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发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docx
3页电磁发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2)1984年,日本NCL研究所把20g的弹丸加速到1.5km/s; (3)1985年,美国威斯汀豪公司把150g 重的物体加速到9.6km/s; (4)1991年,美国某实验室将5kg的弹丸加速到1km/s (5)1998年,美国科学应运公司将100kg的重物加速到了7km/s; 国外工程师用两年的时间自制名为CG-42的电磁枪,CG-42有八个加速线圈,可以进行单连发射击,射速为7.7发/秒,出口速度可达42m/s,弹丸采用直径6.5mm、长50mm的铁柱,全枪重4.17kg,枪长58cm论文网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由于电磁发射技术的有关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有关电磁枪的研究也比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一些刊物上相继出现了电磁发射技术的相关介绍从1981年起,王莹老师在军械工程学院开始从事有关电磁发射技术和新概念武器的研究教学工作,他发起、组织、指导中国电磁发射的研究,并出版了专著《电炮原理》、《电发射物理学》等[4]并与新西兰的理查德•马歇尔共同著作了《电磁轨道炮的科学与技术》1982年,电磁发射装置(电磁炮)在兵工情报研究报告中,被列为八项新概念兵器之一[4]。
1988 年 8 月,中科院建成了一台导轨式电磁发射实验装置,把 50 g 重的物体加速到 3000 m/s[5],如图 1.1所示 图1.1等离子物理所研制的圆口径轨道炮 之后,中科院利用旋转磁通压缩脉冲发电机技术,以每秒钟 4 发的射速将 10 发弹丸加速到了 XX m/s 的速度[6][7]1996年9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制了一种可以把直径为60mm,重量为1kg的重物加速到了60m/s得电磁感应发射装置,并且对电磁感应线圈炮的工作过程、原理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8]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单位在进行电磁武器的理论研究和各部件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208所和南京理工大学主要做一些模块化脉冲功率源技术、电热发射技术以及电磁相关装置方面的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1986年建造了国内第一台轨道式电磁发射装置,而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于1990年建造了一台线圈式电磁发射实验装置[9]1995年王莹教授对电磁发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此外,国内还有不少单位哈工大、如绵阳九院、大连理工大学等,也在对有关电磁枪的发射技术进行跟踪研究XX年8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发射技术专业委员会于在哈工大成立,“与国际接轨,促进电磁发射技术发展”是这次学会成立的目的之一, XX年8月首届电磁发射国际学术会议也于在大连召开。
南京理工大学是开展电磁轨道炮技术研究的主要高校之一主要的工作有:内弹道优化设计[10],身管力学性能分析,身管振动和弹丸发射速度的关系[11],小口径电磁轨道炮的关键技术研究[12,13],电磁发射脉冲电源和固态开关相关技术研究[14],U 型电枢非稳态电磁场计算和三维瞬态涡流场的计[15,16]图 1.2 所示为南京理工大学制造的轨道炮实验装置 : 。
