生字“伏”,演:背老人走搭石;有感情朗读语段3.感情朗读3-4段五、进行想象说话和练笔:“假如______来走搭石,_____,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六、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一、开课伊始,用清新亮丽的家乡风景课件,把学生迅速带入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碧波荡漾、绿草如茵、聆听清泉流淌、百鸟欢唱的交响乐,风光秀丽的地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视觉,给人创设了“美”的境界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二、 1. 这样的开火车游戏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新词2.读题质疑,以疑促思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能让学生更好的思考组内交流,全员参与,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四、1.精心设计走搭石的情境,用新颖的形式读,多法形象解词,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自在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融为一体2.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搭石”,从而走进淳朴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风。

      3.带领学生来课文走一个来回,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内涵五、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感悟到文中的人性美六、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既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又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课外七、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21 搭 石 家 乡 的 一 道 风 景 景色美动作美音乐美谦让美敬老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学生鼓掌等方式),错误的给予指导和矫正我还设计简便易行的《课堂观察评价表》在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情感以及在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并对最突出的学生进行标记,如:听课认真的用红笔画对号,不认真的用黑笔画对号标出,最后一栏,在一节课后再进行填写教师一周进行一次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分析自己教学得失,同时结合学生互评情况填写给家长的反馈表《课堂观察评价表》观察项目 :认真程度 ,积极发表意见, 与人合作 ,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发言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实行了在作业本上画星评价方式。

      每得一次“优”,学生自己就在作业本的封面上画一颗红星,得到五颗红星就可以到老师那儿换一颗大的红星贴在本上这样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还是学生逐渐形成认真的好习惯,同时学生的作业本也因为颗颗小星星而变地生动活泼起来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意在体现语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学习、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崔峦老师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而是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意识1.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本节课以“走搭石”为切入点,不仅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的心理需求,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融合在相得益彰的点上 2.一条清晰的主线先了解什么是搭石,再抓住2-4自然段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回旋复沓、层层深入地去叩击文本,深化对“一道风景”的理解。

      从看得见的景美,到看不见的情美、人美,到抒写心中的美,整堂课教学的主线就是“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3.一种立体学习的板块每一板块的学习,“简单”但学习的目的并不“单一”,学习的收获并不“单薄”在学习“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时,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验语言的画面、体验美好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语言,美的心灵,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二)活用教学方法,体现扎扎实实的训练意识1.情境解词,体会语言魅力对词语的教学,不做理性、抽象的分析,尽可能地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语境创设体验情境,感性地学习如“协调有序”的学习,通过创设走搭石的情境,让学生与老师反复合作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现了对语言的深入品味和揣摩2.化“话”为“画”,感受美好情感边读边想像,把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这个“读进去,想出来”的过程没有走马观花,把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体验、想像相结合,学生有了这样的历练,自然地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3.想像写话,实践语言运用从学习语言的心理看,理解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课堂的想像练笔,把它放在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入的体会后,水到渠成地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振有小语界的资深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堂语文课留下的应该是“语言”、“形象”和“情感”我想:我这堂课在这方面努力做了尝试教然后知不足,我觉得这节课也有不少的遗憾,有待今后改进如 1、由于担心课堂容量过大,有些环节过得快,训练不够扎实:学生初读课文、默读课文找走搭石的句子以及大石给你留下的印象等2、朗读指导不够到位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