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知识点_中学教育-中考.pdf
2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现象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澄清透明可以有颜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①若有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溶液,量多的为溶剂 ②若有两种液体组成溶剂,量多的为溶剂 ③若溶液中有水,无论多少均为溶剂 ④若物质与水反应则产物为溶质SO2+H2O===H2SO3(溶质) CaO+H2O=== Ca(OH)2(溶质) 2.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搅拌 3.溶解过程中吸、放热现象: 溶解放热:CaO、NaOH、浓 H2SO4、Ca(OH)2…… 溶解吸热:NH4NO3、NH4Cl、NH4HCO3、KNO3…… 4.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能导电的溶液 :可溶性酸、碱、盐的溶液 不导电的溶液:碘酒、蔗糖、酒精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 续溶解 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得不饱和溶液。
注意 :①一定温度的溶剂 ②NaCl 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③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 加溶剂,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溶液(适合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质的溶液) 减溶剂,加溶质,降温 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资在这种容积里的溶解度 4.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①一定温度 ②100g 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克” S= ( m 质/m 剂)× 100g 5.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 >10g >1g <1g <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6.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图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处于饱和状态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不饱和状态 ③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表示过饱和状态 ④溶解度曲线得交点,表示该温度下几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7.固体溶解度变化规律: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
如 NaCl ③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如 Ca(OH)2 8.气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体积 9.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气体本性 ②P一定,T↑ S↓ T一定,P↑ S↑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1.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a%= (m质/m 液)× 100% a%=S/(S+100g)× 100%( 饱和) 2.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保存图) 7.4 晶体的生长 1.晶体: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同晶体有不同形状 2.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3.结晶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 NaCl ② 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KNO3 4.分离混合物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5.过滤操作的要求: (图)一帖、二低、三靠 7.5 乳化作用 1.乳溶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液牛奶、豆浆、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分层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泥水、不均一、不稳定、久置沉淀 3.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乳化剂、油没有溶解在水中而是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不聚集、使溶液能均匀稳定地存在而不分层 4.乳.化剂:把两种互不溶的液体形成稳乳化液的物质乳化剂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如:洗洁精、洗衣粉、洗头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稳定的混合物澄清透明可以有颜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若有固体或气体与液体形成溶液量多的为溶剂若有两种液体组成溶剂量多的为溶剂若溶液中有水无论多少均为溶剂若物质与水反应则产物为溶质溶质溶质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电的溶液可溶性酸碱盐的溶液不导电的溶液碘酒蔗糖酒精溶液物质溶解的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做这种溶质得不饱和溶液数固体物质溶质的溶液减溶剂加溶质降温固体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做这种物资在这种容积里的溶解度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溶剂饱和状态单位克质剂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